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次的主講人為臺北市立美術館(下稱北美館)展覽策劃組組長簡正怡。在主持人莊偉慈介紹完講者背景後,簡正怡提及在準備此次演講時,回溯北美館從成立之初至近期的展覽歷史,發現多元混雜為其特色,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臺灣當代藝術的樣貌。而這或許可以回溯到臺灣所處的第一島鏈的地理位置,介於海洋與陸地的交界。「島鏈」的地緣意涵起源於冷戰時期的美國政策,旨在描述太平洋沿岸島嶼的地理戰略價值。當這一概念延伸到文化層面,則形成了臺灣的當代藝術面貌,它既承載了來自西方大陸的內涵與形式,又吸納了來自南方海洋文化的語彙。簡正怡透過自己在北美館舉辦或策劃的三個展覽,進一步闡述「島鏈」的特質與文化樣貌。
「無垠之森」:文化中介的影像想像
「無垠之森」是一場以村上春樹超現實小說《海邊的卡夫卡》為靈感的展覽,呈現一個不在此也不在彼的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作為一個身處於島鏈,不在大陸也不在海洋的狀態。展覽匯聚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以時基藝術、平面與裝置為主。同時在展場設計上,刻意拆除了物理隔間,或是藉由不同多屏幕投影作品之間的交融,形成開放的對話與相互的觀照,創造一種影像之森。
例如,泰國藝術家阿比查邦的影像作品以疫情下的自然旅程展現了一種靈性的流動,而南島藝術家麗莎.蕾哈娜的雙投影裝置透過地板的反射,探討了生與死的邊界與如何穿越死亡。又或是西澳藝術家琵拉.瑪塔-杜邦從德國作家托馬斯.曼恩的《魔山》汲取靈感後所創作的同名作品,呈現澳洲原住民被殖民的歷史所遺留下來的遺忘與真空。還有韓裔的丹麥藝術家簡.金.凱森藉由韓國民俗神話中的具有穿越陰陽兩界能力的缽里公主,折射出朝鮮在二戰後分裂的創傷。藝術家叩問這個地緣政治上的邊緣與弱勢是否能產生聚合的能量,對臺灣來說也可以互為借鑑。
「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冷戰記憶與當代再現
由新加坡的陳麗瑩與許芳慈所策劃,「未竟之役」透過冷戰時期觀照當代。展覽中有檔案、書籍、報章雜誌的歷史文件呈現,也有當代藝術的創作。敘事上分作三部分:首先是美蘇太空競賽的宇宙技術,而臺灣藝術家又是如何在中國與美國冷戰的影響下,生產出大陸視角的美學觀點;另一軸線是臺灣與東南亞之間,來自海洋系統的文化對話,產生來自民間素樸的藝術樣貌;而最後則是陸地視角與海洋系統的彼此碰撞與形構,產生了臺灣自由的美學網絡。特別是北美館所在地址為前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更能體現臺灣於冷戰時期地緣政治所形成的樣貌與與地位,同時也在展覽中凸顯了歷史上多元的文化交融與衝撞。
在展場設計上,策展人以檔案櫥櫃與平面作品相結合的方式,創造了多層次的閱讀經驗。例如,王大閎設計的登月紀念碑模型與NASA文件共同展出,並且在展場設計月形窗,或是劉國松與韓湘寧針對登月這個事件的創作。既回應了臺灣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技術想像,也彰顯了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學成果。而相對臺灣戰後第一代的現代主義藝術家受到中國美學的薰陶,展覽中也有當代藝術家的回應。像是陳瀅如的作品以一個外星人的視角來觀看臺灣甚至是世界的歷史。與東南亞的交流更多來自於民間工藝,像是顏水龍的作品。而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陳麗可呈現了一個長達十米的大型裝置,透過母親遺留下來的文件,想像當時的女性藝術家之間的互動,同時也是一個家族史的回溯。另一馬來西亞藝術家于一蘭則邀請婆羅洲當地的織女共製可供大家坐下聊天的大型竹席,象徵著人與人之間更為平等的交流。
「日常戰爭」:地緣政治的集體記憶
袁廣鳴的「日常戰爭」,作為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的展覽,深刻揭示了臺灣在地緣政治壓力下的集體心理狀態。威尼斯雙年展作為從1895年開始,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臺灣則是到1995年由北美館策劃以國家館的形式參與,而從2015年起,展覽以單一藝術家展覽形式呈現。臺灣館位於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其前身是一個監獄。這次袁廣鳴透過聲音、裝置及影像,呈現臺灣作為一個潛在戰爭衝突之地,島上集體意識所壓抑著,令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恐懼感。展出的作品〈預言〉是一個機動裝置,會隨機發出撞擊聲。還有這次特別製作的〈日常戰爭〉,看似居家的空間隨後會響起砲彈、機槍甚至煙火的聲音。藝術家特別用「不安」來形容這件作品所呈現的狀態。這是一種突如其來的恐懼,觸發觀者對戰爭壓力的身體記憶。「日常戰爭」在開展後,也被多家媒體選為十大必看國家館之一。許多觀眾透過展覽中的警報聲響,甚至是我們的國歌,感受到一種超現實的體驗。然而這些他們未曾經歷過的體驗,卻是臺灣觀眾的日常真實經驗。
簡正怡指出,「日常戰爭」凸顯的也是北美館或是臺灣文化的狀態,作為島鏈上的一環,我們需要在夾縫中尋找展現自我的可能,而在危機中的處境,或許更有可能調和各方的能量,展現多元文化的樣貌。
山冶計畫藝術總監林怡華回應時,首先強調了身為臺灣人曖昧複雜的身份認同,如同之前簡正怡提到的,來自大陸的島嶼,金門、馬祖或是海洋的島嶼蘭嶼,都同屬臺灣。她特別回到演講一開始的「島鏈」地圖,提出島鏈應該畫至馬祖,因為冷戰時期國共對峙的衝突前線其實是金門與馬祖。兩島居民處於軍事管理與戒嚴狀態長達四十多年,馬祖更特別的是它一直在準備戰爭的發生,但戰爭從未真正的發生。林怡華因策劃馬祖的展覽,發現島上是屬於閩東式建築並說福州話,生活圈也更靠近閩東。這回應到近年臺灣才開始思考如何當一個臺灣人時,我們是否有注意到創造這個認同當中的複雜度。對於馬祖來說,臺灣或許才是那個離島。我們是否有辦法透過策展,讓觀眾去感受不同於自我身份認同的族群生命中的一片風景,進而產生共識與當地人站在一起。她認為,「我們」應該是個體的群集。
簡正怡也透過威尼雙年展臺灣館的狀態回應林怡華,雖然大家都知道臺灣館就是我們的國家館,而一開始參展的時候也的確是以國家館的身份參與。但是在2003年中國抗議後,臺灣館其實是以平行展的身份參展,每次都需要經過雙年展大會審核文宣上面是否提到自己是個國家館,反映了臺灣存在又不存在的現實。這種弔詭、處於夾縫的狀態又同時影響我們如何創作與策展。
最後,主持人莊偉慈總結,從簡正怡與林怡華的策展實踐,以及自己工作的空總文化實驗場過去的幾檔展覽,像是游崴與高森信男策展的「時間另類指南」或是王俊傑策劃的「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都是回看臺灣日治時期到二戰後複雜的歷史,而藝術則是一個創造反身性觀看的機會。與會觀眾提出了本場次座談的標題「島鏈」與副標「策展作為觀照自我的所在」中,有一種內外之間的張力,北美館是否可以畫出一種美國視角,島鏈以外的想像?是否多元主義式多元文化並立的姿態就已足夠呢?如果不用多元文化主義的視角,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去想像本地的藝術連結與生產?簡正怡則回應,前述的展覽是一個歷史性的爬梳,也不僅止於多元文化主義式的詮釋。而近期有許多展出藝術家的嘗試,無論是媒材或是展示上的實驗,都是試著在多元文化的交流歷史下形成的當代狀態,試著找出訴說自己故事的獨特路徑。
「島鏈」這一地理與戰略的名詞,經由冷戰的政治語境進入了文化論述,並在策展實踐中被轉譯成為一種動態的視野。在這個視野下,臺灣不僅僅是太平洋島鏈的一部分,更是地緣政治的「縫隙」和「交界」。「島鏈」作為一種文化象徵,揭示了臺灣如何在夾縫中探索文化位置。從「未竟之役」中的冷戰記憶到「日常戰爭」中的地緣政治焦慮,到金門、馬祖的冷戰遺緒與臺灣館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的「存在的缺席」,本場次策展人的思考著重在多重語境的交錯與集體意識何以形塑成共鳴。「島鏈」不是邊界,而是交界;夾縫中的處境不是局限,而是可能。在這樣的文化動態中,策展不僅是一個展覽的過程,更是島上每一個文化實踐者探索未來的可能。
★★★【延伸觀賞】北美館|2024國際策展論壇紀錄影片
場次 ll【島鏈:策展作為觀照自我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