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

GM, Kairos: Proof of Attendance in the Art Ecosystem
作者  ∕ 
張寶成
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圖片
圓桌討論 I. 文化行動者的多元宇宙(一):藝文足跡的點滴工程。

「開路」現場

正是在〈邁向未來藝文生態系:在場證明、區塊鏈技術與觀眾身分建構〉一文的問題意識和解決方案下,眾聲道參與了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作為其中「共域」(Commoning)計畫的第二檔實體展覽,策畫「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在2024年6月1日至6月23日的展期內,我們邀請觀眾認識一個形成中的「在場證明」(proof of presence)機制,並稱之為「開路」(Kairos)。

「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主視覺。-圖片
「GM,開路:藝文生態系的在場證明」主視覺。

展區分五個部分。第一部份的主展牆除了簡介本展的關懷,也放置了一個領取「在場證明」的螢幕裝置。掃描QR Code後,手機畫面隨即顯示「在場證明」的圖像(本展的主視覺),並要求使用者登入電子郵件信箱,自動即時創建錢包。完成後,在圖像下方按「領取」(claim)鈕,就能獲得這次看展的在場證明,而它將儲存在自己剛才創建的錢包中,隨時可以拿出來瀏覽。

委託藝術家製作的在場證明貼紙,觀眾可於進場時索取,並在屏風上自由黏貼或帶離展場。-圖片
委託藝術家製作的在場證明貼紙,觀眾可於進場時索取,並在屏風上自由黏貼或帶離展場。
委託藝術家製作的在場證明貼紙,觀眾可於進場時索取,並在屏風上自由黏貼或帶離展場。-圖片
委託藝術家製作的在場證明貼紙,觀眾可於進場時索取,並在屏風上自由黏貼或帶離展場。

第二部分是位於展場中央的10個屏風。每個屏風上都貼了貼紙,圖像主要由眾聲道邀請Candy Bird、煮雪的人、莊哲瑋、沐子、張明曜和hemilylan所做,觀眾進場時索取,可在屏風上自由黏貼或帶離展場。我們從小到大都貼貼紙,無論在書包還是筆電;它們的出處各不相同,代表了不同的理念或故事,可以說觀賞貼紙的陳列就是了解黏貼者的想法。

六位藝術家創作的貼紙只能在展場拿到,因此具有「在場證明」的性質;展期內屏風上逐漸增加的貼紙,則類似錢包內不斷累積的「在場證明」。屏風本身是一個共創公告欄:觀眾可以看到前人選擇什麼貼紙、黏於什麼位置,自己再以其他貼紙配合,有意無意地共創。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片貼紙海中,也有印著QR Code的貼紙,掃描即可收藏六位藝術家的創作,存於錢包—— 代幣對應錢包,貼紙對應屏風,藝術家的創作兵分虛實兩路,在觀眾黏貼、尋找和領取的過程中匯合。

包含藝文生態系的各種身分、行為頻率和喜好的藝術類型之互動展示區。-圖片
包含藝文生態系的各種身分、行為頻率和喜好的藝術類型之互動展示區。

第三部分是另一面展牆,分行寫有藝文生態系的各種身分、行為頻率和喜好的藝術類型等,並且以鉤子逐項定位,讓觀眾拉線,一一綁定、延伸、再綁定。展期中,我們可以看到「策展人」以「每週多次」的頻率欣賞「展覽」,也可以看到「藝術行政」以「兩週一次」的頻率欣賞「表演」,這都是現場觀眾自主操作的結果。事實上,如果瀏覽一個人錢包中的「在場證明」,辨識它們來自什麼樣的活動場合、兩兩之間進入錢包的時間相隔多久,就能猜測錢包持有者有什麼喜好,甚至在藝文生態系中扮演什麼角色—— 從行動推測身分,是區塊鏈世界的主要思考方式,因為足跡是公開的,而不相關的個人資料則盡可能被隱藏。

左側為區塊鏈相關名詞和簡要解說之展示。-圖片
左側為區塊鏈相關名詞和簡要解說之展示。

這面展牆和主展牆屬同一面牆的兩端,靠牆的地面皆擺放裱框後的字卡,不同顏色的背景上寫有區塊鏈相關名詞和簡要解說,如「非同質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去中心身分」(Decentalized Identities,DID)和「錢包」等,希望在現場為觀展民眾略盡科普之責。

第四部分則是影像播放,我們將目前建構中的網站「開路」的視覺素材製成短片,並指出現場有哪些地方可以領取本展的在場證明。網站正是前述以區塊鏈技術承載在場證明的一套機制。未來,活動現場的參與者只要掃描QR Code領取在場證明,就可以在「開路」上看到各種資訊:除了自己的領取紀錄,還包括所有人的,更能夠於在場證明下方留言;使用「開路」發布在場證明的團隊,則可以從不同指標了解活動的狀況,如動線比較、尖峰時段、兩場活動間領取人數的變化等。

眾聲道希望在網站完成前聽取各方意見,而不是閉門造車,直接把產品拋給受眾。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第五部分的展區舉辦了多場座談,邀請區塊鏈領域的實踐者和藝文生態系中不同位置的行動者彼此對話,也給「開路」的設計一些重要意見。

多方對話下的未來藝文生態系

展區第五部分擺放區塊鏈相關讀物,內容不限於數位網路,還包括史學和社會學,這樣的設計出自眾聲道部分成員平日參與的社群讀書會「Web3 for all」。由於區塊鏈(或分散式網路)的知識在國內尚未普及,為了自己的理解和對外推廣及溝通,廣泛閱讀變得非常重要。這個展區還有方便躺臥的懶骨頭,讓觀眾舒適閱讀,其餘空位留給專題演講、社群論壇和圓桌論壇。

專題演講之二、傳統智慧與分散式技術。-圖片
專題演講之二、傳統智慧與分散式技術。

專題演講包括眾聲道自己發表的「區塊鏈中的技術、藝術與社會」、陳依靖主持的「傳統智慧與分散式技術」、黃豆泥主講的「在邊陲定義自主的加速主義」。內容除了簡介區塊鏈在藝術與社會中的意義,透過主持人的帶領及講者的思考,大家還認識了科技與佛學的關聯,直面美、中、台地緣政治下的科技發展路徑和行動者類型。

社群論壇4:「GM,開路」工作坊。-圖片
社群論壇4:「GM,開路」工作坊。

社群論壇包括工作坊和區塊鏈領域的社群活動。工作坊部分,眾聲道帶領參與者實際開設錢包、購買NFT,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區塊鏈的特色。社群活動有黃豆泥主持的「變革之日」和Web3 for all成員舉辦的《激進市場》(格倫・韋爾和艾瑞克・波斯納著)讀書會。「變革之日」借鏡伊藤穰一(日本千葉工業大學變革中心主任,前美國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主任)組織的活動,邀集社會不同領域—— 政治、教育、藝術、出版和媒體等—— 的行動者,指出自己所屬領域的困境及其成因,進一步構思可能的解決方案,跨域聆聽、橫向參照彼此經驗。讀書會則以過去一兩年的慣常方式進行,與會者分章節先後報告,隨後討論。

圓桌討論 I. 文化行動者的多元宇宙(一):藝文足跡的點滴工程。-圖片
圓桌討論 I. 文化行動者的多元宇宙(一):藝文足跡的點滴工程。

圓桌論壇系列名稱「文化行動者的多元宇宙」,分為兩場。「藝文足跡的點滴工程」藝術邀請國內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的重要行動者參與對話: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布蘭卡(劇場狂粉的日常播客主)、林怡秀(沃時文化專案總監)、陳午明(活性界面製作創辦人暨執行長)、葉佳蓉(鳳甲美術館館長)、廖舒寧(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和劉怡汝(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價值、機制與市場」找來不同藝文領域,卻都試圖應用區塊鏈技術的行動者認識彼此的專案,他們是潘希晴(Liker Land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鄧兆旻(Giloo Group 總監)、簡信昌(鏡傳媒技術長與 READr 總編輯)和蘇巧純(akaSwap 執行長)。

經過這些對話,特別是直接討論「開路」的「藝文足跡的點滴工程」,以及展期內與觀展民眾的互動,有四點是設計在場證明時需要注意的。

第一,技術操作方面,掃描QR Code之後,儘管透過電子郵件信箱創建錢包已經相當迅速,但若有信箱之外的方式(如台灣人更常使用的通訊軟體),將能獲得更多使用者。此外,領取在場證明(的代幣)後,引導使用者觀看領取成果的路徑必須更加明卻且流暢,回顧足跡方能使人願意走下去。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使用者介面的問題需要改進,在此無法詳細說明。

第二,藝術類型方面,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的整體邏輯差異不小。相較於視覺藝術,在場證明對表演藝術而言似乎更具迫切性,因為表演的本質即建立在事件現場,演出結束,一齣戲劇作品就來到終點。視覺藝術也有現場展覽,展場上的焦點卻往往是可被收藏且盡可能以被收藏為目標的作品,其本質超越事件現場。在這個邏輯下,多人看展對藝術家、策展團隊和館所而言固然是好事,「展覽現場」本身的性質卻是相對附加的。當然,這不代表在場證明不能進入視覺藝術領域,而是必須思考更友善、更符合需求的形式。

第三,在場證明的形式方面,最適合表演藝術領域—— 亦即有現成需求,能直接轉化成既有物件—— 的,或許是「節目單」。為了響應永續與環保,節目單在現行場館中日益電子化,如果可以上鏈,讓現場觀眾掃描領取、存於錢包,我們在閱讀演出資訊之餘,更能瞬間完成收藏,再憑相同的收藏找到同好,並且留下安全的足跡供團隊分析。這對戲迷和製作團隊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在視覺藝術這裡,把在場證明做成展覽中的作品,甚至是互動裝置,或許仍是最適合的方式。

最後,在計畫主旨方面,雖然前文多次提及製作團隊憑「在場證明」可以找到目標受眾,但「開路」的長遠目標不只是行銷。把目光移向在場證明的領取者或持有者,理想上他們可以根據同樣的在場證明組成規模和性質不一的團體,小從同好會,大至足以影響或參與製作的協會;更重要的是,在藝文生態系中,持有者之間可以討論作品,排行或票選最喜歡的作品,進而湧現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簡稱DAO)—— 扁平化的組織型態,行動由下而上共議而生,非單一中心或領導層由上而下決定,在區塊鏈領域不斷有實踐者以此為目標。

當團體內部出現民主且持續的治理行為,匯聚起來的「觀眾」將在創作者和機構方之外獲得主體性,不再是面貌模糊的一盤散沙。開路,因此也是一個結合藝術與科技的身分建構計畫。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