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活檔案—影像力座談側記3|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Section III: The ‘Visual Attack’ of Women Photographers in the 1980s
時間  ∕ 
2023年8月27日(日)14:00-16:00
地點  ∕ 
圖書文獻中心
主持  ∕ 
吳垠慧(獨立文字記者)
與談  ∕ 
張詠捷(殿淨法師/攝影家) 郭娟秋(藝術家) 連慧玲(攝影家)
活檔案—影像力座談側記3|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圖片
活檔案—影像力座談側記3|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圖片
文| 王善 媒體、文字工作者 審訂| 吳垠慧 獨立文字記者

隨著臺北市立美術館圖書文獻中心的「影像力:自立報系1985-1994攝影專題」展覽,展期進入第四個月,在2023年8月27日,一系列的攝影家座談也邁入了第三場。

「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座談,由正進行女性攝影記者調研計畫的獨立文字記者吳垠慧主持,邀集在1980年代曾經登上自立報系版面的張詠捷(殿淨法師)、郭娟秋、連慧玲等三位攝影師,分享30多年前的台灣,在男性攝影記者居多的報章媒體,身為女性攝影記者的工作經驗。

(由左至右)座談邀請主持人吳垠慧,張詠捷、郭娟秋、連慧玲等3位與談人-圖片
(由左至右)座談邀請主持人吳垠慧,張詠捷、郭娟秋、連慧玲等3位與談人

座談正式開始前的引言,吳垠慧先為現場聽眾介紹了時代背景。她說,紙媒曾是台灣的主流媒體,但卻是要到1980年代才有百家爭鳴的盛況,特別是1987年解嚴、1988年報禁解除是兩大歷史性的時刻;然而,早在1980年代前期,許多知名雜誌社(包含《張老師月刊》、《天下雜誌》、《人間雜誌》、《大地地理雜誌》等)在解嚴前就已陸續創刊。

至於本次展覽的主角自立報系,包含台灣第一份繁體中文晚報《自立晚報》、《自立早報》;他們以「無黨無派,獨立經營,本土意識,言論中立」為理念,在報禁解除當月便創刊早報。不過,隨著報業不景氣,1994年其股權易主、1999年早報便黯然停刊。

自立報系的資金雖然不如兩大報(聯合報、中國時報)雄厚,報禁解除後,媒體的市場競爭激烈,儘管如此,自立報系的管理高層對於攝影的觀念開放,也認同影像能作為「敘事工具」的功能,而有攝影版面的規劃,吳垠慧笑著說:「這其實是很奢侈的一件事,自立的攝影記者『幸福指數』真的很高。」因為報紙載體的特性,版面有限,攝影記者想要有發揮空間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件事;但自立當年規劃不少攝影版面,包含〈攝影月報〉、〈映象月報〉等等,還有後來的「政經研究室」和由劉振祥領導的攝影組,也製作許多攝影專題版面。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與談人張詠捷-圖片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與談人張詠捷

美好時光:八〇年代自立報系的攝影版面

「我和另外兩位,同在1980那個非常美好年代的開始,互相景仰。」本次座談,由現已皈依佛門的張詠捷首先分享,她慈祥地說自己一度還想不起曾拍過這些影像,看到過往的版面和照片才慢慢尋回記憶。

看著自己當年在《自立早報》拍攝的「煤山礦變」專題,張詠捷說明,這個題目並非她所發起。她在80年代後期才踏入攝影工作,還只是個單純、對攝影充滿熱情的女孩,而負責撰文的李翠瑩已是資深文編,邀請她一起完成。張詠捷說,拍攝這個追蹤礦災後續的專題,彷彿是「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社會底層憂愁裡」,面對活生生的場景,身為攝影記者的她必須用鏡頭面對殘忍的現實景況。

對於攝影版面中,拍攝倖存者癱瘓後、得靠家人幫忙才能洗澡的照片,張詠捷印象特別深刻:「拍出這樣的照片,必須要得到被攝者的信任,何況當時為了攝影,甚至還得打燈。」她說,聆聽他們的受傷經驗、面對創傷,對剛出社會的她是很大的挑戰,但身為一個攝影記者,她對每個工作不曾推辭。面對景框裡一個個辛苦的家庭,她聽著受訪者傾訴創傷,一邊講、一邊流淚,也試圖觀察記錄、拍出無助的感覺,看見生命的無能為力,同時展現人們想努力活下去的意志力——把她最愛拍攝的老百姓、他們生命裡的光,透過底片發揮出來。

轉向繪畫創作多年的郭娟秋,以一張在澎湖拍攝母女掘花生的報刊照片談起。她說,年輕時原本想讀的是美術,因為分數不及,最後考進美術印刷系,意外接觸到攝影,因而學會了「抓片刻」的能力:「攝影師透過視窗,就是一個『選擇』,是瞬間的、是當下的感覺。」她說所謂「快門的魅力」,就是屬於攝影師的。

談起攝影工作的起步,郭娟秋覺得是「天時地利」。當時自立報系的主事者能理解「視覺的力量」,也願意提供版面給攝影記者。

與談人張詠捷介紹近期(2014-)的攝影作品-圖片
與談人張詠捷介紹近期(2014-)的攝影作品

在一期「視覺出擊」的版面中,郭娟秋的照片是以「兩張底片重疊」傳達不同的意境,「底片重疊起來卻產生一種戲劇性,好像吶喊著什麼」,當時她有自己的暗房,可以自己洗照片:「視覺本身就是很特別的事情⋯⋯好像沒有目的,但又是目的的視覺經驗。」以此向聽眾說明:這些作品或許無關乎社會事件,也都是攝影者眼中的現實影像、片段的視覺記憶。另外,郭娟秋也分享了另一篇拍攝家鄉八斗子的版面,攝影及文字由她一手操刀,「這是我很詩意的紀錄⋯⋯很日常、平常的,一個影像紀錄。」她還打趣地分享,過去拍攝的底片多已遺失,去年,「視覺出擊」主編周本驥,意外找到八斗子的底片,底片才再度回到郭娟秋手裡。

吳垠慧補充說明,郭娟秋的風格就打破大眾認知的狂野的80年代,有著很詩意的視覺展現。

接著,由資深攝影記者連慧玲接棒分享過去拍攝的一系列主題,包括在台北車站拍攝的當兵送行,有人流淚、也有人擁吻,「不同的關係,就有不同的互動方式。」還有她所拍攝的「119專題」照片。她曾跟著義工朋友在119值夜班,跟著出勤拍攝,鏡頭拍下社會事件的現場,包括:大同公司火災、車禍事故、跳樓輕生者等。此外,還有選舉造勢現場,捕捉政治人物及其和選民的互動,當年的選舉造勢現場,警方坐鎮中央,避免兩側不同政治立場的支持者發生衝突。

除了為工作拍攝的照片,連慧玲也拍了一些個人創作、較為抽象意境的照片,例如在一集「視覺出擊」刊登的「盪、煙與飛揚」,專題照片有被煙霧遮掩的抽菸者、天地被霧氣籠罩等,連慧玲說:有位受訪者想拍紀念照,她思考著要把當下的霧氣、氛圍也記錄下來,於是拍出了一張人很小,但景色占滿景框的照片,「以後千萬不要叫攝影拍紀念照」,她笑著說。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郭娟秋介紹為《大地》地理雜誌拍攝專題-圖片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郭娟秋介紹為《大地》地理雜誌拍攝專題

三位攝影師談各自的攝影工作經驗

吳垠慧指出,1980年代除了是紙媒大放異彩的年代,報禁解除後,連帶攝影記者編制擴大,三位與談人剛好都不是自立報系的記者,因此,她向三位提問:在不同媒體的經驗,及對日後的工作又有何影響?

張詠捷以「暇、滿、珍、寶」四字,來回望不同人生的階段。1985到1989年的「暇」,是往外的追求。她在家鄉澎湖記錄阿公、阿嬤。她特別記得一張在大年初二拍攝的照片:在該貼春聯的日子卻沒貼,顯示老人家的老態龍鍾,同時又聽見阿公吟唱民謠,促使她日後返鄉從事文史工作時,也搜集澎湖歌謠。張詠捷說,她在澎湖樸素的樣子裡,尋找「美」是什麼樣子——從祭祀的定格瞬間、以腳步影子的畫面表達追尋祖先,試圖對當年美術老師所說「澎湖是文化沙漠」的這句話提出反駁。

1989到1996的「滿」,張詠捷主要在《張老師月刊》從事攝影工作,趙二呆、李天祿、前世今生系列,讓她拿下三座金鼎獎,此外,也拍攝原住民主題,記錄珍貴的紋面文化,了解漢族以外的族群,在部落裡學到人與大自然的關係。1996年開始的「珍」(1996-2013),她回到澎湖重新學習母文化,就跟剛起步的時候一樣。她發現,她所愛的家鄉有了巨大變化,海岸甚至受到汙染垃圾。於是,她努力記錄家鄉的樣子,也因為不忍看見沖底片的藥劑再被倒入海島,改用數位相機。最後,近期的「寶」時期(2014-),她分享了拍攝太陽馬戲團表演者的經驗,看見表演者一剎那的調皮展現,頓時悟透人生:攝影是一瞬間,但這一瞬間要準備一輩子。後來,遁入佛法的她沒有把相機拿下,而是把心束起來,「過去的我追著光,現在則是看自己的光」!

郭娟秋則分享了前往中國大陸拍攝《大地地理雜誌》的專題經歷。「我記得第一次去中國大陸是解禁前一年,還要先到日本才能過去。聽到北京腔的那一刻,到現在都還記得。」她們團隊會在台灣做好功課,找當地專家陪同解說。

以「黃土高原」系列為例,郭娟秋記憶猶新,她描述看起來是黃色質感的地表,其實土壤宛若粉末。採訪團隊找了好幾位學者來分析,帶給台灣讀者第一手觀察,「我是帶著詩意的眼光看這些景象,但是透過寫實的攝影」,她說大漠土地帶給她的感覺,實在複雜。此外,郭娟秋拍攝〈轉捩點上的海南〉專題時,也記錄海南建省之前的社會景象。

與談人郭娟秋介紹1989年《大地》地理雜誌拍攝專題-圖片
與談人郭娟秋介紹1989年《大地》地理雜誌拍攝專題

她說,在雜誌社支持下,有些專題不只派出一組記者,底片還無限制供應,帶一百多捲底片出國,不過,在當年局勢下,還得擔心底片能不能安全帶回來。郭娟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次在黃土高原趕路的夜晚,村落的距離很遠,車上載著六桶汽油趕路,半夢半醒間,被司機的緊急煞車驚醒——原來,前面是一個斷崖,因為下雨導致路面被沖掉了。涉險的採訪經驗,讓郭娟秋體驗到不同的生活、文化,對她的視野影響極深。

連慧玲分享了她的媒體工作經驗。就讀世新時,她看到《張老師月刊》在招募義工,她主動應徵。雖然她當時對攝影了解有限,連慧玲仍想盡辦法參加了邱坤良老師的皮影戲研習營,答應老師可以幫忙拍活動紀錄照,「現在想想,覺得自己臉皮真厚。」這次經驗才讓她開始認真拍照,也去藝專旁聽吳嘉寶老師的課程,開始對攝影有系統性的了解。

回望過往作品,連慧玲分享拍攝龍發堂(爭議性的精神疾病患者治療所)的專題,住持釋開豐所創立的龍發堂,是當年在台灣精神醫療資源缺乏下,少數能收容患者的場所,也因為有些處理措施引發爭議,像是自創腰上綁鐵鍊、讓學員在成衣工廠工作等等。連慧玲指著照片說,釋開豐收容第一位精障者時,擔心他會發生意外,因而用鐵鍊綁在身邊,該做法持續沿用。她還拍到一位學員用鋼刷刷牙:「一般攝影拍照都會多按幾張才放手,我拍完這一張,馬上就去把他的鋼刷拿走,擔心他會受傷。」

除此,《張老師月刊》前總編余德慧曾在帶她到台大附近拍攝專做撿骨工作的阿婆(1981年);還有拍攝少年輔育院(1986年),為求隱私,盡量不拍到臉,以背影捕捉輔育院少女用熱水杯當熨斗,在衣服上燙出不同的「花紋」。連慧玲也拍攝不少藝術家肖像:吳李玉哥、劉其偉、莊普、吳瑪悧、老瓊、朱銘、陳庭詩等等。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連慧玲介紹其報導攝影-圖片
「活檔案I——影像力」座談系列「八〇年代女性攝影師的『視覺出擊』」 連慧玲介紹其報導攝影
劉振祥拍攝過去在新聞現場工作中的連慧玲照-圖片
劉振祥拍攝過去在新聞現場工作中的連慧玲照

身為女性攝影師,怎麼面對性別議題?

吳垠慧以簡報介紹自立報系已故女攝影記者劉美玲(1957-2020)。劉美玲又名劉楷南,本科學的是會計,後至東京美術專門學校進修,學成返台進入媒體工作。吳垠慧指出,業界人談起劉美玲,個子嬌小但個性強悍,職涯中曾擔任自立報系記者、公視《我們的島》製作人。劉美玲能拍、能寫,如:1989年的〈小站風情〉影像報導,一手包辦了該版面的攝影與文字。

座談尾聲,吳垠慧提到,1980年代,台灣職場仍有男女不平等、懷孕要離職等規定,而三位與談人進入了男性為主的攝影界,如何看待或怎麼面對性別議題?

曾任職於自立報系的女攝影記者拍攝「小站風情」專題-圖片
曾任職於自立報系的女攝影記者拍攝「小站風情」專題

張詠捷表示自己曾有兩次因為女性身分而沒有進行攝影工作。第一次,是她終於上了阿公的舢舨船,最後因為自己擔不起女性上船「萬一捕不到魚」的壓力,而請求離船,但隨著傳統文化流逝,現也很難看到舢舨船出海了,令張詠捷後悔不已。第二次是在卑南部落,在準備進獵場拍攝前她被告知,根據部落傳統習俗,獵場是不准女性進入的,但張詠捷歡喜地接受,因為對方告訴她:「用想像的,會獲得更多,」讓她安然放下,也學習尊重文化禁忌。

郭娟秋直截了當地說,「不記得有什麼因為是性別的關係被阻止過。」她印象深刻,有一次到呼倫貝爾草原,因為地方禮儀,一進蒙古包就要喝三杯,但她喝到第二個帳篷已經不行了,連對焦都對不清楚。不過她也坦言,性別對她的攝影工作沒有特別影響,一方面因為她身體硬朗,能背著包包上山下海;一方面或許是她的工作內容不是社會運動現場,而是自然、人文、歷史,較為單純。

「我也沒有因為性別有什麼感覺,可能沒有人把我當女的。」連慧玲惹得現場哄堂大笑,郭娟秋附和道:「對啊!我們在現場,根本沒有人把我們當女生。」吳垠慧也提到,性別往往成為推託的理由:器材很重、女性身高不夠等,但換個角度看,連慧玲在新聞現場常常可以鑽到最前面,郭娟秋也可以扛著很重的設備上山下海,「我們也可以把它(女性身分)當成另一種優勢,就看你怎麼看待。」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