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航渡技術的海洋:共域之一《群島之海》的觀察

作者  ∕ 
吳謹為
航渡技術的海洋:共域之一《群島之海》的觀察-圖片 航渡技術的海洋:共域之一《群島之海》的觀察-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鄭文琦、吳其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伊旺.艾邁特+蒂妲.沙琳娜),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伊旺.艾邁特+蒂妲.沙琳娜),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觀眾提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觀眾提問),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隨著臺北市立美術館接壤藝術園區的硬體擴建,「共域計畫」(Commoning)標示美術館另外一種面向的嘗試,以拓展更多元對象與群體。《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路化藝術社群》為共域計畫首檔展覽,由鄭文琦與吳其育共同籌劃,邀請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結合靜態展示以及每週定期活動,分享近期的藝術創作和研究關懷。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作為非同質性分散式協作的隱喻,與觀眾一同展開跳島行動。

登島:洄游的藝術社群匯聚

第一場次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藝術家伊旺.艾邁特(Irwan Ahmett)與蒂妲.沙琳娜(Tita Salina)的講述式表演《橫血之地》(Tanah Tumpah Darah),始於流星墜落的軼聞,藝術家們從蘇門答臘到提米卡移動,撿拾路上相遇的其他故事,從神力傳說的流星隕石到自由巴布亞運動的晨星旗,從洞穴的先民遺骨到船上移工的種族衝突。旅程伴隨著森林濫伐、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海嘯、政治鬥爭、洪水滅村等事件,人為災害與環境生態浩劫交錯,與藝術家踏查的步伐形影不離,「天災總是在我們眼裡」──如同訪問者說道。旅途終了,藝術家喚得疲憊不堪的身軀,並捫心自問:我是否還在尋找星塵的碎片?宣告尋找流星計畫的失敗。

儘管尋無流星蹤跡,但伊旺和蒂妲早已撞見支離破碎的人群與土地,題名「橫血之地」昭然若揭。誠如《橫血之地》結尾的隱喻,藝術家蒂妲獨坐於荒蕪遼闊的砂地,依照當地人嚼食檳榔的方式,將檳榔尾蘸濕,沾著在來自河水的淘金粉末,像是配石灰般放進嘴裡,並留下遍地如血濺的檳榔汁液。

《橫血之地》動態流動、游牧式的散點敘事,卻也像是劃過天際的流星,橫越瘡疤與血痕,星火的隱喻成為連繫事件的一道爍光。伊旺、蒂妲與呂岱如對談中提到,藝術家將世界視為劇場舞臺,讓影像和行動即時性的觸發,再透過講述式表演重新佈局,所呈現苦痛、災難與末世景象的觀看,亦揭露社會系統性的結構暴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鄭文琦、吳其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鄭文琦、吳其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鄭文琦、吳其育),照片由北美館提供群島之海」(鄭文琪、吳其域策劃),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鄭文琦、吳其育),照片由北美館提供群島之海」(鄭文琪、吳其域策劃),島嶼b:《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二場次島嶼b,吳其育與鄭文琦共同主持的研究型桌遊工作坊:《南方宇宙:一個博覽會提案》,引導參與者化身「有力者家族」的不同勢力,藉由架空歷史情境的策略性擲賽遊戲,從登入島嶼、積累墾殖經濟資本,直至將物資轉換為基金、優先權力與獲得各屬性技能,作為博覽會提案的斡旋基礎,最終以投票表決定案。

六組參與團隊在島上擴張勢力,於多張地圖內遊走,蒐集茶葉、蔗糖、咖啡、菸葉、樟木(腦)的象徵性籌碼。抽取「經歷」與「事件」卡牌的遊戲過程,玩家將得知當時歷史事件與社會氛圍,並在遊戲進入提案的環節,必須藉由口述的方式,將卡牌提及的相關經歷、事件、技能或物件,建構一套博覽會敘事。當天工作坊的參與者們提出方案,諸如會場內設置茶屋、重現菸樓,品評菸草、咖啡與巧克力等體驗經濟與推銷活動,又像是結合鐵道案內的島內旅遊,抑或草帽展售會、農業講習與國際招商、原住民產業合作等。

繼《南方墾殖合作社》之後所推出的《南方宇宙》,其歷史脈絡同樣參考自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多面向爬梳文獻史料,鋪墊厚實的基底,亦使遊戲內容豐富,重新想像博覽會的開幕之前與檯面之下,存在於尚未實現的提案型態。一開始遊戲的但書,讓身為「有力者」的玩家,能夠選擇以任何立場觀點發言,將歷史視為將至的未來,嘗試逆向操作殖民者的話語形構技術,但又該如何讓缺席的「無力者」主體發聲?或許成為遊戲者們的另外考驗。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c:「鱟重組敘事——淌流自史前的內在藍海》(徐詩雨、姚睿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c:「鱟重組敘事——淌流自史前的內在藍海》(徐詩雨、姚睿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c:「鱟重組敘事——淌流自史前的內在藍海》(徐詩雨、姚睿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c:「鱟重組敘事——淌流自史前的內在藍海》(徐詩雨、姚睿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三場次島嶼c,藝術家姚睿蘭與策展人徐詩雨,承襲 2023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導體大系:跨物態感知技術日誌」計畫中,有關疫情期間鱟的「藍血」開採價值與生態危機的議題,「鱟重組敘事——淌流自史前的內在藍海」工作坊亦延續「給將至而未至的未來生物提供行前索引」的共作方法。列席的夥伴們個別選擇「鱟」、「人類」或「血清蛋白」一方,分組討論彼此可能之共存、競合或隔離等關係,並藉由桌上的貼紙、綠黏土、便條紙、色筆與黃銅棒等現成材料,在海藍色的海報紙上重組,將想法試以視覺化圖景或具象化立體模型呈現。

連結藍血流淌「內海」採掘的生命政治,與多邊角力「外海」地緣政治之間的隱喻,列席者試想或假設各種情境,開啟跨物種和跨尺度的協商操演。然而,與其說是思考的地圖式拓繪,或許更像是在有限材料之下,回歸學齡時期的塗鴉與勞作,如同我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要坦然面對龐雜關係的在場,我們既有的認知是如此匱乏。隨著問題的推演,我們因思想邊界迫近而逐漸枯竭,失語、無言以對、難以啟齒,終以自我解嘲乃至天馬行空的聊天玩笑,嘗試一種幽默的解套。

海報紙上鬆散不穩定、臨時性的結構,一旦桌和紙受力搖晃,隨時可能傾倒,如海潮、如板塊震盪,改變表面「地上物」與「地貌」,是否也隱然預示著維繫對話關係的脆弱性?那在背後綑綁抽象繁瑣的理論概念,使人難以描述的「價值體系」,如巨靈盤旋,卻又應該如何使其「降靈」,對其展開思辨?藉以反其道而行的不穩定姿態,會是眾多途徑之中,可能的技術嗎?貌似未盡完成的形狀,或許這是一種「軟爛」(Lám-Nuā)的技術思維,給予我們錯動邊界、跳脫框架的機會。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d:「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李奎壁、李佳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d:「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李奎壁、李佳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d:「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李奎壁、李佳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d:「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李奎壁、李佳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奎壁的《香蕉幣》遊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李奎壁的《香蕉幣》遊戲,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四場次島嶼d,講座「香蕉幣可能成為群島間流通的貨幣嗎?」首先放映李奎壁的錄像作品《乙酸異戊酯》(2023):一名繫髮髻、穿著和服的女子出現在鏡頭前,臉上佈滿珍珠如動態捕捉的錨點,面無表情地直視著鏡頭,身處現代新穎的系統廚具廚房,演示一種英國皇家使用刀叉品嚐香蕉的方法。沒有任何對白和臺詞,這名來自未來的日本女子,時而穿梭於臺灣的香蕉園、青果同業組合檢查所、卸載貨運的無人月臺與船港;時而站在流理臺前,向影像彼端的觀眾,傳授製作香蕉果醬的食譜。

烹飪和進食,原本應該充滿氣味的日常體驗,卻被影像譎異的氛圍、平行滑移的拼貼,切割而失去了味蕾。影像抽換蓄音裡幽遠的詠嘆調,以及無調性的實驗音樂,場面調度一端被遺忘「古老懷舊」的生產地,另一端則是「先進精巧」不染塵埃的廚房。《乙酸異戊酯》將看似衝突的兩端,如香蕉般串在一起,揭櫫帝國主義意欲切割「殖民母國」(使用者)與「殖民地」(生產者)的異時異地,實為已是/將是共時共在的今日廢墟。乖戾女子的現身,暴露這套價值體系操作的弔詭。

《乙酸異戊酯》播放結束後,李奎壁以桌面繪製的路徑圖,解說她的研究成果及創作之思想摺曲。從早期作品《當錢只剩下重量》(2012-2013)至《香蕉幣》(2023),李奎壁持續討論貨幣交換價值的物質性。戰前臺灣地處於大日本帝國南進政策的前緣,而香蕉作為主要生產的經濟作物之一,也出現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婆羅洲等地日殖時期的軍票(俗稱「香蕉幣」),成為殖民經濟體系的慾望圖像。

與談人李佳霖在講座中提示關於「共域」一詞概念,指涉社會系統的共享關係,重新閱讀作品處理經濟體系的命題。由此觀之,李奎壁設計一款掃碼手機遊戲,玩家通過採收畫面上顯示的香蕉,以積分兌換非同質化代幣(NFT)。藉由手機普及性和不限於展場內進行遊戲,試圖推近技術的低限門檻,觸及更廣泛的大眾參與,達到「共域」的技術承諾。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李慈湄、鄭文琦),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李慈湄、鄭文琦),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李慈湄、鄭文琦),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李慈湄、鄭文琦),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第五場次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藝術家李慈湄首先分享,關於電子民謠的研究及創作理念。受到作曲家羅利.史皮格爾(Laurie Spiegel)觀點啟發,她強調電子音樂與民謠的共同特質,將電腦視為一種民間樂器。民謠作為共享的音樂資產,「沒有人記得起源是什麼,也沒有單一的創作者」,旋律超越歌詞文本,同一曲調本身具備能動性,能夠跨越族群與地域的疆界,誠如講題「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一切」。也藉由上述論點,李慈湄反思商業音樂範疇底下,單一可辨識別創作者、平均律的固定形式作品的觀念,透過文化工業的固化型態,使音樂成為可操作資產、可兌現的經濟價值。

李慈湄過去針對《月夜愁》和《楓港小調》考察,梳理同一曲調在原住民古謠、聖詩歌或漢人傳統民謠之間的傳唱,以及音樂工業之後重新編曲灌錄的進展。近期計畫則嘗試擴大範疇,加入臺灣月琴、菲律賓巴拉望島Binalig、印尼蘇門答臘與爪哇的甘美朗,遠至阿拉伯Maqam系統的烏德琴等,並沿用聲音取樣方法,結合電子音樂重新創作。

講座完畢之後,由李慈湄與藝術家許家維接續發表聲響作品,展示創作思路具現化的過程。為了避免回音反射干擾,場地從展場移至展間入口外側,也讓空間更為開放,觀眾得以漫步穿越、停留駐足。一方面觀/聽眾專注或放鬆地隨韻律搖擺,共享身體內無法管轄的領地;另一方面展場外的群眾窸窣聊天、小孩的嬉戲、嬰兒淒厲哭喊聲,航線上行經的飛機,準備降落由遠而近的陣陣轟隆聲,來自不同位置的聲源交融於現場演出。於是,就在眾聲喧鬧的「共域」聲景,劃下休止符。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來賓許家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圖片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島嶼e:「民謠的根會隨旋律穿越過一切」來賓許家維,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向島/像海:航渡技術的海洋

大海是開放給任何有辦法航越的人。

──浩歐法(Epeli Hauʻofa)

鄭文琦的策展論述提出的叩問「思考藝術社群基於語言、技術,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執行的網絡化『共域』(commoning)實踐」,我們從五組島嶼展開的海洋已悄然瞥見,技術語言既是社群之間的限定性邊界,也是面向群眾的觸媒。通過共作、遊戲體驗、講述式表演或聲響作品等形式,靜態展示之外的每週行動,運用技術逼近技術邊界,在美術館機構內延展藝術社群的場域。

援用浩歐法對「群島之洋」的想像,海洋並非使島嶼分離,而是讓島嶼連結,成為無盡流動的交換社群。由此我們必須反問,不只是諸島航行海洋的技術,而更是如何成為航渡技術的海洋,亦即航越技術邊界的藝術社群?之於美術館,又將如何讓海洋的不定數,成為展開多種可能性的張力?

藉由「共域計畫」一次次在動態伏流中航行,或許我們方有諸向度展開技術協商的可能。
 

 

參考文獻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