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互連與共生的「小世界」

Symbiosis in "Small World"
展覽觀點 2023台北雙年展-圖片 展覽觀點 2023台北雙年展-圖片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洪子健協力創作,2023,聲響裝置(聲音雕塑、6聲道聲音組成),尺寸依場地而定、40分鐘,共6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特別感謝: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0台北雙年展(以下簡稱「北雙展」)結束後,因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主辦方臺北市立美術館決定原應在2022年舉辦的北雙展及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都順延至2023年舉辦。2023台北雙年展的籌備期間一樣深刻地感受到疫情帶來的衝擊,直到2022年下半年各國逐步解封與開放邊境,努力恢復過往的自由生活。作為國際當代藝術平台的台北雙年展,藉由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或現地製作,呈現與表達國際當代社會生活的現況與問題。而參展的台灣藝術家/團隊也透過藝術創作回應國際藝壇,傳達在地的聲音與觀點。

基歐吉.加葛.加葛史澤,《不就是一把鏟子給它揮下去》,2015,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7分23秒  © Giorgi Gago Gagoshidze-圖片
基歐吉.加葛.加葛史澤,《不就是一把鏟子給它揮下去》,2015,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7分23秒 © Giorgi Gago Gagoshidze

2020台北雙年展(以下簡稱「北雙展」)結束後,因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主辦方臺北市立美術館決定原應在2022年舉辦的北雙展及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都順延至2023年舉辦。2023台北雙年展的籌備期間一樣深刻地感受到疫情帶來的衝擊,直到2022年下半年各國逐步解封與開放邊境,努力恢復過往的自由生活。作為國際當代藝術平台的台北雙年展,藉由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或現地製作,呈現與表達國際當代社會生活的現況與問題。而參展的台灣藝術家/團隊也透過藝術創作回應國際藝壇,傳達在地的聲音與觀點。

2023北雙展由策展人團隊周安曼、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和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共同策劃。就展覽結構而言,本屆雙年展的特點之一是不強調策展人與參展者的國籍/出生地/居住與工作地——這項以往是呈現台北雙年展國際化的重要參數。從策展人的角度,在科技進展迅速的當下,網際網路已打造出另一個與實體世界並存的虛擬空間,人們遷移與連繫更加容易,因而有些參展者的身分難以定義,去強調也不具太大的意義。但若從這個角度重新觀察本屆參展者的相關背景,會發現本屆57位/組參展者中,共來自19國,亞洲參展者/團隊(東亞21位、東南亞與南亞7位、中亞8位)超過一半以上,台灣籍藝術家約12位,約四分之一。而未過半的歐美參展者中,除了4位東歐的參展者外,16位西歐與美國籍的參展者中有7位具亞洲與非洲血統,而他們的參展作品內涵上有些也與其文化脈絡有關。策展團隊除了穆柏安是有台灣血統的美國籍人士,另外兩位分別是在香港工作的台灣人與在貝魯特工作的巴勒斯坦人。由此種參與者與策展者組成比例及其作品展現的觀點,正可觀察到本屆雙年展脫離西方中心觀點的特質。

回顧2020年初無預警爆發的新冠疫情,持續至2022年才完全解封。三年來阻止了人類遷徒與物的流通、減緩加速中的全球化,同時讓區域主義再起,提供反思不同地域長久以來所擁有獨特的文化脈絡與價值的契機。就生態與環境而言,病毒肆虐全球,限制人類物種的發展與身體勞動,迫使其面對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共處之道。就國際社會而言,也是提供一個重新思考國際關係共謀和平的轉機。在經濟生產上,它明示在這個科技進展至大數據與奇點指數型成長階段的時代,演算、晶元與奈米技術發達,讓人類也面對未來有可能被科技所控制的隱憂。無論如何,在未來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仍然會有無法掌控的危機發生,例如致命的病毒、人工智慧等,但無論帶來浩劫的原因為何,在在都顯示人類需要在跨地緣政治與跨物種之間的相互合作下,才能安然渡過。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洪子健協力創作,2023,聲響裝置(聲音雕塑、6聲道聲音組成),尺寸依場地而定、40分鐘,共6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特別感謝: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洪子健協力創作,2023,聲響裝置(聲音雕塑、6聲道聲音組成),尺寸依場地而定、40分鐘,共6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特別感謝: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洪子健協力創作,2023,聲響裝置(聲音雕塑、6聲道聲音組成),尺寸依場地而定、40分鐘,共6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特別感謝: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心.坎》,洪子健協力創作,2023,聲響裝置(聲音雕塑、6聲道聲音組成),尺寸依場地而定、40分鐘,共6件。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特別感謝: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關於科技進展下的「小世界」

在疫情嚴峻致邊境封鎖並限制行動的期間,網際網路成為維繫人際關係,進行社交活動與持續工作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也讓相對實體世界、由科技打造的虛擬元宇宙,帶給人類更多的想像、慰藉與希望。然而在「小世界」展覽中,由基歐吉.加葛.加葛史澤(Giorgi Gago Gagoshidze)所拍攝的錄像短片《不就是一把鏟子給它揮下去》(It's Just a Single Swing of a Shovel, 2015),一名78歲,完全不知網路為何的亞美尼亞老婦海雅斯丹.沙卡里恩(Hayastan Shakarian),2011年在尋找可回收的金屬廢料時,不小心砍斷了一條光纖電纜,結果瞬間讓三個國家、五百萬用戶的網路斷線,不僅失去彼此的連繫,也讓所有的工作停擺。從這個案例讓我們得知科技的脆弱性,以及人類無法獨善其身,仍然必需相互關照的事實。

由於全球化主因來自於半導體與電子產品貿易,當下已是晶片與奈米科技決定人類生活與進展的情況。電晶體是刻著0與1的電子開關,1個晶片由無數電晶體組成微型網格。不同晶片透過電晶體微型網格中,0與1的開關運算而發揮出獨特的功能。2020年初,當全球正因一種直徑約100奈米(1奈米等於1米的10億分之1)的新冠病毒疫情,導至各國不得不封城封鎖邊境時,台積電的Fab 18廠正刻出比新冠病毒的一半還要小的晶體網格,包含118億個微小的電晶體。而在60年前,1塊先進的晶片上僅有4個電晶體。1961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的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公司首先在新產品中置入有4個電晶體的晶片,之後公司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Gordon Moore)預測晶片的運算力以極快的速度呈現指數級成長,同時也開始微型化,而被稱為「摩爾定律」,1960年代他所預言「電子錶」、「家用電腦」、「個人隨身通信裝置」等當時另人不可置信的未來生活,現在都已實現。現今摩爾定律下的晶片半導體工業,已涉及全球研發學家、製造專家、供應鏈專家以及行銷經理等各層面與不同地方的專業人士,共同創造我們生產、行動與溝通的生活方式,它的高效能也伴隨著巨大的脆弱性,只要某個生產環節發生中斷,就有可能讓一切停擺。[1]在「小世界」展覽中,既是藝術家也是音樂人的參展藝術家唐納天(Nadim Abbas),作品《漫遊微觀宇宙》(Pilgrim in the Microworld, 2023)以沙堆模型與鋼板建構的格狀地形裝置,像似錯落在戰場上的碉堡,也像隱射放大之後的微形晶元。

 

註解

  1. ^ 1克里斯‧米勒,〈矽時代:半導體定義的世界〉,《晶片戰爭》(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23),頁23-32。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  © Nadim Abba-圖片
唐納天,《漫遊微觀宇宙》,2023,複合媒材裝置:工事用砂、鍍鋅鋼板、顏料染色的水,尺寸依場地而定 © Nadim Abba
奧萊克西.拉丁斯基,《弗洛里安的永恒》,2022、彩色、有聲、70分、俄語、烏克蘭語,奧萊克西.拉丁斯基,《弗洛里安的永恒》,2022,彩色、有聲,70分,俄語、烏克蘭語,中英文字幕  © OleksiyRadynski-圖片
奧萊克西.拉丁斯基,《弗洛里安的永恒》,2022、彩色、有聲、70分、俄語、烏克蘭語,奧萊克西.拉丁斯基,《弗洛里安的永恒》,2022,彩色、有聲,70分,俄語、烏克蘭語,中英文字幕 © OleksiyRadynski

以即興合奏音樂作為實現人類交通的隱喻

同樣受到疫情波及的2020北雙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關注人類世對環境與生態的破壞,倡議跨國界跨物種的協商合作與建立共生關係,連結「科學-政治-藝術」策劃展覽,除了藝術家,也邀集哲學、地球科學、環境工程與生物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跨學界的專業人士共同參與,共同商議人類之間以及與自然物種「共生」的可能性與未來。

2023北雙籌劃與展期間,適遭逢烏克蘭與俄國、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戰爭,族群問題的糾葛、後疫情時期的心靈復原與社會活動的重新開展,以音樂與創作音樂的工作作為展覽中跨藝術類型的關鍵,並設置Music Room展間,邀請三位不同風格的音樂人/團體策劃公眾活動,透過即興合奏的感性實踐,達到跨越國界與語言隔閡的直接交通。

在特別放映單元中,由烏克蘭作家及電影導演奧萊克西.拉丁斯基(Oleksiy Radynski)所拍攝《弗洛里安的永恒》(Infinity According to Florian, 2022)長片,主角是已故藝術家弗洛里安.尤里耶夫(Florian Illich Yuriev, 1929.08.11-2021.09.11)的藝術美學觀點。基於對外太空的著迷,他設計一座飛碟形狀的色彩音樂廳,呈現的概念是人類終於遠離地球,飛向太空。藝術上他接受現代主義,更著重大自然,因為人的生命有限,人類文明相較於無限的自然與宇宙,就像數學中的1除以無限大,結果都等於零,但因為是自我肯定的過程,所以「應該是一個美麗的零」。因為人類主要從大自然接收訊息,而多彩的大自然即透過色彩引導人類,因此他重視色彩所代表的涵意。喜愛音樂的弗洛里安,在描述大自然顏色與音調的關係時說:「每種音調有自己的顏色,音樂形式有其規律,像正方形的整體效果,因此建築對我來說,都具有音樂性的結構。」他以色彩為琴譜,在鋼琴上彈奏色彩樂音,同時也創作許多音樂性的幾何抽象繪畫。

另一位抽象畫家巴勒斯坦資深藝術家薩米亞.哈拉比(Samia Halaby),她對抽象藝術的情感源自阿拉伯幾何藝術(Arabic geometric art),重視抽象藝術的純粹性與感性表現。在1980年代她投入電腦數位技術並開始學習寫程式,將鍵盤轉化為「抽象畫鋼琴」創作動態繪畫。同時也展開與不同聲音藝術家的合作,發掘色彩的音樂性,以及透過即興合奏,呈現出繪畫表演性。在2023北雙展開幕活動中,他與來自印尼聲音藝術家朱利安.亞伯拉罕「多加」(Julian Abraham “Togar”)現場表演即興數位繪畫,她使用80年代出產的Amiga電腦,以電腦的鍵盤為琴鍵,敲擊出抽象色彩與圖像,隨著樂音時而激昂時而低沈,影像亦有快慢節奏的視覺變化,同時也宣告以色列在以巴衝突中的不義,並堅信巴勒斯坦最終會得到正義平反與勝利,獲得全場觀眾熱烈掌聲的回應與鼓勵。另外,在dj sniff作品《變形器》(Transformer, 2023)則呈現製造聲音的刷碟器材,在音樂創作過程中的觸覺性與技術知識,以及唱盤音樂的發展歷程。最後,有兩件透過音樂傳達共同心聲與情感的互動聲音裝置作品,一件是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裝置在北美館地下樓中庭花園的作品《心.坎》(Watershed, 2023),邀請館方的志工共同合唱流行歌手莫文蔚所唱的《忽然之間》,這首關於以愛相依與守護的歌曲讓觀眾沈浸於環場的歌聲中,彼此區隔得以消解,重拾照護與關懷的力量。另一件則是賈桂琳.きよみ.寇克(Jacqueline Kiyomi Gork)的充氣式聲響裝置《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Not Exactly [Whatever the New Key Is] , 2017-),觀眾進入全黑、被充氣膨脹的裝置隔開彼此時,只能孤獨的感受自己的呼吸與聆聽四處此起彼落、悠揚的無伴奏人聲合唱,忽然裝置結構內的空氣解消倒下,聲音停止,大家看見彼此的身影讓緊張的心情得以鬆懈,再一同緩步離開展間。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dj sniff,《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聲音。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dj sniff,《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聲音。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本屆北雙展特別設計Music Room公眾活動空間,特別邀請三位策展人/團隊策劃音樂活動,包括:dj sniff的《前DJ》(2023年12月10日-16日)、由朱利安.亞伯拉罕(「多加」與Wok the Rock主持《好客幫》(2024年1月7日-27日),以及由聽說主持《交聲響音》(2024年2月21日-3月17日)。三組策展人/團隊各自有其獨特的音樂形式。

《前DJ》的策劃人dj sniff邀請3位「唱盤主義」(Turntablism)的表演者,包括加拿大多倫多的SlowPitchSound、英國倫敦瑪莉安.雷札伊(Mariam Rezaei)、以及台灣DJ誠意重。其中SlowPitchSound與DJ誠意重是自學,而雷札伊則接受過音樂訓練,甚至是強調規則的古典樂。在2023年12月10日的座談中,他們都肯定「唱盤主義」是一種藝術型式、一種態度與生活方式。刻劃著音樂軌跡的唱盤,不僅作為一個播放器,同時也是具有觸覺的樂器。它與演奏者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透過即興現場演奏,創造實驗性、獨特的音樂,具有把想像轉換為現實的能力。也因現場音樂演出與觀眾直接互動溝通與表達自我,而具有視覺性與身體表演性,進而轉換現場為音樂廳與劇場。而這次四位唱盤主義者的即興合奏經驗,DJ誠意重以東方思想作比喻,用「氣」的觀念來感覺,有如「無招勝有招」,「面對另外這三位DJ他們出招的時候,我會感覺他們,會去找出適當的招式跟他們應對。當我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以『氣』、以『打坐』、以『茶道』的方式來即興做音樂。」他也提到當任何的數位產品與科技AI可以取代DJ的時候,「DJ」這個名詞將不復存在。所以今天能以唱盤DJ或唱盤主義的姿態,甚至作品,以手動的技術,包含有刷碟、搓碟,還有beat juggling、堆疊、混音的手法,利用手動的特性,與人類擁有的創造性、思考跟浪漫的想法來做作品,是可貴而值得重視的。

來自印尼的多加已是活躍的音樂人、藝術家、策展人與活動策劃者,與Wok the Rock受邀共同策劃《好客幫》連結台灣與印尼的聲響活動。在台駐村的一個月中以「好客」精神,是受邀的客人也是策劃的主人為概念(to host and to be hosted),邀請艾爾凡(Muhammad Irfan)、吳庭寛、羅仕東跟陳韋綸擔任4位主持人,在台灣發掘台印音樂表演者/團隊,舉辦流形音樂、電子樂、實驗音樂與前衛音樂等4場不同屬性的公眾活動。透過相聚與聆聽,從音樂、故事與聲音創作中找尋彼此共同的記憶與連結,進而獲得相互支持與認同的力量。

最後一組由藝術家張惠笙與奈鳩.布朗(Nigel Brown)以「聽說聲音工作室」(簡稱「聽說」),在他們佈置的「客廳空間」中,以「交聲響音」為主題,規劃進行「三人駐」、「公廳坊」、「開麥夜」與「三人留」等活動。其中關於「聽」以「三人駐」為例,挪用駐村創作的概念,邀請十位藝術家參加每人三日每日三人的駐場計畫,在當天三人彼此於Music Room中討論音樂創作實驗與技術交流等相關議題後,每日下午四點進行即興合奏的演出與錄音,時間約1小時,於次日白天播放於展間。現場亦擺設節拍器,觀眾在3人合奏時可自由擺動節拍器發出規律的節奏聲響。音樂是具有能量的聲波,透過演奏者使用不同樂器創作樂音的頻律波動下,與聽者的生命交感共鳴,負面可以轉化為正向能量,形成跨越語言隔閡的感性交通的方式。「說」則以「公廳坊」為例,歡迎大眾自由與藝術家交流,分享溝通彼此看法。透過創作者與大眾,雙向的聽與說,實現「聆聽、聲音、即興創作、社群」的基本概念。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賈桂琳.きよみ.寇克,《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2017-迄今,PVC塑料充氣裝置、離心風機、Arduino微控制器、MIDI及觸發繼電器,北美館現場裝置;音樂製作:MNDR Production, Peter Wade Keusch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歌曲:Carolyn Pennypacker Riggs, Jonathan Mandabach and MNDR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現場一景 賈桂琳.きよみ.寇克,《不完全是(管他何種新音調)》,2017-迄今,PVC塑料充氣裝置、離心風機、Arduino微控制器、MIDI及觸發繼電器,北美館現場裝置;音樂製作:MNDR Production, Peter Wade Keusch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歌曲:Carolyn Pennypacker Riggs, Jonathan Mandabach and MNDR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3年11月18日北雙展開幕週活動,薩米亞.哈拉比與朱利安.亞伯拉罕(「多加」)即興數位動態畫作演出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年11月18日北雙展開幕週活動,薩米亞.哈拉比與朱利安.亞伯拉罕(「多加」)即興數位動態畫作演出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小結

美國生物學家琳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以研究真核生物起源、主張共生推動演化理論而聞名。在2020北雙展的紀錄片《共生地球:琳‧馬古利斯如何打破常規及開啟科學革命》(Symbiotic Earth: How Lynn Margulis rocked the boat and started a scientific revolution)中,提到她終其一生研究細胞,觀察自然世界所看到的都是共生與相互依賴,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細菌經常相互融合彼此的藩籬,或透過鞭毛,不斷交換DNA和基因,促成跨物種生命演化,也同時調節自身環境。因而得到「共生就是世界的運作方式,有許多不同的類型,無所不在」的結論。Covid-19疫情告終後所舉辦的2023北雙展,所呈現不只是隔離與孤獨個體,也提點出在未來科技如何進展神速,人類仍必需以「共生」為核心價值,不僅人類社會本身,也是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共生關係。展覽核心之一持續圍繞著從「聲音」出發的主體思考,這項跨越物種、種族與語言的基本要素,以即興合奏為隱喻,持續想像與實驗與不同的族群合作共生的方法,共創更和諧而美好的未來。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