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圓山地景變遷下的城市意象

Discussion on the City Image Revealed by the Yuanshan Landscape Change
特別企劃 台灣戰後建築-圖片
特別企劃 台灣戰後建築-圖片

今年三月受邀參與北美館「現代與非現代:台灣戰後建築論壇」,當時就思考延續先前北美館擴建的探討,以圓山地區為空間範疇梳理戰後至今的地景變化。一則是定居台北超過30年,圓山已為我個人日常「進城」工作與「出城」回家的門戶象徵地點,二則是圓山地區在台北市城市環境涵構中扮演關鍵地位,戰後近80年的城市發展,圓山地區不僅承載豐富的山水綠意與歷史記憶,數項重大建設產生的地貌變化清楚呈現台北城市治理的階段成果、再發展企圖與理念實踐的可能性。

圓山地區地貌及街區紋理現況與曾經的基隆河段;資料來源:林思妤、林玠君繪製,2015-圖片
圓山地區地貌及街區紋理現況與曾經的基隆河段;資料來源:林思妤、林玠君繪製,2015
圓山、劍潭山與圓山飯店為台北中心城區北緣地標;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06-圖片
圓山、劍潭山與圓山飯店為台北中心城區北緣地標;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06

今年三月受邀參與北美館「現代與非現代:台灣戰後建築論壇」,當時就思考延續先前北美館擴建的探討,以圓山地區為空間範疇梳理戰後至今的地景變化。一則是定居台北超過30年,圓山已為我個人日常「進城」工作與「出城」回家的門戶象徵地點,二則是圓山地區在台北市城市環境涵構中扮演關鍵地位,戰後近80年的城市發展,圓山地區不僅承載豐富的山水綠意與歷史記憶,數項重大建設產生的地貌變化清楚呈現台北城市治理的階段成果、再發展企圖與理念實踐的可能性。

地景變遷之研究可概分為自然地景與文化地景,前者著重自然物質與作用的認識與探討,後者發掘梳理形塑地景背後的驅動力,如社會文化結構、政治、經濟、宗教信仰、價值觀等。就地理學來說,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並會以自身力量改變地景、創造地景,因此兩者有交互作用,也互為因果,並不容易切割(何立德,2009)。地景的轉變為不斷持續的過程,因此任一時間、狀態下之地景,皆為變遷過程中的一個片段。城市作為集居大量人口的人為環境,因應城市發展定位所執行之政策與建設可以快速形塑城市環境,也容易改變自然地景特色,因此城市地景變遷實質反映城市的治理目的與成果,也影響民眾對於該城市的集體記憶變化。

台北盆地早期為凱達格蘭族居住地,18世紀初的清代開始有漢人大量移墾,1884年建城,1895年至1945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引進西方都市規劃觀念,積極啟動城市現代化建設。戰後國民政府將台北定位為行政中樞,延續並擴大都市計畫,近80年成為現今台北市城市樣態。圓山在1897年考古發現約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隨著台北盆地歷經凱達格蘭族社聚居、漢人移墾建城、日本殖民至國民政府定都,湖泊濕地開墾為阡陌農田,再成為現今繁華街市,幾千年來圓山獨特的地景成為台北重要文明表徵。

三面環山、西臨淡水河的台北市為大台北盆地的中心城區,以自然環境系統觀之,基隆河由東邊河谷向西流入盆地北側,原有河道呈現幾個蜿蜒大夾彎,沖積出洪泛平原,往西與五指山系的劍潭山脊脈交會,又因南邊圓山的阻擋,促使基隆河在此大幅度北轉,流經士林再匯入淡水河。狹義的圓山是指獨立突出在盆地北側的小山頭,標高僅36公尺,是現今圓山國定遺址保存最完整範圍。廣義的圓山則涵蓋中山、士林與大直之間各地區,即民眾熟知的圓山與劍潭山(或稱圓山風景區,海拔高度153公尺)周邊及其間的基隆河,劍潭山南向坡上高聳的圓山飯店則成為城市建築地標代表。

圓山地區地景變遷分析

《現代美術》第205期刊載之〈台北城市發展脈絡下的北美館擴建〉一文已論及圓山地景變遷,並以1904至2010年八個年代地圖解析百年地景變化。本文就日據開始的城市建設,將政權更迭的城市治理概分為四個時期,再次梳理影響圓山地區地景變遷的重要事件與建設(表1)。

表1:圓山地區發展重要紀事(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圖片
表1:圓山地區發展重要紀事(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日據時期

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引入西方都市計畫開始進行城市開發建設,19世紀末期的「市區改正」至1930年代啟動都市計畫,由西往東延伸與南北筆直的幹道系統對台北城市空間格局產生結構性影響。當時的台北盆地遍佈灌溉水圳,瑠公水利系統由新店引水流經盆地平原再注入基隆河,圓山地區尚有劍潭渡與圓山渡供兩岸來往。基隆河南岸劃設的1號至4號公園用地開啟台灣城市公園的發展歷史。以圓山小丘為地貌特徵的1號公園(圓山公園)於1897年開園,其原為日本陸軍墓地,陸續增建有台灣最早的動物園(1916正式開園)與兒童遊樂地(1934年),圓山公園西側山麓尚有1900年建成的臨濟護國禪寺,南側有1901年興建鐵道淡水支線的圓山站,東側為可通往劍潭山台灣神社的敕使街道(現中山北路)與明治橋,1923年又於公園南側闢建圓山運動場,一個結合自然地貌與各種人造設施的多目標現代公園成為台灣同時期城市公園建設的原型。

2號公園用地臨基隆河畔,有茶商陳朝俊於1914年興建仿英國都驛式建築的圓山別莊,1933年為擴大都市計畫開闢的堀川水圳(又稱特一號排水,現稱新生大排)筆直注入基隆河,作為自淡水河畔起源的市街發展東緣,大排匯入的彎曲河道與東側綠地即為3號及4號公園用地。日據時期的圓山地區作為台北近郊宗教祭祀與觀光遊憩地點,風水寶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時堀川水圳以東綿延的農業地景上最明顯的開發則是1936年設立的台北飛行場。劍潭山以西的基隆河道上有1939年完工的士林吊橋,連通士林與社子島。

(二)1945年至1979年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國共對峙期間,也是二次大戰後的冷戰時期,施政以國防軍事與經濟建設為主,初期仍延續日據時期的都市計畫,但戰後重建與移民湧入的各種違建占用成為都市建設的挑戰,因此於1966年至1971年引入聯合國專家指導,為戰後台灣都市政策與住宅建設等帶來觀念與體制的革新。

1951年至1965年為美援時期,圓山地區在2號公園用地上為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圓山運動場為美軍顧問團。基隆河北岸劍潭山東側山麓旁的大直地區陸續建有海軍總司令部、三軍大學戰爭學院等重要軍事機構,劍潭山西北向山麓日據時的士林園藝試驗支所在1950年改成蔣中正官邸,聯繫博愛特區、士林官邸與天母的中山北路為國家政要與外國使節出入的重要道路,圓山與劍潭山周邊成為軍事要塞管制範圍。基隆河南岸的飛行場則擴建為台北航空站,成為軍民合用機場提供境內境外航班使用。

戰後初期台北市街發展仍侷限於淡水河與特一號排水間,基隆河因常有水患,其兩岸濕地仍為農田、小型聚落與各類廠房使用。1963年葛樂禮颱風重創台北,為能解決基隆河蜿蜒導致的水患,1964年至1965年間將中山橋下游的河道拉直,在社子島挖出新河道,並填平番仔溝使大龍峒與社子島相連,這是第一次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1966年在中山橋旁的基隆河北岸興建再春游泳池,為台北最大的公眾泳池。接著因應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1968年「台北市綱要計畫」將基隆河以北的士林、內湖與北投歸併入台北市轄區,並擬定分區使用計畫,其中指定大直與內湖一帶為洪水平原,東北山岳丘陵為保護區。

1969年「台灣護國神社」改建為圓山忠烈祠,1973年坐落劍潭山腹的圓山飯店建成,1977年中山高速公路完工通車,4號公園(新生公園)終於1978年建成,盆地北緣的高速公路大幅縮減台灣城際往來時間,加速城市化現象。雖然1971年台 灣退出聯合國,並於1979年中美斷交,但城市基礎建設已然成形,接軌台灣高度經濟發展,盆地東半部的農田地景快速為密集的市街區取代,惟高架道路也改變城市與山水關係,將原本自然的濱水聚落樣貌轉變為快速且切割性強的車行城市。

(三)1980年至2000年

1980年至2000年台北市面臨全球化挑戰,市民集體力量崛起與城市再發展成為新的課題,圓山地景也再次呈現大幅度的變化。1981年憲兵指揮部遷入原美軍使用之2號公園用地,1982年因應城市街區排水系統建設所需,於3號公園用地上興建了建國抽水站與新生抽水站,1983年於排水路上方興建新生高架道路,同年台北美術館於2號公園內建成,3號公園(濱江公園)於1985年安置了因闢建敦化南路而被遷移重建的林安泰古厝,1986年圓山公園內之動物園搬遷至木柵,1989年圓山運動場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基隆河第一次截彎取直後的舊河道於1982年至1985年填平完成42公頃新生地工程,士林吊橋拆除,劍潭水域地景消失。

1994年基隆河第二次截彎取直工程在內湖、松山與南港新增共277公頃的新生地。1997年國道一號兩側增建汐止五股高架車道,捷運淡水線同年完工通車,在基隆河南北設有高架的圓山捷運站與劍潭捷運站,劍潭站站體橫跨舊河道填平的劍潭路上,以被拆除的士林吊橋為藍本,成為淡水線最具特色的站體,2000年再增建圓山抽水站。

數十年的城市公共建設與基隆河截彎取直新生地使台北市可發展用地擴增且公共設施完備,工商科技發展持續吸引各縣市移入的就業居住人口。此時的圓山地區在基隆河兩岸以堤外運動場地及堤內公園、兒童樂園、美術館與風景區連接成為山水景觀遊憩帶,動物園雖搬遷,但「圓山」幾乎成為國人共同的時代記憶,高速公路橫亙東西與基隆河同行,新時代的軌道運輸(捷運)南北穿梭,使行經或抵達的民眾充分感知圓山地區的山水綠意與台北城市建設。

1945年與2021年地景對比;資料來源:李汝容繪製,2022-圖片
1945年與2021年地景對比;資料來源:李汝容繪製,2022
圓山地區及周邊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資料來源: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圖片
圓山地區及周邊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資料來源: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

(四)2001年至今

2000年的象神颱風與2001年的納莉風災使台北市受災嚴重,肇因為基隆河集水區的城市開發使不透水面積遽增,且截彎取直後加速的河水在圓山遇到瓶頸,再次為解決水患而有2004年員山仔分洪道的建設與2007年中山橋改建,登錄為歷史建物的原中山橋被拆解為435塊置於填平的再春泳池原址,至今仍未重現。基隆河截彎取直新生地規劃的150公頃內湖科技園區,經由民間投資的科技及支援性產業進駐,千禧年後成為新興廠辦大樓群聚街區,就業通勤需求大增,2009年捷運延伸至內湖。

2010年台北市主辦國際花卉博覽會,半年展覽期間將圓山公園、美術公園、濱江公園、新生公園與基隆河高灘地上的大佳河濱公園整合為「花博園區」。同年指定圓山遺址為國定遺址,遺址範圍臨水的兒童樂園於2014年遷移至基隆河廢河道新生地鄰接雙溪處,現地則保留摩天輪與旋轉木馬兩項設施作為共同記憶的地點意象,遊樂設施拆除後的圓山北向坡地鄰接基隆河,可遙想百年前的舢舨水運。花博展覽時大量參觀人潮由捷運圓山站進出,且展覽結束後「花博公園」名稱持續使用,與圓山幾乎畫上等號。

台北市人口變化趨勢也佐證戰後至今各時期的發展,1968年的台北市綱要計畫整併了內湖、南港、木柵、景美、士林與北投成為現今的台北市轄區,計畫面積27214公頃,計畫人口訂為250萬人,以因應戰後快速移入與鼓勵生育的人口,當時也規劃洪水平原與保護區,規定住宅居住密度以改善城市生活品質。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1979年中美斷交,但台北市作為台灣首都與商業中心,提供的大量就業機會持續吸引人口遷入。1972年時人口為189萬餘,1980年成長至222萬餘,1990年再成長為271萬餘,期間曾於1979年就成長趨勢預估將都市計畫人口上修至350萬人。但邁入21世紀的2000年人口反轉下降為264萬餘,隨著北北基桃生活圈的形成與台北房價不利年輕人口移入,2022年2月人口已降至250萬餘。

戰後的台北定都與台灣經濟發展帶動的都市化與全球化,台北市以擴大行政轄區與兩次截彎取直提供大面積都市發展用地、高速公路與捷運路網縮短交通時程,成就台北的城市榮景與競爭力。對比1945年與2021年的地景變化,除山域河川外,城市發展街區幾已開發完成,但接續而來的是,目前高密度開發的台北在嚴峻的氣候變遷、高齡少子及高昂房價的諸多挑戰下,下個階段的城市規劃藍圖,對於圓山地景的想像為何?

劍潭山東眺城市地景,松山機場、基隆河與河濱公園提供難得的開放視野;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圖片
劍潭山東眺城市地景,松山機場、基隆河與河濱公園提供難得的開放視野;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
劍潭山西眺城市地景,視線可達淡水河口的觀音山與大屯山;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圖片
劍潭山西眺城市地景,視線可達淡水河口的觀音山與大屯山;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
不同時期的圓山意象的創作。左為2000年圓山捷運站廣場上由張棟國創作的「圓山五彩物語」馬賽克拼貼公共藝術牆,右為2022年由環藝設計環繞捷運結構柱的圓山歷史意象展示牆;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圖片
不同時期的圓山意象的創作。左為2000年圓山捷運站廣場上由張棟國創作的「圓山五彩物語」馬賽克拼貼公共藝術牆,右為2022年由環藝設計環繞捷運結構柱的圓山歷史意象展示牆;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
國道、捷運與飛機趨近時的圓山地區成為台北最易指認的地點與門戶意象;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17-圖片
國道、捷運與飛機趨近時的圓山地區成為台北最易指認的地點與門戶意象;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17

圓山地區意象的轉變與意義

台北城市意象就在地居民而言,可能來自於長期生活體驗中對地貌風土、經濟條件、政治氛圍、街區空間、生活機能與歷史人文情懷等的綜合體會;就短時間經歷的旅客而言,則主要來自遊程中可以感知的城市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

(一)「圓山」的地景感知變化

日據時期的圓山小丘與劍潭山為城市北緣綠幕,基隆河河運提供大稻埕往返圓山劍潭的便捷交通,自然山林綠意與親水條件使圓山地區成為市郊主要祭祀與遊憩活動場域,北淡鐵路興建後的圓山站更提高圓山地區可及性。

戰後的圓山地區在國共對峙的美援時期建有許多軍事機構,但圓山小丘原有的動物園與兒童樂園持續提供民眾的休閒遊憩使用,在當時物質生活尚不富裕的年代,這樣的郊遊旅行活動成為多數國民成長過程的重要記憶,後來建成的圓山飯店以華麗的宮殿外觀也成為民眾對圓山的認知與意象代表。

1970年代後期至2000年的高速公路興建與基隆河截彎取直是台北城市發展的兩項重大公共建設,但也造成圓山地景的極大改變。沿河興建的防洪牆與高架道路成為城市中心區活動的北緣,北側新生地建築拔地而起,使原本趨近河流的開放視野受阻。幸得劍潭山與圓山周邊藉由都市計畫公園、機關、行政區、風景區、保護區與河川區等低建蔽的用地仍能保障地景應有的山形綠意與近自然意象,其中的美術館、林安泰古厝、圓山飯店、忠烈祠等在開放空間中展現台北的人文建築特色。飛機起降經由圓山,建築高度因飛航管制受限,使圓山與劍潭山仍能提供高處遠眺的開闊視野。

(二)圓山意象對台北城市意義

捷運圓山站旅運量在紅線中排名6,在所有119個捷運站中排名18,前17除淡水站外,均是交通轉乘站或商業及住宅密集地區,圓山站的高旅次代表圓山地區一直深受民眾喜愛,平假日各種活動、展覽、市集與開放綠地空間讓民眾得以紓壓,這樣的情感意義已逾百年、深植人心。

從地下竄出的捷運在圓山站與劍潭站間可以感受台北的山水之美,得利於連續公園綠地與航道高度管制,高架月台上即可一覽台北城在基隆河北側自劍潭山往東連綿的五指山系山脈、大直內湖地標建築、基隆河南側南港山系山脈、101地 標與街區建築所形成廣達180度的城市天際線。捷運跨越基隆河時東側劍潭山上的圓山飯店與西側乍現的觀音山亦是驚喜所在,河流延伸的視覺廊道得以感知台北城市的日常氣象、晨昏夜晚與穿梭其中的生命活力。同樣的觀景機會亦發生於高速公路行車與飛機降落趨近圓山時,圓山小丘、劍潭山與圓山飯店就成為認知台北的重要地點與門戶意象。

民眾對於圓山的地域範圍認知是否一致並不重要,而是圓山地區作為詮釋台北山水城市的自明性與共識是否存在。劍潭山稜突出於基隆河上,並在此與圓山小丘對望,已然成為台北城市獨特的自然地景,圓山地區同時存在邊緣、路徑、節點、地標與地區五種城市意象元素,展現高度自明性。由中心城區往北行,此一前奏再引導民眾以不同角度的道路端景看見雄踞淡水河口的大屯山與觀音山,大山大水形塑的山形天際線讓盆地城市得以展現恢宏氣度。

台北盆地城市特色的魚眼圖上佈滿民眾對城市發展看法的塗鴉;資料來源:王秀娟攝於北美館「2008台北雙年展」-圖片
台北盆地城市特色的魚眼圖上佈滿民眾對城市發展看法的塗鴉;資料來源:王秀娟攝於北美館「2008台北雙年展」
長期被遺忘的國定圓山考古遺址與中山橋歷史建物應藉由遺址公園規劃再現;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圖片
長期被遺忘的國定圓山考古遺址與中山橋歷史建物應藉由遺址公園規劃再現;資料來源:王秀娟攝,2022
年輕世代提出第三航廈完工後松山機場遷出、還地於河的願景藍圖;資料來源:李唐安、何妤軒繪製,2015-圖片
年輕世代提出第三航廈完工後松山機場遷出、還地於河的願景藍圖;資料來源:李唐安、何妤軒繪製,2015

水緣城市再現契機與期待

城市地景紋理之變化必定跟隨著城市治理政策與社會經濟發展而有所轉變,地景變遷分析可以回顧並理解過去長時間的人為與自然作用力所帶來的實質環境時空變化,雖無法確實掌握建築三度空間與社會文化活動等細節,但藉此大尺度地 景空間紋理的探討,可以作為城市治理策略檢討調整之依據。

21世紀全球城市發展強調回應地方(域)特色,保護並強化因應氣候變遷所需的韌性調節機制,台北應該重視圓山國定遺址對現代台北的意義,思考過去與水爭地創造開發榮景,現今城市再發展因應人口減少,土地利用與再生不應只有開發選項,對於山、水、農等綠地資源的保護刻不容緩,以能成為災害時的緩衝空間,生態系統重建的基礎,並確保城市環境的獨特性與可辨識性。

圓山地區因自然山水與人為建設成為陸、水、空可及的城市樞紐地帶,有別於舊城區或信義計畫區的密集建築街區,圓山是民眾休閒運動、藝文教育、郊遊賞景的大型開放綠地空間,包容舒緩城市生活壓力帶來的各種情緒。過去曾有松山機場遷建的討論,也有將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拆除、回歸濕地公園之議,可以試著想像,若從圓山到松山一路連結為東西5.3公里與南北1公里的大型城市公園,基隆河南側的防洪牆改造成為曲折蜿蜒高低灘地護岸,百年前曾有的溼地再現成為城市滯洪疏洪生態綠地;基隆河水運再起,讓民眾得以經由水路觀看居住的山水城市,這樣的想像就目前土地使用現況有極高的實踐機會!為能保障未來地景有此變化的可能性,現階段可先以景觀計畫概念指認台北不可被開發破壞的地形地貌資源,以及有機會復原再現的歷史地景,讓未來可以局部重現曾經的台北風景,而非僅以地圖、照片與文字供後人憑弔。

參考文獻

  1. 王秀娟,2022,〈台北城市發展脈絡下的北美館擴建思考〉,《現代美術》205期,頁56−65。
  2. 何立德,2009,〈地景多樣性與地景保育〉,《科學發展》439 期。
  3. 李汝容,2013,《台北市大型都市公園之再生:以花博基地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林秀澧、高名孝主編,2015,《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台北市都市更新處策劃,田園城市文化。
  5. 《台北百年歷史地圖》,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網站。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