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現代美術 PLUSLogo
主選單
現代美術 PLUSLogo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現代美術期刊
各期期刊
書中美術館
現代美術學報
各期學報
編輯委員
出刊紀要
線上特輯
主題
焦點
文學
建築
設計
視覺文化
策展
新媒體藝術
專題
北美館擴建
台北雙年展
台灣戰後建築
科技藝術(Art and Technology)
美術館教育
「啟蒙.八○」
檔案思維
藝術家訪談
人物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張乾琦
張照堂
張肇康
楊德昌
劉振祥
高重黎
吳瑪悧
蘇喻哲
薩依德(Edward Said)
搜尋
網站政策
網站導覽
Menu選單
搜尋
SEARCH
搜尋
:::
首頁
搜尋
關鍵字搜尋
類別 (非必填)
最新消息
現代美術期刊
現代美術學報
線上特輯
關鍵字搜尋
進階搜尋
搜尋
期刊欄目名
文獻研究室
典藏專題
建築專題
研究專題
展覽專題
博物館學
摘要/側記
藝術家特寫
書寫北美館
學報欄目名
主編語
一般論文
專題論文
深度評論
主編精選
原典選譯
史料與評論
觀察報告
館長序
焦點
分類選單開闔按鈕
手工藝
文學
表演
建築
時基藝術
設計
視覺文化
電玩
策展
劇場
新媒體藝術
專題
分類選單開闔按鈕
X-site
文物修復
北美館擴建
臺北美術獎
台北雙年展
台灣戰後建築
威尼斯.台灣館
科技藝術(Art and Technology)
美術館展示
美術館教育
書中美術館
記憶
聲音藝術(Sound Art)
「啟蒙.八○」
國際展
應用藝術
檔案思維
藝術家訪談
水墨雙年展
民主運動
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
沉浸式劇場
社會參與藝術(Social Engagement Art)
空間詩學
都市計畫
臺陽美術協會
複合媒體
雕塑雙年展
美術館典藏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展演
電影
裝置
人物
分類選單開闔按鈕
王大閎
王福瑞
王墨林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田啟元
吳美雲
李承寬
李祖原
李賢文
汪其楣
貝聿銘(I. M. Pei)
周本驥
周逸昌
林曼麗
林澍民
林懷民
侯孝賢
姚一葦
姚孟嘉
派崔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
胡兆煇
修澤蘭
奚淞
高而潘
張恩滿
張乾琦
張照堂
張肇康
張樞
莊喆
許家維
陳光興
陳其寬
陳芳明
陳映真
彭蔭宣
黃永松
黃光男
楊英風
楊德昌
瘂弦
葉世強
詹宏志
漢寶德
瑪莉官(Mary Quant)
劉振祥
劉培森
蔣勳
黎煥雄
盧毓駿
蕭梅
閻鴻亞(鴻鴻)
謝春德
鍾喬
簡永彬
藍博洲
羅仕東
關曉榮
高重黎
吳瑪悧
席德進
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莊普
塩田千春(Shiota Chiharu)
盧明德
賴純純
謝里法
顏水龍
Ikko Yokoyama
梅.春塞(Sumet Jumsai)
王俊傑
劉靜敏
陳界仁
吳靜吉
陳明才
葛羅托斯基(Grotowski)
周夢蝶
楊世芝
喻肇青
于右任
高森信男
陳湘汶
石原紫山(Ishihara Shisan)
郭雪湖
馬白水
蔡草如
洪救國(Ang Kiukok)
劉其偉
蕭淑文
耿一偉
黃建業
袁廣鳴
歐文.沃姆(Erwin Wurm)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蘇珊.宋塔格(Susan Sontag)
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
蘇盈龍
林惺嶽
甘尚平
張建富
李銘盛
林鉅
洪瑞麟
洪鈞雄
石川欽一郎(Kinichiro Ishiwaka)
倪蔣懷
巴迪歐(Alain Badiou)
梅丁衍
杜象
巴依尼(Dominique Païni)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格拉西亞・卡威望(Gridthiya Gaweewong)
辛奇
蔡明亮
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
黃博志
余政達
FAMEME
周育正
蘇匯宇
鄭淑麗
伊馮娜・瑞內(Yvonne Rainer)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
林明弘
陳慧嶠
陳順築
林平
斯瓦斯帝嘉(Alia Swastika)
鄭惠華
Édouard Glissant
三輪健仁(Kenjin Miwa)
庫哈斯(Rem Koolhaas)
Sakarin Krue-On
Rirkrit Tiravanija
Melati Suryodarmo
Mella Jaarsma
鄭大衛(David Teh)
劉文棟
高俊宏
陳愷璜
黃大旺
姚大鈞
林其蔚
劉行一
廖銘和 Dino
田中能
謝典銘
吳中煒
池田亮司(Ryoji Ikeda)
詹姆斯.吉魯東(James Giroudon)
三牲獻藝
柯智豪
黃凱宇(fish.the)
鄭各均(音速死馬Sonic Deadhorse)
李育昇
林強
鄭各均
楊秀卿
林桂如
符宏征
林文中
董怡芬
王仲堃
鄭宜蘋(Betty Apple)
葉育君
草間彌生(Kusama Yayoi)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米歇爾.馮德艾(Michel van der Aa)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胡坤榮
王德瑜
張永達
姚瑞中
謝素梅
李明維
保羅.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
陳澄波
蒲添生
葉榮鐘
李錫奇
陳庭詩
林獻堂
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張永村
洪麗芬
李曙美
張開元
劉慶堂
黃文浩
花園新城
張允菡
王連晟
于軒
林羿綺
張紋瑄
走路草農/藝團
姚仲涵
葉廷皓
牛俊強
HH
I/O Lab
涅所開發
阮義忠
陶亞倫
林子荃
倪侯德
陳植棋
張萬傳
陳德旺
徐瑞憲
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
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
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柯金源
蕭聖健
吳明益
區秀詒
黃信堯
拉黑子・達立夫
施懿珊
發條鼻子
李元佳
陳永賢
賀內.馬格利特
曼雷
安德烈.布勒東
路易斯.布紐爾
崔斯坦.查拉
李子勳
劉薳粲
鄒永珊
邱杰森
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
鄭瓊娟
劉國松
李石樵
朱德群
陳慧坤
廖繼春
溥心畬
黃潤色
李仲生
李錦繡
于彭
蕭勤
秦松
石晉華
蘇守政
石軒
石永
劉秋兒
李俊賢
蘇喻哲
漢斯.貝爾廷(Hans Belting)
阿岡本
安德烈.布賀東
城菁汝
小野洋子
傑克遜.波洛克
約瑟夫.波伊斯
鄭曦然
蘿瑞.安德森
黃心健
吳秉聖
張徐展
委拉斯蓋茲
戴維斯
雷蒙.貝路
許紘源
廖克發
蘆原義信(Yoshinobu Ashihara)
何德來
夏宛
梅茲
徐漢強
賴冠源
巴贊
薩依德(Edward Said)
李澤藩
鄭世璠
王白淵
莊世和
陳千武
石川啄木
王維明
陳以文
榮念曾
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
倪伯群
李芳枝
林燕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Adrian Heathfield)
謝德慶
亞瑟.丹托(Arthur Danto)
克勞斯(Rosalind Krauss)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
高燦興
朱銘
李再鈐
李梅樹
李哲洋
羅丹(Auguste Rodin)
沈昭良
許伯鑫
侯淑姿
陳傳興
何經泰
林柏樑
潘小俠
金成財
邱國竣
侯怡亭
陳以軒
張雍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黃明川
紀凱淵(紀紐約)
潘信華
王嘉驥
黃賓虹
李義弘
吳超然
保羅.克利(Paul Klee)
高居翰(James Cahill)
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
貝克特(Samuel Beckett)
孫尚綺
洪于雯
黃思農
蔡瑞月
王瑋廉
碧娜.鮑許(Pina Bausch)
何采柔
謝杰廷
馬維元
Baboo
羅智信
葛羅伊斯(Boris Groys)
程偉光
卡夫卡(Franz Kafka)
歐布里斯特(Hans-Ulrich Obrist)
游崴
陳梅毛
楊長燕
王雅慧
葉杏柔
李疾
許哲瑜
陳琬尹
鄉原古統
鄉原真琴
陳進
蔡海如
洪根生
侯俊明
吳天章
葉竹盛
潘小雪
張芳薇
陳幸婉
周靈芝
黃海鳴
唐娜.哈樂威(Donna Haraway)
林壽宇
薛保瑕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李鳴鵰
鄧南光
黃專
林玉山
王湘靈
張才
楊茂林
黨若洪
饒加恩
葉偉立
曾偉豪
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弗蘭克.蓋瑞(Frank Gehry)
蘇文琪
琳.赫胥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
搜尋
最新消息 有
0
筆 符合的資料
現代美術期刊 有
99
筆 符合的資料
各期學報 有
49
筆 符合的資料
線上特輯 有
6
筆 符合的資料
現代美術期刊
展覽專題
NEW
「交聲響音」:實驗音樂創造出的社交小世界
楊佳璇
211期 2024.04
展覽專題
NEW
聲響,關於記憶、認同與創造空間——側寫Music Room「好客幫」計畫
吳庭寬
211期 2024.04
展覽專題
NEW
互連與共生的「小世界」
余思穎
211期 2024.04
研究專題
NEW
水牛的影跡
朱宥勳
211期 2024.04
研究專題
NEW
美術館當然是戰場?當代美術館與公共性的幾個思考
許亞琦
211期 2024.04
博物館學
NEW
淺探前瞻科技時代美術館功能,再思未來藝文基礎設施公眾性
李于一
210期 2023.12
博物館學
NEW
創造觀眾新體驗:英國National Gallery X明日博物館現在進行式
林玟伶
210期 2023.12
博物館學
NEW
非物質,從典藏到研究:思索龐畢度中心「非物質」展覽重建與NFT展示
鄭元智
210期 2023.12
博物館學
NEW
集眾人之智: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時基媒體典藏進程與修護策略
林淑雯
210期 2023.12
博物館學
NEW
科技浪潮下的展示策略:美術館與數位科技的雙重辯證
邱誌勇
210期 2023.12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表演空間移轉:劇場旋轉日常空間
秦嘉嫄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誰在街頭上表演?一個對台北街頭社會表演狀態的速寫
吳承澤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表演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義性:一個跨學科的觀念史回顧
盧崇真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在美術館裡「開房間」
林于竝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我們不曾活在生活裏:記北新路二段八十號四樓
黃思農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台南、城市、舞台:故事喜歡散步,表演無所不在
楊美英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旅行吧,詼諧舞動城市空間的共享可能
周伶芝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沉靜跨界的身體美學探索
姚立群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身心障礙者的劇場:個人觀看經驗的回顧與省思
吳思鋒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那天,男孩戴上他的假髮
羅毓嘉
169期 2013.08
藝術家特寫
水曰
郭文泰
169期 2013.08
摘要/側記
2013真真藝術對談5:藝術的虛幻擬真/真實若幻
孫松榮、謝東寧、姚瑞中、王俊傑
169期 2013.08
研究專題
這樣做,那樣做,開鑿通道之後——與三位藝術工作者談藝術作為工作這件事
吳思瑩
162期 2012.06
研究專題
我也是一個可被參照的見證人:謝德慶訪談
姚立群
161期 2012.04
研究專題
形勢中的身體
郭昭蘭
161期 2012.04
研究專題
三種選擇:看青年藝術家貝克爾思如何面對恐懼
陳瀅如
161期 2012.04
研究專題
義大利藝術家凡妮莎.碧考芙:攝影?錄像?行為表演?一場介於之中的繪畫?
王怡人
161期 2012.04
藝術家特寫
假義肢與假悖論:劉瀚之的冒犯玩具
廖育正
170期 2013.10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179期 2015.12
研究專題
雙重跨越:台灣數位表演藝術的歷史脈絡與美學表徵
邱誌勇
179期 2015.12
研究專題
從起源到索多瑪
黃建宏
179期 2015.12
研究專題
語言與地域:馬來西亞藝術脈絡中的錄像藝術
黃雅君、楊秀明
177期 2015.06
研究專題
河床劇團詮釋草間彌生
郭文泰
176期 2015.03
藝術家特寫
書中美術館:去與再莫里諾
周育正
175期 2014.12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188期 2018.03
博物館學
專案式演練作為培育實踐:法國里昂GRAME國立音樂創作中心
吳伯山
188期 2018.03
研究專題
《等待果陀》:等待一場「演出」與其之後
黃鼎云
186期 2017.09
研究專題
基本元素的縮放:《透明》編舞家與音樂家訪談
孫尚綺、洪于雯
186期 2017.09
研究專題
聲音與符號系統的記寫:黃思農訪談
黃思農
186期 2017.09
研究專題
表演的結構:馬維元訪談
馬維元
186期 2017.09
研究專題
物件狀態間的過渡:《悲劇景觀》導演與劇場設計專訪
Baboo、羅智信
186期 2017.09
展覽專題
時延美學之外:謝德慶作品中的空間問題
王聖閎
186期 2017.09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184期 2017.03
展覽專題
檔案演繹,惡病起疹:「當下檔案.未來系譜」的徵候閱讀
徐明瀚
183期 2016.12
研究專題
劇場.八○:眾聲喧嘩與未竟批判
王俊傑
199期 2020.12
展覽專題
是雕塑而非表演──歐文.沃姆的一分鐘雕塑
陳貺怡
197期 2020.06
研究專題
多邊介入:1980年代跨領域實驗初探
林怡秀
197期 2020.06
展覽專題
「Performa 19」:無牆台灣館──註記與後記
蕭淑文
196期 2020.05
展覽專題
這是最好的(藝術)世界:Performa雙年展裡的視覺表演藝術
謝佩君
196期 2020.05
摘要/側記
「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論壇側記:建築師與私人蒐藏家之於藝術機構的新角色
保坂健二朗
195期 2019.12
摘要/側記
「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論壇側記:誰來晚餐:亞洲及其他地區的當代藝術與展覽中的食物與待客
弗朗西斯・馬拉維拉斯
195期 2019.12
藝術家特寫
石晉華訪談
雷逸婷、廖春鈴
190期 2018.09
展覽專題
論述與作品之間的虛實過招──評「聲動:光與音的詩」
林芳宜
193期 2019.06
研究專題
「聽」見問題的裝置創作:王連晟訪談
馮馨、王冠婷
192期 2019.03
展覽專題
在聲音與音樂之間的拆解與重組:林桂如
馮馨
194期 2019.09
展覽專題
跳蛋、身體、隱喻、即興,與一切事物的酷兒化:Betty Apple(鄭宜蘋)的聲音行為表演
吳嘉瑄
194期 2019.09
藝術家特寫
書中美術館:橫渡336米
石晉華
190期 2018.09
藝術家特寫
廖建忠訪談
廖建忠
200期 2021.03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201期 2021.06
藝術家特寫
從臺灣錄像藝術初期發展回看盧明德的複合媒體創作實踐
洪鈞元
201期 2021.06
藝術家特寫
吳瑪悧訪談
吳瑪悧
201期 2021.06
藝術家特寫
高重黎訪談
高重黎
202期 2021.10
展覽專題
尋找另一種新的秩序:2020台北雙年展公眾計畫策展人林怡華專訪
林怡華
200期 2021.03
展覽專題
類前衛與美學政略的轉向:2020 臺北美術獎觀察
吳宜樺
200期 2021.03
研究專題
「藝術跨域‧八○」閉門會議側記
黃建宏、林怡秀、雷逸婷
200期 2021.03
研究專題
在我的演出裡,沒有惡意與破壞:李銘盛訪談
李銘盛
201期 2021.06
研究專題
「空間場域.八○」閉門會議側記
黃建宏、林怡秀、雷逸婷
201期 2021.06
研究專題
我的,八○年代
王浩威
202期 2021.10
研究專題
「思潮與出版‧八○」閉門會議側記
林怡秀、雷逸婷
202期 2021.10
典藏專題
與時俱進的工作策略:迎接時基媒體修護的挑戰
林淑雯
202期 2021.10
展覽專題
哀艷而神秘的擬像之旅:評廖祈羽個展「心神出遊」
楊皓鈞
201期 2021.06
展覽專題
親密的前衛:塩田千春的情感空間
曾少千
202期 2021.10
展覽專題
不在中的存在:塩田千春的舞台設計
黎煥雄
202期 2021.10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200期 2021.03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204期 2022.04
展覽專題
驅魔師集會
陳茂康
204期 2022.04
展覽專題
致幻之路
陳瀅如
204期 2022.04
書寫北美館
「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擴建座談側記
王進坤
204期 2022.04
建築專題
未盡之境彷彿若有光——如果取徑「中國園林」探問建築的「現代」
許麗玉
204期 2022.04
藝術家特寫
在文化造型中與江山共老——奚淞訪談
奚淞
205期 2022.07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206期 2022.10
藝術家特寫
街頭與鏡頭下的喧囂風景——劉振祥訪談
劉振祥
206期 2022.10
展覽專題
南上北下: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評紀
莫奴
207期 2022.12
展覽專題
「蝸牛的漂浮系統」: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中的計畫與共作——張恩滿訪談
張恩滿
207期 2022.12
展覽專題
「翻攪乳海:事物與儀式」: ruangrupa 「穀倉」概念下的藝術共作與生產——羅仕東、許家維訪談
羅仕東、許家維
207期 2022.12
書寫北美館
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 2022 藝術篇│擴建座談側記
王進坤
207期 2022.12
展覽專題
藍屋研究:沒有邊界的建築
張雅筑
207期 2022.12
藝術家特寫
蕭條者 形之君也 寂寞者 音之主也——補述葉世強的生命和藝術
潘小雪
207期 2022.12
展覽專題
在人類世中想像自然
邱誌勇
208期 2023.04
展覽專題
T.E. 2073:莫卡卡與賽克洛普斯
高翊峰
208期 2023.04
研究專題
編輯桌前的時代流轉與文化造型
林怡秀
205期 2022.07
書寫北美館
台北城市發展脈絡下的北美館擴建思考
王秀娟
205期 2022.07
書寫北美館
從地上到地下,一座符合當代需求的典藏庫房——耙梳北美館典藏庫房規劃設計
劉佳旻
206期 2022.10
編輯語
編輯語
編輯室
203期 2022.01
藝術家特寫
王福瑞訪談
王福瑞
203期 2022.01
研究專題
衝突與妥協・八〇:自我啟蒙技術的歷史形塑與創生
黃建宏
203期 2022.01
研究專題
混亂的盛世,一段永遠的青春狀態——鴻鴻訪談
鴻鴻(閻鴻亞)
203期 2022.01
藝術家特寫
書中美術館:悸動境
王福瑞
203期 2022.01
各期學報
專題論文
NEW
從劇場到擴延電影:《獨立時代》的互媒影像
林克明
47期
專題論文
NEW
另一種「另一種電影」:論楊德昌《獨立時代》的文藝腔與電影性
林松輝
47期
史料與評論
NEW
一座城市三樣情:再讀電影《青梅竹馬》、劇本《信念與疑惑》、小說〈炎夏之都〉
林奎章
47期
主編語
NEW
主編語
孫松榮、曾炫淳
47期
一般論文
當代藝術與傳播媒介關係之研究:以法國藝術家馬修.羅罕特( Matthieu Laurette)和閱聽人互動的作品為例
林素惠
24期
專題論文
評論.翻譯與抽象機器:以謝德慶作品為例
龔卓軍
24期
專題論文
回敬存在,從公眾面前消隱:謝德慶的生命作品
王品驊
24期
專題論文
行為藝術轉向過程中身體、檔案與諸眾問題探討
高俊宏
24期
專題論文
謝德慶,說故事的人
李永財
24期
專題論文
時延美學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
24期
主編語
主編語
龔卓軍
24期 2012.11
專題論文
超紀實之眼:論張照堂1970年代的另類紀錄片
孫松榮
27期
專題論文
航行手紀
瑪琳.布希亞
29期
一般論文
解讀羅森柏格的串連繪畫
郭昭蘭
7期
館長序
館長序—初迎學報半年刊
黃才郎
7期
主編語
主編語—以「人」為中心的藝術感受與思維
王素峰
9期
主編語
主編語—新時代的多元思考?
王素峰
12期
專題論文
地方:流變的藝術場域
羅秀芝
32期
專題論文
未經說明的狀況:想像另一類的馬來西亞當代藝術
蔡長璜
32期
專題論文
攝影檔案與影像的現代性經驗:以1935年臺灣博覽會的照片展示、實踐與保存為起點
陳佳琦
33期
專題論文
延遲影形力:1980年代華語語系單頻道錄像藝術的政治批判芻議
孫松榮
34期
專題論文
冷戰臺灣與身體政治: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與開放性
汪俊彥
35期
專題論文
游牧者的化外之地:謝德慶《一年行為表演:戶外,1981-1982》
謝佩君
35期
一般論文
虛擬實境藝術中的「本體論事件」與「共感聯覺美學」
邱誌勇
36期
專題論文
圖書館與肥皂箱:對《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的跨域讀寫
沈裕昌
42期
專題論文
當製書是創作也是秀異:初探臺灣近十年「小誌」與「藝術家的書」場域內外的敘述混戰
洪芷寧
42期
專題論文
藝術家的書在陽明交大之教學藝術實踐
賴雯淑
42期
深度評論
倦怠未來:淺談Martine Stig的《柯西視界》裡的科幻平庸
謝佩君
42期
深度評論
醒醒吧!台灣龐克小誌及小誌文化政治
簡妙如
42期
主編語
主編語
黃建宏
41期
專題論文
當言語得到身體:作為事件的講述表演
張紋瑄
41期
一般論文
製造南方:「南方」作為台灣當代策展之方法
呂佩怡
41期
深度評論
從裝幀設計看1970年代的影像脈絡分歧——人文與廣告路線
黃子欽
45期
專題論文
記憶之術與繪畫:丹尼爾.阿哈斯的結構理論與闡釋
張雅婷
43期
專題論文
作為「記憶之場」的臺灣眷村
王家男
43期
一般論文
二十世紀早期抽象潮流中的音樂靈感:繪畫和音樂類比的時間與節奏問題
周怡秀
43期
專題論文
民國與儒家:戰後台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
黃奕智
44期
專題論文
關於繪畫衍生層的實踐與省思:像素介面與風格轉移
李炳曄
40期
專題論文
重演儀式與解構官方歷史:許家維《鐵甲元帥》(2012-2016)及其策略
鄭欣昀
40期
專題論文
身體作為複寫歷史的美學策略:雪克作品中的電影書寫與轉化
史惟筑
39期
專題論文
替身操演:數位表演藝術中的「異體」與「機器/人」
邱誌勇
38期
主編語
主編語
王柏偉
38期
專題論文
從線上到線下:一個虛實整合的觀展想像
曾靖越
37期
一般論文
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閱讀陳界仁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
呂佩怡
36期
專題論文
動畫的補丁匠之夢:動畫家與操作美學
戴芃儀
31期
專題論文
艾未未的社群媒體運用與認同生產
鄭惠文
31期
專題論文
解讀「中國:鏡花水月」展
朱紀蓉
31期
專題論文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景觀與皮耶.玉格的格式策略
陳蕉
31期
一般論文
從關係美學探討杜象獎藝術家的創作風格,以2014得主朱利安.佩維厄為例
林素惠
31期
講座 | 線上特輯
航渡技術的海洋:共域之一《群島之海》的觀察
隨著臺北市立美術館接壤藝術園區的硬體擴建,「共域計畫」(Commoning)標示美術館另外一種面向的嘗試,以拓展更多元對象與群體。《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路化藝術社群》為共域計畫首檔展覽,由鄭文琦與吳其育共同籌劃,邀請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結合靜態展示以及每週定期活動,分享近期的藝術創作和研究關懷。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作為非同質性分散式協作的隱喻,與觀眾一同展開跳島行動。
一個值得為它拚搏的小世界:關於2023台北雙年展的影像札記
A Small World Worth Fighting For: A Photo Essay on Taipei Biennial 13
我為2023台北雙年展效力,而它也在我身上起了作用。它要我將步調設定調成慢速;就像祖父和他的朋友之間那種「順道經過就來打個招呼」的關係(李永財,2014)。我很慶幸,在此歷史上的暗黑時刻,內藏乾坤的小世界總能容納同我休戚與共的種種關係;總能當我的軀體處於前所未有的脆弱時接住它;並為那些同樣在各個地理環境、政治磨難、勇於夢想一個更公平正義的未來之間跌跌撞撞的人們,編造出一個載體。
《UKI》巴黎⾸映——林其蔚觀後感
"UKI" Paris Premiere: Review by LIN Chiwei
自2009年起,鄭淑麗開始發展「UKI」創作計畫,並延伸出多種創作型態,本片為其千禧年科幻力作《I.K.U.》的最新續集,融合電玩遊戲引擎、3D影像、真人實拍與特效,形構出一部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本文為《UKI》2023年9月巴黎首映場,林其蔚關後短評。
愛、病毒、集體行動:關於鄭淑麗《UKI》映後座談
Love, Virus, Collective Action: Notes on "UKI" Taiwan Premiere & Post-screening Discussion
自2009年起,鄭淑麗開始發展「UKI」創作計畫,並延伸出多種創作型態,本片為其千禧年科幻力作《I.K.U.》的最新續集,融合電玩遊戲引擎、3D影像、真人實拍與特效,形構出一部虛擬科幻另類實境電影。本文為《UKI》2023年10月台灣首映場映後座談側記。
地點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視聽室
活檔案—影像力座談側記3|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Section III: The ‘Visual Attack’ of Women Photographers in the 1980s
「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座談,由正進行女性攝影記者調研計畫的獨立文字記者吳垠慧主持,邀集在1980年代曾經登上自立報系版面的張詠捷(殿淨法師)、郭娟秋、連慧玲等三位攝影師,分享30多年前的台灣,在男性攝影記者居多的報章媒體,身為女性攝影記者的工作經驗。
地點 ∕
圖書文獻中心
活檔案—影像力座談側記2|報導與創作之間——攝影的作者身份與多重面貌
Between Reporting and Art – The Authorial Identities and the Many Faces of Photographers
本講座為「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與「影像力:自立報系1985-1994攝影專題」兩檔展覽之延伸活動,以瑞士攝影家勒內.布里從馬格蘭新聞記者,同時多工進行個人創作的影像進路,對應攝影師的多重身份與臺灣的經驗。
地點 ∕
地下樓視聽室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