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台北雙年展「小世界」(Small World)中,我參與了朱利安.亞伯拉 罕「多加」(Julian Abraham“ Togar”)與Wok The Rock(以下以Togar、Wok簡稱)在Music Room展間中主持的「好客幫 Hostbuster」計畫。從2023年六月起,我開始成為好客幫WhatsApp群組的一員,這個群組裡除了Togar與Wok,成員還有艾爾凡(Muhammad Irfan)、羅仕東跟陳韋綸。
兩位藝術家一開始便向我們提出「To host and to be hosted」的概念——即他們作為受雙年展邀請來台的「客人」,同時是好客幫計畫「主人」;我們作為被藝術家邀請的「客人」,而同時也是各自活動的「主人」——希望藉由身分上的轉換,去打破以往音樂活動策展與聆聽的主/被動關係,進而在過程中彼此串聯、共享資源、強化既有網絡或去建立新的網絡。而我們首要的功課是在上述命題下,去規劃我們的「印尼—台灣」音樂展演。
台灣與印尼,並非兩個對立的端點,兩地的人與社會實際上早已頻繁互動。仕東、韋綸與我,跟印尼都有至少十年的往來,艾爾凡則是來自印尼的留學生,在台灣剛滿兩年。我們要在北美館做什麼?我認為活動在美術館進行,它便不會只是單純的展演,更重要的還有意義與知識的生產。我們依各自的研究志趣提出活動的想法,並在Togar與Wok在台北進駐的一個月期間,分享我們主場上的見聞,在反覆的交談、踏查、觀看、聆聽與反饋經驗中,實踐集合(collective)精神。
記憶召喚
正在陽明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艾爾凡,2022年底在Instagram上創立了引介台、印兩地音樂作品與活動資訊的「印尼台灣流行音樂局」(ID-TW Pop Bureau),然而在更早以前,艾爾凡便投身印尼流行音樂的研究,他曾出版書寫印尼萬隆獨立流行音樂場景的《Bandung Pop Darlings》。
艾爾凡邀請Spykee、DJ ŌA與他在印尼的記者朋友吉朗(Gilang Raihan),一起在Music Room呈現《你看過道明寺嗎——獻給「流星花園」》。兩位DJ不僅放送了《流星花園》的歌曲,還有同時代的華語、印尼語流行歌曲,讓展演現場充滿懷舊的趣味。在吉朗剪輯的錄像中,艾爾凡提到2002年在印尼開播的台版《流星花園》影集,是台灣向印尼輸出流行文化的標竿,創造了印尼電視史上最高的收視率,至今仍無可取代。《流星花園》所引發的現象不斷被本地娛樂產業複製,除了綜藝節目中的模仿惡搞(parody),印尼版影集與翻唱歌曲也隨後面世。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流星花園景點的一日遊程,仍是台印兩地旅遊網站的熱賣項目。
艾爾凡並非只是透過《流星花園》召喚台灣人與印尼人的共同記憶,實際上,這部影集也讓許多當年還是小學、中學生的女孩,把台灣當成成年後出國工作的目的地。他為活動製作的小誌中,特別收錄了一篇,他對一位印尼看護工Rissa進行的訪問,Rissa提到,當年村子裡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電視,她得跟其他人擠在某個有電視的鄰居家裡看《流星花園》。二十幾年過去了,她仍覺得F4是她心頭的眷戀,畢竟《流星花園》是她對台灣心生嚮往的源頭。「你看過道明寺嗎?」是這群女孩與青春期的自己許下的約定,她們夢想著有一天能像杉菜一樣勇於反抗現狀,有一天她們能親眼看見電視裡的台灣。
認同超越邊界
在台灣,由印尼移工組成的合成器樂隊(orgen;organ tunggal)並不少見,類型上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爪哇北海岸的塔林(tarling)、爪哇內陸地區的夠普羅(koplo)、混合風格(campursari)、以及楠榜合成器(orgen Lampung),這些樂隊經常在慶生、婚禮、工廠與同鄉聚會中演出助興,這些派對場景大量出現在台灣中、南部的印尼店、鄰近工業區的里民活動中心、公園、廟埕、或是都市邊緣的移工宿舍等。台中可說是印尼合成器樂隊的大本營,台中火車站附近至少有四家印尼店能容納樂隊在週末駐店表演。另外像是第一廣場(現稱東協廣場)樓上有家菲律賓舞廳,每個月舉辦兩次楠榜合成器之夜,為身處異鄉的楠榜移工提供娛樂節目。
我在好客幫計畫中策劃的《ORGEN+62BE》,由2018年成團的尤基合成器樂隊(Yogi Music)擔綱演出,團員分別是在牧場工作的Yogi、玻璃工廠的Indra、與剛到台灣一年的鋁廠工人Ubay。「ORGEN+62BE」名稱的發想來自印尼國碼「+62」與楠榜省的車牌編碼「BE」的組合,用以標誌楠榜合成器樂隊的獨特性。這套源自荷殖時期的編碼制度,不只出現在交通工作上,更廣泛地被用於社群或社群媒體,例如印尼移工的同鄉會組織,在設計同鄉會T恤時,時常使用這套編碼,作為集體認同的代號。
目前在台灣約有27萬印尼移工,除了少數來自東印尼的蘇拉威西(Sulawesi)與小巽他群島(Nusa Tenggara)外,他們大多來自爪哇島以及蘇門答臘島南端的楠榜。楠榜有六成以上人口是來自爪哇的移住移民(transmigrant),在這個國家驅動的遷移計畫裡,還有其他來自爪哇島西部的巽他族與峇里島移民。我們在楠榜合成器的音樂場景中,便可感受到楠榜的混種色彩,不僅只音樂本身,場景中的人也多來自互異的族群背景。
合成器樂隊是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後,發展出來的低成本現場音樂,合成器鍵盤讓普遍受到庶民社會喜愛的噹嘟樂(dangdut)場景不再受限於原本馬來樂隊(Orkes Melayu)複雜的編制,同時也開始吸收印尼各地的文化與音樂元素。合成器鍵盤在90年代傳入楠榜,千禧年後浩室音樂(house)的節奏改變了楠榜合成器音樂的樣貌,楠榜合成器在風格上更重視即興唸唱與混音技術。雖然大量以爪哇語演唱的噹嘟歌曲在楠榜合成器的現場被演奏,但它緊湊到接近焦躁的節拍速度,使其已完全異於爪哇的合成器樂隊。
《ORGEN+62BE》除了是讓民眾有機會體驗楠榜合成器樂隊的派對氛圍,再者是希望我們從那些對楠榜合成器之夜趨之若鶩的樂迷身上理解到,即便國家劃定了地理與政治的邊界,但人的自由意志與文化的交流無法被邊界約束,它甚至可以創造新的身份與認同,楠榜合成器便是一例。
創造空間彼此連結
由「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以下以「打開當代」簡稱)羅仕東與「失聲祭」賴宗昀共同策劃的《一隻蒼蠅飛入海洋無垠的吐納。一群老鼠闖入叢林無懼的開路》,始於「打開—當代」在2020年發起的一項實驗聲響交流計畫,該計畫發想自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境與人際間的封鎖,重新關注微小或被忽略的聲音,並透過聲響去擾動被封鎖的空間,進而探討疫情前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在這次節目裡,許雁婷、莊勝凱、巴奈、賴宗昀、黃大旺、Sundialll、Togar與Wok,輪番上台演出,這或許是最接近一開始Togar與Wok想在《Music Room》單元安排的jamming(即興表演)的型態。
「打開—當代」與東南亞的跨文化交流已超過十年,羅仕東在活動上提到,在這次好客幫的計畫裡,從兩位藝術家一路延伸、串聯、鬆動原有的主客關係,也是疫情後我們如何重新連結關係的實踐。我想引用《一隻蒼蠅飛入海洋無垠的吐納。一群老鼠闖入叢林無懼的開路》中的描述:「在漂浮與碎片化的現實中,於我們彼此之間創造新的引力,揉混出新的聲音。在看似相異的人事物間締結關係,創造複式的端詳或聆聽。」去呼應原住民樂人巴奈在Music Room的呈現。有別於其他列席的藝術家、樂人明確的實驗聲響形象,巴奈的「演出」更像是一場探索個人身體與社會身體的工作坊。她以古謠吟唱開場,再來是邀請觀眾學習圍舞與答唱,這是一個「你看到我,我看到你;你聽到我,我聽到你」情境下的身體感連結練習。許多觀眾一開始在與旁人手拉著手的狀態下,身體感到僵硬或不受控制,如同當個人進入社會關係時的不適,但在這個臨時被創造的新空間裡,觀眾得到了連結彼此的機會,在反覆互相看見與聽見過程中,個人身體與群體的關係也獲得協商。
音樂無國界
好客幫最後一週的展演活動由龐克團體「吸膠少年」的韋綸與Lica(韓佳倢)策劃,《音樂無國界》上半場為Sundialll與陳泓宇、Dutchgerm兩位樂手、王芊涵、楊詠萱、涂郁婷三位舞者共演的《振頻背後的重塑儀式》三幕式聲音劇場。Sundialll的成員Lica與其夥伴Rama,在疫情期間分居台印兩地,《振頻背後的重塑儀式》是以他們在疫情期間持續在網路上交換的田野錄音、錄像與日常對話為素材的共同創作,內容關於生活歷經改變的故事。
下半場則是另外一處練團室一場集結了八組樂團與DJ的《OFFSITE GIG》,演出者包含Wok、Togar、還有Ahama Y、Wellen Wellen、SPIT!、爆爆千歲、DJ Hailong Wang、與印尼移工組成的SOUTHERN RIOT南部鬧事團。韋綸引用國際移工運動常見的口號:「沒有邊界,沒有國家」(No Borders, No Nations),強調人民自主文化交流與其共力精神,資源雖然有限,但人民可透過互助,持續推動文化實踐,藉由交流去認識彼此。即便在現實世界中,只有資本而非人民能不受國界限制地自由流動,但此刻大家仍能齊聚一堂,讓音樂成為打破藩籬的手段。
共力互助
好客幫由Wok、Togar兩位藝術家發想,經過協作者的串聯,最終延伸成二十幾個演出節目,我始料未及,但也沒有太過意外。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的一次經驗,曾有一位關注原住民土地與文化議題的台灣樂人朋友跟我聯繫,說想要了解印尼的音樂生態,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決定前往日惹,作為探索印尼音樂的第一站。啟程前,我聯繫了日惹幾個藝術集合的朋友,討論後決定舉辦一場音樂會,因為這是認識彼此最快的方式。在沒有經費支應的狀況下,大家各自分工,一週內完成海報設計並釋出活動訊息,演出陣容有三個本地樂人、一個台灣樂人,還有一位正在日惹駐村的菲律賓樂人。這次活動主題是「村落之聲」,因為上述幾位樂人分別都有參與部落與環境議題的經驗,活動地點在關注視覺藝術與實驗音樂的Ruang Gulma舉辦。活動上線距離演出其實不過一天時間,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活動當天仍然來了很多人,大多來自日惹各個藝術集合或社群,觀眾與樂人們在活動結束後仍持續分享與即興演出,直至深夜。
來自村落社會的觀念,被實踐於藝術場域,成為管理社群、維繫社群活力的方法,至少在爪哇已行之有年。藝術集合間共力互助的情形,小至討論會,大至如雙年展規模的活動,在藝術文化首府日惹相當普遍,這同時也反映了各個社群間,如何統整、分配、共享有限的資源。這裡指的資源,從來就不只是金錢,還有每個人、每個社群各自的專業、網絡與創意。而在相互碰撞、激盪後所產生的火花,是更珍貴的附加價值。韋綸在2017年開始頻繁拜訪印尼的木刻版畫、龐克與另類集合、空間,在他隔年出版的小誌《Bersama》裡,便可探知這些藝術集合的生存策略,以及他們如何在集體生活的理想中持續生產文化。
遑論藝術家本人與其所屬社群是否有意識藉此與資本主義世界的運作方式抗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套觀念更重視人與人、人與社群、社群與社群的關係。Wok坦言這次好客幫的計畫,某種程度上是具有實驗精神的,我們必須先打破原有的主客關係,過程中看似鬆散的知識交流與理念的分享,逐漸凝聚成有意義的敘事:音樂、記憶以至於認同都可以超越地理與政治的邊界,而人與人的再次連結,創造了空間,足以讓原有的邊界產生鬆動或甚至崩解。Wok與Togar不斷提到,我們連結彼此是為了未來的合作,雖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是否可期。我最後想引用一句古老的爪哇俗諺:「不管有沒有飯吃,最重要的是相聚在一起」(Mangan ora mangan, sing penting kumpul),它通常被理解成一種團結精神的表現。我想不管未來我們會以什麼方式、會在什麼場合重逢,更重要的是我們曾經相聚,彼此學習、支持彼此的理念,並確信藝術行動不僅只是展示,更是為了創造與社會對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