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交聲響音」:實驗音樂創造出的社交小世界

Sound Worlds Rotation: Creating Small Social Worlds with Experimental Music
展覽觀點 2023台北雙年展-圖片
展覽觀點 2023台北雙年展-圖片
聽說過往與「貴人散步藝術節」合作的活動現場 © 陳亦維攝影

從2016年開始,藝術家張惠笙與奈鳩.布朗(Nigel Brown)以「聽說聲音工作室」(以下簡稱聽說)為基地,持續圍繞著從「聲音」出發的主體思考,開展各類形式的活動。不同於視覺型態展覽為主導的藝術空間,觀眾往往較位處被動的觀看位置,「聽說」則更傾向於運用聲音藝術本身具備的聆聽感官與社交特質,建構出一個無門檻、不分舞台、表演者與觀眾間上下關係的平行交流空間。「客廳空間」是聽說對其空間屬性的其中一個重要界定,亦即他們極為重視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這裡的一切由「聽與說」的概念與感知出發,以聲音創造與觀者之間的關係,而「表演」與「工作坊」則成為交錯於此,邀集民眾共同進到這個場域的兩種開放型態的活動。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交聲響音」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交聲響音」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關於聽說聲音工作室

從2016年開始,藝術家張惠笙與奈鳩.布朗(Nigel Brown)以「聽說聲音工作室」(以下簡稱聽說)為基地,持續圍繞著從「聲音」出發的主體思考,開展各類形式的活動。不同於視覺型態展覽為主導的藝術空間,觀眾往往較位處被動的觀看位置,「聽說」則更傾向於運用聲音藝術本身具備的聆聽感官與社交特質,建構出一個無門檻、不分舞台、表演者與觀眾間上下關係的平行交流空間。

「客廳空間」是聽說對其空間屬性的其中一個重要界定,亦即他們極為重視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這裡的一切由「聽與說」的概念與感知出發,以聲音創造與觀者之間的關係,而「表演」與「工作坊」則成為交錯於此,邀集民眾共同進到這個場域的兩種開放型態的活動。早期舉辦的「自製聲響盒工作坊」(2016),由藝術家劉芳一帶領觀眾製作出以日常物件組成的聲響盒子,依據參與者喜好,組織出每個人的聲音系統。由藝術家王連晟帶領的「再生運動」(2017)則以連續兩日的工作坊課程,著手將老舊的電子產品,如:刮鬍刀、收音機、電風扇,改造成可編輯節奏與聲響的電子樂器,接續工作坊之後,則為此舊電器樂器改造的「一日成果展」,展示以吸塵器、印表機、烤箱等電器改裝成的「電子樂器」。此類型以參與者為對象,邀請藝術家設計內容的工作坊,是聽說的常態活動形式之一,工作坊的內容,往往讓觀眾從日常可得的物件觀察著手,內涵連結實驗音樂與自由即興的脈絡,藉由「自製樂器與非樂器物件來尋求更多聲音表現」,這樣的過程帶有遊戲性質,也無形引領觀眾更具體地認識聲音藝術的各種多面性。

除了較偏向技術層面的自製樂器、電子樂器或麥克風課程,聽説的工作坊廣泛納入與聲音藝術領域相關的內容,如:即興、實驗人聲、臨場作曲,同時也引領觀者理解如何聆聽聲音,以及建構聲音的身體感知與內在意識的關聯,如:「聽身體說:聆聽的身體」(2016)、「夢的聲藝體現工作坊」(2016、2017)與「廣泛聆聽:何謂及如何感知」(2019)等。另一個由聽說Nigel Brown發起的活動「躡步凝聽行走」,起於他最初來到台南,陸續於台南四個地理形貌各不相同的區域錄製的聲音專輯《躡步台南》(2017),後來他也邀請觀眾一起參與,選取一天聚集,在台南的城市街區內進行集體漫遊行走,此活動帶有行動藝術與公眾集體創作參與的概念,也連結前衛藝術脈絡的「飄移」(Derive)觀念,在一個特定時間內集體在各式各樣的環境中通行的技術,這個過程與平時我們在城市中移動的動機與邏輯並不相同,更強調交由感官驅動下的偶發移動,此活動結束後往往會有一場參與者對此聲音行走(Soundwalk)經驗的分享與討論,另一方面也作為聽說由室內移向室外,與街區產生對話關聯的行動,而與街區、移動、軌跡相關的活動,聽說還舉辦過「大眾聲音民宅」(2017)、「低調景觀」(2017)與「如何經驗移動」(2020)等工作坊與表演。

 

「聽說有表演」為常態性系列活動,圖為張登堯、黃大旺活動現場  © 陳亦維攝影-圖片
「聽說有表演」為常態性系列活動,圖為張登堯、黃大旺活動現場 © 陳亦維攝影

「三人駐」客廳場域中的社交實踐

從聽說所舉辦的活動性質與內容,可以發現他們極為重視參與者,以及參與者身分的多元背景,「聲音」是他們關注的面向,而如何介紹、推廣、實驗並實質產生對話連結,則是他們一直以來持續進行的工作與計畫項目。此次受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邀請,張惠笙與Nigel將聽說這幾年的活動概念、方法與模式,以「交聲響音」為題,移入了雙年展Music Room計畫中,並以「三人駐」、「公廳坊」、「開麥夜」與「三人留」進行活動的開展。

「交聲響音」最初始的兩週,「三人駐」將作為整場活動的重心開場,「駐」連結的是聽說舉辦工作坊與表演之外,將工作室對外開放成駐村空間的經驗。但不同的是,此次「三人駐」期間,則邀請十位藝術家在此空間內分別駐留三日,每天將有三位藝術家於這個空間進駐,同時,也會有藝術家輪替加入、離開。在這段時間內,美術館空間成為開放工作室與大型客廳,三位進駐藝術家將於每天上午九點半至下午五點半,中間休息一小時的型態,在三天內試著相互認識,以各自的音樂創作進行對話,也許是技術交流、樂器交換、或是不同話題的交集,也可能嘗試不同的創作實驗,在三天內進行任何形式的創作對話,藝術家張惠笙則會在每日十一點,進行主持與協助藝術家在三日的進駐進行更深入相互認識的協調串場角色,Nigel則會在每日下午四點的時間進入主持,進行現場聲音的即興錄製,觀眾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自由進出,成為一位旁觀者,也可能有機會與藝術家產生互動或對話。

對於張惠笙與Nigel而言,音樂好比一種社交的媒介,這次他們特別集結了各自擁有不同多元背景的聲音藝術家,每一位藝術家就形同一個多元的小世界單位,各自來自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跨界背景、興趣與發展脈絡,在此被聚集在這個特定場域,並且必須嘗試在短時間內以更親密與私密的方式相處,甚至是相互合作。進入這個場域的觀眾,也攜帶屬於自己的個人文化脈絡,於是,在此「三人駐」的過程中,藝術家與觀者之間彼此形成不同的小世界,也以一種看似生活與日常的方式,將彼此的界線打開,在「三人駐」期間,美術館空間也暫時轉換成一個日常、多元小型社會的社交實驗場。

聽說過往與「貴人散步藝術節」合作的活動現場  © 陳亦維攝影-圖片
聽說過往與「貴人散步藝術節」合作的活動現場 © 陳亦維攝影

三人駐的藝術家中,共通特質是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跨領域特質,其中有些藝術家過去與聽說有過合作經驗,有些則是在這次Music Room首次合作。李欣芫居住台南,原本即為視覺藝術家,曾以「碗公e聲說」參與聽說的駐村計畫,創作形式跨越聲音與多媒材,她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曾伯豪目前也居於台南,亦曾參與聽說的表演活動,有多次與劇場、舞團合作的經驗,受過國樂系統訓練,擅長月琴、古調、唸歌等形式的聲音表演,亦跨足視覺創作的訓練。何承恩也是曾參與聽說表演的藝術家之一,現住於高雄,並於高雄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組成實驗音樂團體「美麗亞幫」(Beniyaben)。薛詠之則居住彰化,是一名打擊樂手,近年跨界與劇場合作、舞蹈以及其他觀念形式的創作。林子寧於台北居住,為表演者背景,以肢體與行為作為演出形式,也擅長跨域與實驗性質的演出,近年發展聲音訓練中的「即興調」。劉純良現居高雄,是一位跨足行為肢體與聲音演出的藝術家,有過多次行為演出,以及與不同聲音藝術家的合作經驗。張君慈居住桃園,是聽說的長期觀眾,後來前往英國攻讀聲音藝術碩士,作品跨越繪畫、詩、裝置、田野錄音與即興。戴向諶現居台中,是聽說曾經合作的表演藝術家,擅將田野環境採集的聲響,與打擊物件、電子聲響結合進行編曲與表演,也與劇場合作教育與推廣。藝術家李東熙為韓國藝術家,目前住在台北,關注地緣政治議題,專長爵士即興創作,並於不同國家間進行各種形式的演奏。戴典瑞(Daniel Ditlevson)則是居住於台北的美國聲音藝術家,以磁帶為媒材、田野錄音、現成物、無線電等進行聲音的拼貼創作,並嘗試將聲音作為一種情感交流的中介。

 

「公廳坊」與「開麥夜」

建構於聽覺的活動內容,「說」也是聽說從聆聽出發之外,另外一個嘗試的聲音藝術的表現方式。在2017年8月與2019年2月,他們舉辦了兩屆「公廳坊」活動,「公」指的是公聽會中的公眾與公共的集體狀態,「廳」則是指客廳空間,「坊」則是處於持續工作與研發的過程。過去兩屆公廳坊分別為「纏夏嚵」(2017)與「多重文化聲音生成」(2019)。在此公廳坊中,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對話,先從一個話題開啟,接續連結至下一個議題,但話語不會被重新拉回,只會不斷地前進,形同在傾聽與言說之間的語言漫遊,談論經常會持續至深夜,直至大家皆已疲憊無法再繼續才終於散場。

在Music Room十天的「三人駐」活動階段的兩個週六晚上,另外有兩場「公廳坊」與「開麥夜」活動,不同於聽說於工作室舉辦的「公廳坊」馬拉松式對話長度,此次於Music Room「公廳坊」配合美術館場域調整為兩個小時完成的活動。此公廳坊活動除了帶有公民論壇的特性,其概念形式同時也從近年行為藝術中的「圓桌討論」(Round table discussion)而來。此次於Music Room將邀請駐場藝術家與民眾共同參與,講述過程會由聽說來主持。話題內容則會環繞於「聆聽、聲音、即興創作、社群」為基礎出發,對話則以線性的方式進行,僅以一支麥克風在觀眾席間穿梭傳遞,觀眾也被允許可以隨時來去,在這個過程,參與者沒有高低位階的區別,任何人都是平等且平行的,皆可拿起麥克風發表言論。

「開麥夜」活動靈感則來自酒吧文化中脫口秀的「開放麥克風」(Open mic),但在此次活動中則以聲音即興為演出內容,「開麥夜」將會把表演的麥克風開放給民眾,即邀請任何可以聲音表演的個人、表演者或音樂家進到這場演出中,過程將會是一場大型的集體即興演出,此活動也考慮到演出條件所需,雖不限經驗資歷,但將以預先報名的機制來對於表演者進行揀選。表演者可自行攜帶表演樂器,聽說則會成為技術支援的角色,在現場準備混音台、喇叭等設備。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三人駐」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三人駐」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三人駐」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三人駐」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過程性的展出與大眾聲音的集結

在十天的藝術家駐場「三人駐」之後,藝術家的進駐過程將以「三人留」的方式留存於現場,亦即在藝術家進駐的十天中,美術館場域暫時轉換成一個大型的交流客廳,十位藝術家在此過程所產生的任何交流過程,將在此「三人留」中被呈現,同時,兩個週末晚上的「公廳坊」與「開麥夜」,也將被記錄剪輯並於現場展出。這個過程可能包含著藝術家間思考的相互激盪、透過聲音創作交流的實驗,也可能是失序、混亂、不和諧的狀態。這也是聽說在此活動所試圖試驗的,將Music Room視為一個試驗場,活動期間這裡將由藝術家與觀眾共同一起建造、解構出短暫的聲音小世界,當中所有的嘗試與失敗、集體探索的混亂,都在彼此傾聽、聲音演出、言說的行為之間,建立出對他者的理解。當觀眾再次來到「三人留」的現場,將從各種進駐現場紀錄的殘聲、文件、物件等殘留物,重新連結過去十天藝術家進駐過程的日常狀態。

不論是「三人駐」、「公廳坊」或「開麥夜」,當中嘗試的實驗是,這裡既包含著私密的交流,又隱含著表演特性,開放工作室仍帶有實境舞台的特質,藝術家必須接受討論與創作過程被觀看、中斷,也必須接收有觀者進入時必須給予的回應,在一個彼此陌生非熟識的條件下,以聆聽為起點,要相互依附、產生開放與信任的關係,並在交流過程中,讓彼此的生命經驗也在此過程中被交疊甚至產生連結。此過程中,參與的公眾與藝術家間的界線,在此被稍微抹平,藝術家創作的過程也被去神秘化,任何個體之間的差異與特性,亦在這個暫時的交誼客廳被消除或放大。「交聲響音」是一場實驗音樂與聲音藝術的交流,同時也是一個大型的人際展演與群眾集體意識的互動舞台。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開麥夜」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3北雙展Music Room由聽說策劃的「開麥夜」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