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編輯語

Editor's Letter
-圖片
-圖片

2005年北美館舉辦了頗受好評的「薇薇安.魏斯伍德的時尚生涯」,今夏再次與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合作英國代表性時尚設計師瑪莉官(Mary Quant)之國際回顧特展,呈現1955年至1975年間瑪莉官的知名代表作品,展品涵蓋超過120件服飾、時尚玩偶、化妝品、照片及時尚雜誌。二篇專文分別就藝術史、視覺文化,深度評析瑪莉官的服裝設計理念與現代時尚形塑,再延伸至生活美學教育的角度,乃至瑪莉官的時尚如何與台灣在地經驗發生連結和影響。二位作者不約而同地都從藝術與設計之間的連結作為撰述開場,其實時尚與設計本為藝術的一環。這讓人想起百年前創辦的包浩斯藝術學校,講究跨領域全才藝術教育,建築、設計、繪畫、雕刻、工藝等等都是教學課程,設計和美術之間並無界線,但隨著專業分工化與分科化,尤在國內逐漸形成了現今壁壘分明的框架。

特別企劃「台灣戰後建築」延續前兩期的跨領域研究專欄,本期邀請建築學者郭聖傑即撰文耙梳「建築」在台灣的學科化、專業化的過程,其中一項有趣的史實,便是觀察「基本設計」課程──包浩斯在台灣的文化遺緒──於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立前十年期間的課程安排,從內涵的轉折去推論台灣建築教育的衍變。另一篇文章,景觀設計學者王秀娟則闡釋基隆河南岸(圓山地區)百餘年來「城市公園用地」的地景變遷,這有助於理解北美館所處空間與臺北藝術園區所在地域的歷史縱深,並橫向地提供臺北城市治理的空間想像能有著更明確的座標。建議此文可參閱各期「藝術超展開」單元,一起閱讀。「典藏庫房新建」與「新館擴建」攸關美術館未來藍圖的擘畫,因此本館特別建置「藝術超展開: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平台(https://expansion.tfam.museum),本刊亦以此之名設立單元連載相關議題。本期「藝術超展開」便梳理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庫房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專文耙梳了北美館「為何需要新庫房」的處境,以及如何思考「所需的庫房樣貌」,文中並專訪典藏庫房新建規劃設計者張樞建築師,暢談設計理念中的「公園精神」。

本期「藝術家觀點」的訪談對象是攝影家劉振祥,他長期拍攝雲門等藝文表演和電影劇照之外,八○年代中期至九○年代他曾先後於《時報新聞周刊》及自立報系的月刊、日報擔任編輯,因此曾經年累月跑新聞採訪,或沒日沒夜地在社會運動的第一現場。劉振祥曾說過:「攝影不只是按快門,還包括我們怎麼觀看、理解、記錄這個世界。」台灣八○年代處於一種高張力的文化狀態,政治社會外在的緊繃對峙,卻從各領域跨界連結中釋放其可拉伸擴展的延展性和彈性,譬如藝術與社會運動的結盟,藝術家上街頭所帶來的「社會運動劇場化」。1987年台灣解嚴,隔年元旦解除報禁,本次訪談即聚焦於「1988、1989」這二年間,邀請劉振祥娓娓道來自身作為時代見證者的文化觀察,並以十多張黑白攝影作品展現其藝術家的紀錄觀點。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