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邁向未來藝文生態系:在場證明、區塊鏈技術與觀眾身分建構

邁向未來藝文生態系:在場證明、區塊鏈技術與觀眾身分建構-圖片
邁向未來藝文生態系:在場證明、區塊鏈技術與觀眾身分建構-圖片
許多代幣可圖像化存於錢包,特別是非同質代幣,視覺內容同樣公開透明;張寶成提供。

事件現場:在場證明的自我保管

「Event」這個英文字在當前藝文生態系的語境下,往往被理解為「活動」。週日去花博公園逛市集,週間挑個人少的時間去北美館看展,週五晚上在牯嶺街小劇場欣賞劇團的首演。這些都是活動。

然而,「Event」的另一個翻譯「事件」,或許更能凸顯其本質:暫時抽離個人生活,在具有一定程度公共性的場域與他人相遇。就此而言,藝文活動跟造勢晚會和街頭運動一樣,都是事件。只要足夠重要、特別和「不重複」,就是一起藝術事件、歷史事件或政治事件。

事件值得被談論,是因為它發生在限定的時空中,有開始有結束。由於他人未必參與同樣的事件,而自己回想時,記憶也不完全可靠,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客觀紀錄,為事件或活動的參與留下證明。「你去過那裡嗎?參與過那場活動嗎?」「是的,你看。」——拿出紀錄,完成證明。

人類在事件現場已經發展出大大小小的紀錄系統。課堂上老師點名,會議上與會者簽到;購物和捐款時,金錢的收受方開出收據。時間尺度更長的事件也有對應的紀錄系統:花了四年上大學,獲得學位證書;在某間醫院多次就診,留下看診紀錄和病歷。只要拿出單、據、表、書、簿,就能證明自己投注過一定心力在某個事件現場。

在藝文生態系中,看展和觀演也發展出一套紀錄系統:門票。不過嚴格來說,門票所證明的,是參與現場的「資格」,即付費後取得稀缺資源的權利,並非出席現場的「事實」,畢竟有權利到場欣賞展演的人實際上可以不出席。只因多數人在活動結束後把門票留作紀念,「資格證明」才轉為「在場證明」。這個例子表示,證明可以在不同脈絡下被挪用。不只如此,回看前述的各種事件現場,很多時候證明是不成立的,因為紀錄首先就不可靠,它們可能遺失或損壞,也可能被偽造。

拜數位網路所賜,現今的售票網站解決了這些問題。首先,門票可以不是紙本,不會遺失或損壞;其次,只要註冊並綁定身分,手機螢幕呈現的電子門票就難以被偽造。第三,驗票技術使門票無法重複使用,只要持有者在現場透過掃描或感應留下紀錄,這張被證明使用過的門票就有了出席或在場證明的意義。

然而,一個麻煩的問題並未解決:門票——包括廣泛的購票及驗票行為——並不留存在當事人或實際出席者手邊,而是在網站上。只要網站倚賴的伺服器關閉或故障,這些紀錄和證明都將消失,遑論遺失、損壞、是否被偽造。不僅如此,該伺服器通常只歸單一自然人或法人所有,就算受到法律規範,資料的處置仍須依靠所有者自律。這是私有財產制最明顯的問題。

理性地看,建構身分——由一個人的各種經歷或說參與過的各種事件所組成——的證明應該由自己保存。交由他人託管就算能隨時取用,仍無法保證不出問題;自我保存當然也會出問題,但至少無須向他人問責。如今放眼望去,從身分證明到各項購物證明,莫不置於兩大機器下:國家和企業。在售票網站普及的現在,門票被置於特定企業經營的平台下,而作為出席展演或藝文活動的證明,它的迫切性或許不及學經歷或病歷等,但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將它當作一個實驗,去看看「自我保管證明」的可能性;當然,這個實驗還要滿足已經被滿足的要求:不遺失或損壞,無法被偽造,紀錄並證明出席現場的事實。

足跡公開,身分加密:區塊鏈上的在場證明

有了上述考量,我們不妨拋棄「門票」的想法——再次強調,其本質是一種入場資格,無法表示一個人是否「到過現場」——直面在場(presence)這件事,構思一個自我保管在場證明的機制。

首先,我們可以讓活動參與者用手機獲得「在場證明」。這個證明標誌了領取的時間和地點,由主辦方發放,讓參與者在活動當下或結束時領取。在場證明一方面全歸領取者/參與者保管,另一方面最好對外公開。需要公開的理由如下。

在現行售票網站上,活動主辦方賣出門票後,便能取得參與者的部分個資,如姓名和聯絡方式;對他們驗票後,更能統計實際到場人數。主辦方不能獲得的是:自家活動的參與者(或購票者)也參與過哪些活動,因為「足跡」屬於個資,不能任意公開。他們只能「回顧式」地建立觀眾清單(對已經到場的人進行統計),難以「前瞻式」地鎖定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後者代表一批「喜歡同類型活動,卻可能沒參與過自家活動」的觀眾,因此值得爭取。要解決這個問題,有賴參與者公開足跡。

公開足跡不只有利活動行銷,還能延伸出社交功能:如果同場或同類型活動的參與者可以憑著同樣的「在場證明」自動匹配,就能避免社群媒體上社團參與者和粉專受眾的不精確性,亦即參與過活動的人不知道有相關社團或粉專,找不到同好,而沒參與過活動的人則隨意入群,甚至以匿名方式惡意「靠北」。之所以有這些亂象,是因為事件現場稍縱即逝,人們卻無在場證明,進而缺少共創回憶、「對頻」彼此經歷的管道。門票固然有這個功能,但正如前述,在現行售票網站上,它無法被公開。

如果公開足跡有這些好處,該如何跟「在場證明」由參與者個人保管並存?當我們保管、收好一個證明時,外界不就「看不到」或「不知道」了嗎?這個矛盾的狀況可由區塊鏈技術來調和。

在區塊鏈的世界,資產以「代幣」(token)的形式存在,放置於「錢包」(wallet)歸特定個人所有。透過加密技術,錢包對外示人的「地址」——這是一串複雜的隨機編碼,可暫時類比為帳戶——極難被逆推破解;只要資產持有者保管好打開和復原錢包所需的「私鑰」(private key),資產就是安全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能夠瀏覽任何錢包中的資產;其中的金流往來,所有人都可以查閱。錢包就像一個透明背包,大家看得見裡頭財物,卻因牢不可破而無人能竊取。這跟現實狀況相反,一般背包多是不透明的,也沒有附加難以破解的開關。(注意,這不代表加密錢包沒有竊取資產的狀況,而是說資產竊取的前提也是私鑰外流。)

錢包的地址、存款和交易金流皆公開透明。若非持有者自我揭露,外人不會知道隱藏在編碼後方的人是誰;張寶成提供。-圖片
錢包的地址、存款和交易金流皆公開透明。若非持有者自我揭露,外人不會知道隱藏在編碼後方的人是誰;張寶成提供。
許多代幣可圖像化存於錢包,特別是非同質代幣,視覺內容同樣公開透明;張寶成提供。-圖片
許多代幣可圖像化存於錢包,特別是非同質代幣,視覺內容同樣公開透明;張寶成提供。

同樣重要的是,資產/代幣存於特定錢包的事實,是被該錢包所屬的系統——即某一條區塊鏈——紀錄的。在該鏈上,有成千上萬個跨越國界、遍布全球的節點,每個節點皆儲存該事實;如果想要竄改或偽造代幣存於特定錢包的事實,好比將他人的資產變為自己的,則需駭入系統中過半數的節點,否則結果不會被承認。這個「去中心」的特色讓區塊鏈不同於一般伺服器和網路交易平台,其運作不是單一節點說了算;正因如此,儲存其中的數位資料也不易遺失和損壞,一旦上鏈,幾乎可說是永久存在。

如果把「在場證明」代幣化,讓現場活動的參與者領取,隨後進入他們專屬的錢包,那麼參與者就能看到其他參與者的足跡,無論是否出席同場活動,而且繼續保管自己的在場證明。個資沒有外洩的問題,因為參與者所看到的其他人的在場證明,只會顯示在錢包地址內,而該地址是一串複雜的隨機編碼。用一句話形容這個狀況,就是「足跡公開,身分加密」。

根據上述概念,我們在北美館參與了「共域」計畫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