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編輯語

Editor's Letter
-圖片
-圖片

為強化個展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北美館歷史悠久的「申請展」制度,今年改以「TFAM年度個展」命名並聯合宣傳,在上半年率先推出陳建榮、鄭先喻、廖祈羽、傅雅雯四個風格殊異、表達形式截然不同的個展。可惜本期「展覽觀點」原邀請四位評論者撰寫專文,突因疫情爆發,美術館休館,使得其中兩位作者未及時看展,而留下了缺憾。在評論人楊皓鈞、蘇俞安所寫的展評中,分別分析了觀看廖祈羽「心神出遊」與陳建榮「Finders Keepers」作品時的重要線索,兩位評論人皆用感性的閱讀感知,而不過多地使用各式文藝理論進行形式析辨,透露出此二展放在「TFAM年度個展」脈絡下彼此對話的可能。

為強化個展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北美館歷史悠久的「申請展」制度,今年改以「TFAM年度個展」命名並聯合宣傳,在上半年率先推出陳建榮、鄭先喻、廖祈羽、傅雅雯四個風格殊異、表達形式截然不同的個展。可惜本期「展覽觀點」原邀請四位評論者撰寫專文,突因疫情爆發,美術館休館,使得其中兩位作者未及時看展,而留下了缺憾。在評論人楊皓鈞、蘇俞安所寫的展評中,分別分析了觀看廖祈羽「心神出遊」與陳建榮「Finders Keepers」作品時的重要線索,兩位評論人皆用感性的閱讀感知,而不過多地使用各式文藝理論進行形式析辨,透露出此二展放在「TFAM年度個展」脈絡下彼此對話的可能。那感性隱隱然出自,即便陳建榮(繪畫)與廖祈羽(錄像,或曰劇情電影)為相異的藝術表現形式,但二位創作者所使用的故且謂為「復古的技藝」(如陳建榮未來主義式的畫面、廖祈羽手繪美術佈景),來進行自身實驗性再探索並直扣藝術本體的問題。

上半年度,北美館另一代表展覽為資深藝術家盧明德的回顧展「大遷徙」,展名的其一意涵泛指藝術家創作歷程上的變遷。遷徙首須辨識出原點、出發點,而盧明德創作早期的起點,便是他1980年代的錄像藝術實踐。本期「文獻研究室」邀請到錄像藝術家與研究者洪鈞元,自1980年代中晚期的「大度山錄影藝術工作群」及「尖端科技藝術展」的歷史檔案,從此切片回顧盧明德的複合媒體創作內涵。

「特別企劃」自197期以來的帶狀專題「啟蒙・八○」,198期以1980年代電影與影像藝術為題、199期論及劇場與表演、200期聚焦藝術跨域。本期延續上期的藝術跨域論及空間與場域之於行為藝術、現場藝術與各種身體行動及體制內外的連結,訪談藝術家李銘盛暢談當時表演藝術創作者所做的各種介入與時代性的關聯;季鐵男建築師以〈八○年代的身體.空間.建築記要〉為題,舉例敘明1980年代台灣建築界在思考與實踐建築空間公共化與商業化、文化社群與前衛實驗的各種思想、介入與連結;閉門會議則邀請吳光庭、莊普、林鉅與談對於台灣當時產生藝術的替代空間、連結社會人文空間的聚會場所,再到建築、城市空間等較大跨度思考的時空背景,也回顧個人所參與或觀察到的重要刊物或事件。

藝術家吳瑪悧的藝術實踐屬於跨領域式的,近二十年的創作多以環境議題關懷、計畫型創作型態的社區藝術,著力於一種把藝術帶入社會與社區的跨界方式,甚而從創作者身分跨足藝術策展工作,納入原來藝術之外的創意群體,形成多向度的跨界構連。繼上期邀請吳瑪悧參與「啟蒙・八○」單元談及她的1980年代藝術跨域經歷,本期「藝術家特寫」延續其中意猶未盡的話題,深入追溯吳瑪悧早年的藝文啟蒙與養成環境,留學奧、德時期的知識養分即為跨學科跨領域式的經驗,以及返台後續一系列創作轉向背後的藝術性思量。這次「書中美術館」的作品《再生的800種方法》,即是一個微型別緻的創作計畫,不僅只展現了她觀念藝術創作血緣上對跨媒材的包容性、對生態環境議題的關懷,以及吳瑪悧獨特的感性共享特質。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