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這樣做,那樣做,開鑿通道之後——與三位藝術工作者談藝術作為工作這件事

Do This or Do That, Ways of Tunneling Through: Three Artists Discuss Their Jobs
專題 藝術家們的生存之道-圖片 專題 藝術家們的生存之道-圖片
劉躍「宇宙座標」系列之空間裝置。(圖片提供:劉躍)

在本文我們嘗試從劉躍、江洋輝與王俊傑三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工作者創作之路的表述裡,探尋藝術工作對藝術家自身在形而上與實質生存的意義。畢竟,不論是在18世紀或當下此刻,當藝術家以才華和創造力作為與現實社會的連結時,所謂的藝術環境與藝術市場提供的反饋,便可能成為決定藝術生命樣態的不可忽視因素。

【勘誤】
本刊第162期,作者吳思瑩,〈這樣做,那樣做,開鑿通道之後——與三位藝術工作者談藝術作為工作這件事〉一篇,文稿遺漏註釋,謹補刊之。


1.Thomas Crow, Painters and Public Life in Eighteenth-Century Paris,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1991, p142.
2.漢寶德,〈行政院頭銜沒了,文化部降格〉,《聯合報》,2011.1.13。
3.朱宗慶曾舉讓同行難以複製其表演模式的太陽劇團為例,指出該團甩開競爭,從追求極致的差異化中突破原有窠臼,以高品質的藝術創作持續超越自身。朱宗慶,〈藝術工作者應自創藍海策略〉,《中國時報》,2011.2.18。
4.Suzanne Lacy,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Bay Press, 1995. 中文版由吳瑪悧編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2004年。
5.同前注,頁8。
6.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Aesthetic Wit(h)nessing in the Era of Trauma or Art as Compassion),《藝術學研究》8,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11.05,頁75。
7.同前註,頁76。
8.張伯權譯,《卡夫卡的故事》,時報文化,1985年,頁187。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