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為什麼我們需要博物館?

文  ∕ 
丁穎茵

博物館、博物館學之於我們是什麼?

從奇珍櫃到百科全書式博物館、又從王室貴族的畫廊到現代藝術的白盒子,博物館伴著我們走過悠悠歲月,保留著社群珍而重之的物件與回憶。現今民眾大多視博物館為收藏、保存、研究和展示文物的文化機制,借助物的研究,藉此檢視我們是誰、又如何創造彼此的未來。

因應世事滄桑變化,博物館不再自視為掌管典藏知識的權威,更無法採納單一的學科理據發展其收藏、修復、展示與策劃公眾活動等實務。今天博物館或給我們帶來巡迴國際的超級大展,讓人一睹名畫古物的風采,接受「品味」教育。博物館又或與醫療業界合作,開發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以文化藝術安頓參與者的身心。著眼於經濟收入的話,博物館也許是塑造地方個性、發展文化觀光,促成城市再生的發動機。

當博物館擴展不同領域的實務,博物館學不但關注業界做什麼,更以批判思維檢視種種實務背後的思考與理據,以及其與社會的脈動(MacLeod 2001: 53)。學者Elizabeth Weiser梳理博物館這一文化機制的演變,直指社會越趨多元紛雜,博物館無法像以往守著一套牢不可改的機制。博物館學旨在結合理論與實務,促使業界創造一個包容多元聲音的公共空間。她說:

博物館可以成為不安份思想的庇護所,當它的關注在於共同價值,而非一味固執於考究過去的真相,亦不強求觀眾對未來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博物館提醒我們念及永恆的價值,抓緊那些讓人彼此聯繫的物事,得以不囿於地域界限、擁抱全球價值。(2019: 186)

顯然,博物館學同樣因時而變,並且以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視野,思考同業如何以不同形式的館務將社群所珍視的理念,如民主、開放、包容等一一實踐。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如自然科學館、美術館、地方文化館等容或遵循其願景與宗旨,就其藏品如何連結當代社會而開展不同的實務。其背後的理念卻始終圍繞著館方如何面對大眾、如何閱讀當代社會文化的諸般現象,又如何坐言起行改變現狀。

本文相信開展博物館與博物館學的公眾討論,有助增進大眾對文博機構的理解,鼓勵業界與社群重新想像博物館是什麼。以下將從近年博物館學的思考,介紹兩家博物館的計劃,以祈拋磚引玉,思考業界如何與社群邁向未來。必須指出的是,有關的討論無意倡導機構必須做什麼、怎麼做。畢竟,「博物館」本就移植於歐洲,亦步亦趨的模仿,無助博物館植根於本土以至連結當代社群。

文明歷程的身體感知

長久以來,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視覺盛宴。踏入博物館,我們早已習慣展覽的規訓:不准觸摸、禁止奔跑、低聲交談等。展場文字、參觀動線、照明系統、再加上玻璃展櫃、展檯、展架與基座,營造出獨特的美學氛圍烘托出展品的文化價值。閱讀展場文字、觀看器物,我們就對策展人傳達的訊息有所認識。然而,器物遠離原來的歷史場景。它不再是回應日常生活需求的用品、也難以呈現創作人與物料互動的身體經驗(Feldman 2006: 251)。研究物質文明的學者Susan Pearce甚至認為博物館所展示的物不過是人類文明的標本,經由專家檢驗而構建文明進程的論述(Pearce 1992: 27-28)。

近數十年來,感官史、感官人類學的研究促成了博物館學的感官轉向。人類學者David Howes提出感官博物館學,主張物的研究不必只限於年代、造型與源流的鑑定,更應發掘物及其材性如何觸動身體感知、如何塑造用者的身體習慣與審美感受(2014)。他與研究夥伴Constance Classen均指出身體對於外在環境的寒濕暑熱、對物質的精粗幼滑等感知,並非自然而然的生理現象。當中涉及社會階層的生活風俗、消費交易所得、以及政權治理的操作等。身體感知是時代的產物,卻也訴說出人類所互通共鳴的鮮活經驗(Howes and Classen 2006: 199-200)。因此物質文明的研究由器物本身推演至身體接收外界訊息的感覺,旨在探究各式各樣的物如何塑造我們生活的方式,又如何借助身外物建構自我的身份認知。工藝史學者Glenn Adamson甚至認為研究我們對物的感知正是解除當前文化危機的關鍵。他說:

當代文化正陷於與現實脫節的危機——我們不但與尋常器物有所隔閡,亦無視器物所體現的智慧,尤其是有形之物與人相連的同理心。我認為這世代必須重拾「物料智能」(material intelligence),即對身邊物質環境的認識、閱讀物質世界的能力,以及賦予物料形態的技藝。(2018: 9)

或許科技日新月異,人造物──不論是藝術品、生活器具、抑或機械儀器──卻始終記取人類如何取用資源、又製成什麼以改變生活的歷程。

對此,Howes認為博物館以物詮釋文明演變的歷程時,觀眾只能隔著玻璃展櫃觀看展物、閱讀策展人的論述,卻無從以身體感知過去,殊為可惜。他乃重新定義將博物館為感官場景,展覽理應著重聲音、氣味與觸覺的體驗而非片面的視覺經驗,鼓勵觀眾投入展品所呈現的世界,跳脫於地域與世代的隔閡而對往日的情態有所感受(2014)。學者對於物的研究方法與展覽經驗的省思,啟發了博物館詮釋與展覽規劃的轉變。如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2021年策劃的展覽「轉瞬即逝──繽紛色彩的氣味」(Fleeting - Scents in Colour)邀請觀眾嗅出17世紀荷蘭繪畫所呈現的繁華景象。倫敦威康博物館(Wellcome Collection)2019年的常設展「人之為人」(Being Human)則融入多元感官互動裝置,喚起觀眾以身體感知觸覺探討人與社群、與環境的關係。值得留意的是,博物館平衡觀展的感官體驗與展品保存維護的需求下,往往採用數碼科技,邀請觀眾投入展覽來一趟知識與美感並重之旅。克利夫蘭藝術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策劃的導覽廳「藝術視角」(ArtLens)可謂以科技介入美感體驗的佼佼者。

「藝術視角」的身心觸動

結合遊戲與資訊,「藝術視角」可謂動態的參觀指南。展廳每18個月更新一次,策展人從館藏中精選20件藝術作品,以舉止與情緒、意圖與功能、構圖、符號等方向切入,詮釋藝術家的想法、創作形式和文化背景。依據不同的詮釋重點,藝術館發展出相應的互動遊戲,鼓勵觀眾手腦並用,發掘藝術欣賞的興味。站在巨幅屏幕前,觀眾可任意挑選藝術作品或主題,互動屏幕即拋下挑戰,由觀眾自行解決疑難,藉以掌握欣賞文化藝術的竅門(Alexander, Wienke and Tiongson 2017)。

觀賞藝術向來少不了玄之又玄的藝術語言,互動遊戲以問題指引觀眾細看作品,由此理解藝術家如何以透視、焦點、構圖等營造畫面,邀請人步入那有聲、有色、有生命的繪畫世界。掌握了構圖方法與空間節奏,觀眾更可以自己身體任何部份組成圖案,拼湊成不同變奏的作品。對於看來鬆稀平常的具象藝術,互動遊戲又引導觀眾模仿藝術作品所刻劃的動態或表情──要麼手舞足蹈、要麼擠眉弄眼,揣摩藝術作品的表現方式,由感應儀按其舉動予以評分。互動屏幕更將觀眾千奇百趣的動靜拍攝下來,說明藝術家如何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眼球轉動到身體動作,互動遊戲試圖與觀眾一起探究看什麼、如何看、看的意義與價值何在。透過感應器追蹤觀眾觀看的軌跡,互動遊戲拆解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藝術品所流露的七情六欲。觀眾得以反思自己觀賞藝術的方式,發掘如何借助藝術家的眼睛窺探另一時空的世態人情。

策劃「藝術視角」,藝術館深明數碼科技的應用在於讓人看見藝術,而非以科技複製藝術、取代藝術。互動遊戲的設計旨在觸發觀眾對藝術的好奇心,適時提供觀看的方式與背景資料,輔助人與藝術的連結。其設計不在於遊戲是否炫目刺激,而在於整套資訊系統的精密配合。觀眾可以使用智能手機隨意儲存展品資料,尋找看什麼、如何看的觀賞提示,甚或發掘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多媒體導覽。數碼互動技術與實體展品相輔相成,使得觀眾張眼細看、著手探索、也活動四肢百骸加以理解,漸而用心感受藝術所蘊藏的悲喜榮枯,發現自己對藝術的體會。博物館體驗也就不僅止於欣賞與認識,也勾連起身心情感的觸動、與回顧自身經歷的感悟。

博物館與我們的公共生活

參照了感官博物館學的省思,克利夫蘭藝術館的詮釋著眼於物與人的互動,既喚起個人對藝術的想像,也藉由不同時空、文化的參照,指向個人對群體的認同與連繫。藝術賞析不在於強記背景資料,更在於融會藝術家的所思所感與觀眾自身經驗,由此建構藝術之於個人、於群體的意義。是以參觀展覽也不僅是個人的餘閒活動,也是個人參與公共生活的一環。

就博物館學的發展來說,近年物質文明的研究融會了藝術史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洞見,更將物置於跨時空、跨地域的關係網,反映人與社群、與其他文明相遇相爭而賦予物不同的意義(Dudley 2012)。如考古學學者Mark Leone與Barbara Little指出,物的製作、應用與流傳關乎一時一地的事件、人物與行動,物的研究闡明往昔文化的表現方式與價值觀,也挑戰現今約定俗成的觀念與好尚(2004: 371-372)。換言之,物的研究與詮釋既關乎過去文明演變的探索,更帶來今人對眼前社會文化現象的參照。

物質文明研究對於不同學科如何借以生產知識的省思,也令博物館學者再次思考博物館作為公共生活的平台,如何從學術領域的研究延展至相關課題對當代社會的意義。他們深明博物館是知識生產與流播的場域,展覽所編選的展品、其所築構的論述,莫不宣示某一社群的觀看方式與知識系統,致使社會其他聲音默默無聞(Sandell 2005: 188-189)。致力推動業界肩負社會責任的學者Robert Janes與Richard Sandell表示:

博物館是促進社會轉型的推手,務使大眾從工業經濟的衰退轉而意識到個人、社區和自然的聯繫,方是我們集體福祉攸關重要的。博物館的歷史意識必須回應當下,直面社群的問題和願景。這將有助於館方在策劃展覽和公共項目,又或在整理藏品方面,理解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不論規模與主題如何,每家博物館也可以將館藏及相關知識與當前的議題聯繫起來。(2019: 11)

適逢博物館學對於社會責任的思考,切合各地政府的資助政策轉向文化藝術計劃的社會價值,業界也紛紛利用展覽、教育活動、外展工作等計劃,探討館藏與當代社會的關聯,務求增進群體福祉。如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中心與九家博物館合作,一方面研究與身障人士生活史相關的藏品,一方面與業界、身障社群及藝術家合作策劃展覽及表演活動,述說鮮少披露於公眾眼前的生命故事(Dodd 2004)。另外,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相遇在藝術館」計劃,邀請阿茲海默症患者及其照護者每週定時參觀展覽,並就藏品開展討論。藝術館設計不同主題的教材,如家庭肖像、城巿景觀、現代藝術的突破等,務使參與者投入藝術,暫且忘卻疾病的陰霾(Broadhurst and Roberts 2009)。

今天博物館業界對於社會責任、平等參與、多元包容等想法毫不陌生,我們也看到相應的計劃一一開展,致力連結不同社群,確保大眾享有其文化權利。眼見長者、孩童、身心障礙人士等社群樂意參與博物館活動,無疑讓人因業界與博物館學的交流而欣慰。可是,博物館學對於社會責任的思考,不僅期待新計畫、新活動惠及社群,更旨在令業界變得更開放、其運作機制更公開透明,從而促使公民社會更趨成熟。以下將回到博物館發展史,以1967年成立的阿納卡斯蒂亞社區博物館(Ana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作為例子,討論博物館如何紥根社區回應社群需要。

社區博物館的實驗

1960年代中,美國社會因種族隔離政策激起起仇恨與衝突,富裕白人為免與非裔族群相毗鄰而大舉遷移,更令不少社區陷入蕭條。目睹社會湧現躁動不安的亂流,史密森學會秘書長S. Dillon Ripley有意開拓博物館外展服務,試圖改善族群關係。幾番思量,他屬意在華盛頓的非裔社區──阿納卡斯蒂亞設立國家博物館分支,並且找來從事社區服務多年的John Kinard,實現這異想天開的構想(James 2005: 39)。

當時史密森學會想像的社區分館是其代理,將館藏精品帶給華盛頓的邊緣社群,好讓他們對文化藝術有所嚮往,協助國家博物館將觀眾群擴展至非裔群體。可是,John Kinard質疑為什麼非裔社群想要去那些對他們歷史不屑一顧的博物館。他倒想利用博物館這一文化機制,鼓勵社群將自己的故事融入國家論述,書寫另一版本的美國史。然而,這只是他們對博物館的想像,卻不是阿納卡斯蒂亞社區想要的(Autry 2016: 163-164)。

髒亂、貧窮、罪案率又高,阿納卡斯蒂亞社群想要的是改善生活的措舉,絕對不是一所與日常生活毫無關係的博物館。聆聽不同人的訴求,Kinard無意將自己的夢想強加於人。他堅持這所社區博物館必須面向社區、服務社區,與社群同行。在他眼中,「社群」意味著住在此處的每個人,包括宗教組織伊斯蘭民族、社區改善房屋及經濟發展協會、健身舞班、樂隊、管教所的工作人員與在囚人士。為了照顧不同群體的需求與興趣,館內設有工藝活動室、電視節目製作室、動物飼養區,還有展覽空間。博物館是屬於社區的,社區的參與同樣不可或缺。博物館的籌建,有賴志工一手一腳將廢棄的劇院加以改建。其後,館方的營運,如展覽及文化活動的編排等,也得經由社區諮詢委員會協商而定案(Martin-Felton 1993: 23-26、Harvey and Friedberg 1971: 27-29)。

1969年,博物館第一檔展覽「老鼠:人之患」(The Rat: Man Invited Affliction)從歷史、生物學及公共衛生等角度探討鼠患。策展人將活生生的老鼠關在籠裡,讓觀眾觀察其生命週期,又以展板圖文並茂的介紹鼠患歷史、鼠類傳播的疾病,以及老鼠於科學實驗室的貢獻。博物館更與公共衛生部門合力繪製出區內鼠患黑點,說明政府將管轄區劃分得太細、不同管轄單位又互不協調才是鼠害無法肅清的因由。博物館或許沒法改變什麼,但展覽點出社區治理的紕漏,卻引起公眾關注,迫使相關官員不得不採取行動(Kinard and Nighbert 1972: 105)。

這檔展覽的策展方式也說明Kinard的團隊如何與社群探討地方事務,順勢倡議非裔美國文化研究。一方面,他們將社群所面對的課題,如房屋、失業、教育等,置於更寬廣的歷史文化脈絡加以檢視,又交由大學、公部門等合作夥伴加以研究,尋找改變現狀的方案。另一方面,他們亦將非裔美國史的課題與當代社會文化連結,邀請社群共同撰寫歷史、設立檔案室以收集地方歷史資料,並策劃口述歷史訪談計劃等(Moresi 2021)。他們以行動遊說社群社區博物館的意義,不在於輸出單一的歷史論述或特定的美學品味,而在鼓勵個人認識群體的文化傳統,勇於表達自我、書寫自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Kinard的構想啟發業界重新思考博物館與社群的關係,更鼓舞芝加哥、底特律、費城等地設立社區博物館,連結社群投入地方事務。幾十年過去,阿納卡斯蒂亞社區博物館早已因社會勢態的轉變而轉型,但學者如Janet Marstine至今依然提及其社區博物館,向博物館學示範了如何與社群分享話語權,並藉由歷史文化建構認同,創造改變社會的動力(Marstine 2005: 27-28)。事實上,社群參與或會招致多方的爭議,但爭議或許是轉變的契機,迫使不同社群表達意見,反而得以互相討價還價,逐步凝聚成人人都勉強接受的共識。近年博物館學談及社群參與,更重視博物館如何開展討論空間,包容不同群體的聲音,梳理偏見與爭拗的由來,以致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Abram 2002)。

重新想像博物館是什麼?

博物館是時代的產物,往往因應政府政策、文化轉向又或社會情勢而改變其宗旨與實務方針。從近年博物館學有關物質文明研究的身體感官轉向,延展至物的研究與博物館社會責任的關係,本文借助克利夫蘭藝術館與阿納卡斯蒂亞社區博物館的實踐,探討博物館如何因應社會文化的轉變而更新其詮釋方法、又如何推動社群參與。物的研究與人的關懷,觸及博物館策展與教育兩大面向,但實則其宗旨離不開博物館學對觀眾參展經驗、館方與社群關係的思考。

無可否認,博物館沒法迎合社會上下的種種想像,也難以強求人人都樂於參與博物館活動。但當博物館只符合文化精英的期待、又或只看重觀眾人數而忽略其實質的參展經驗時,館方就難以與當代社群交流,發掘館藏的價值與當代意義。那麽,我們為什麼需要博物館?

對同樣的問題,美國博物館學學者Stephen Weil如此思考:

假若博物館並非視提昇人們生活品質為營運的終極目標,我們有何理據爭取公共資源?我們需要博物館,其理據並非在於博物館人員賴以建立專長、拓展個人事業,又或喜歡博物館的人因而得以投身其間。顯然,理據也不可能在乎博物館提供了典雅的場地舉行開幕禮、酒會又或五光十色的社交盛會。當博物館不再與社群連結、又或遭人遺忘,我們無法以其成立源於悠久傳統、早已習以為常為說辭,爭取公眾支持。(轉引自Weil 2002: 39)

Weil的提問揭示了博物館學對社會責任的反省。博物館學學者堅持博物館屬於社會大眾。它有責任成為人人有所參與的公共生活平台,透過館藏與社群探討過去與現在的我們所面對的課題,開創不一樣的未來(Stam 1993;Witcomb 2003)。同樣的提問也令我們重新想像博物館可以為當代社會做什麼?博物館如何回應、參與甚至倡導與本地相關的文化課題?博物館學的理念又如何置於本地文化脈絡,以業界實務加以轉化,與社群一起推動文化發展?

 

 

參考書目

  • Abram, Ruth.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History.” In Sandell, Richard (ed.) Museums, Society, Inequality. London: Routledge, 2002.
  • Adamson, Glenn. Fewer, Better, Things, The Hidden Wisdom of Objects.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8.
  • Alexander, Jane, Lori Wienke and Phillip Tiongson. “Removing the Barriers of Gallery One: A New Approach to Integrating art, Interpretation, and Technology.” MW17: Museum on the Web 2017. Published 16 February 2017. https://mw17.mwconf.org/paper/removing-the-barriers-of-gallery-one-a-new-approach-to-integrating-art-interpretation-and-technology/。2024年11月27日瀏覽。
  • Autry, Robyn.“ ‘The rats are still with us’: Constructing Everyday Life at the Anacostia Museum in Washington, DC.” Museum and Society, 14:1, 2016, 160-177.
  • Broadhurst, Ron and Rebecca Roberts. MeetMe: Making Art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Dementia.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 https://www.moma.org/visit/accessibility/meetme/_assets/mom
    aorg/shared/pdfs/docs/meetme/MeetMe_FULL.pdf。2024年11月27日瀏覽。

  • Classen, Constance and David Howes. “The Museum as Sensescape: Western Sensibilities and Indigenous Artifacts.” Ed. Edwards, Elizabeth (et al.) Sensible Objects: Colonialism,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Oxford: Berg, 2006. 199-222.
  • Dodd, Jocelyn (et al.) Buried in the Footnot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in Museum and Gallery Collections. Leicester: Researche Centre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04. https://le.ac.uk/-/media/uol/docs/research-centres/rcmg/publications/bitf2.pdf。2024年11月27日瀏覽。  
  • Dudley, Sandra. “Encountering a Chinese Horse: Engaging with the Thingness of Things.” In Dudley, Sandra (ed.) Museum Objects: Experiencing the Properties of Things. Oxon: Routledge, 2012. 1-15.
  • Feldman, Jeffrey David. “Contact Points: Museums and the Lost Body Problem.” Ed. Edwards, Elizabeth (et al.) Sensible Objects: Colonialism,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Oxford: Berg, 2006. 245-267.
  • Harvey, Emily Dennis and Bernard Friedberg. A Museum for the People: A Report of Proceedings at the Seminar on Neighborhood Museums, Held November 20, 21 and 22, 1969, at MUSE, the Bedford Lincoln Neighborhood Museum in Brooklyn, New York.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rno Press, 1971.
  • Howes, David. “Introduction to Sensory Museology.” The Senses and Society 9:3, 2014: 259-267.
  • James, Portia. “Building a Community-based Identity at Anacostia Museum.” Curator 39:1, 2005: 19-44.
  • Janes, R. Robert and Richard Sandell. Museum Activism. London: Routledge, 2019.
  • Kinard, John and Esther Nighbert. “The Ana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Museum 24: 2, 1972: 102-109.
  • Leone, P. Mark and Barbara J. Little. “Artifacts as Expression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Subversive Genealogy and the Value of History.” In Carbonell, Bettina Messias. (ed.) Museum Studies: An Anthology of Context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362-374.
  • MacLeod, Suzanne. “Making Museum Studies: Training,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9 (1), 2001: 51-61.
  • Martin-Felton, Zora and Gail Sylvia Lowe. A Different Drummer: John Kinard and the Anacostia Museum, 1967-1989.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Press, 1993.
  • Marstine, Janet. New Museum Theory and Practice: An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 Moresi, Michèle Gates. “Exhibiting Ourselves: The Making of a Community Museum in a National Institution.” In Meringolo, D. Denise (ed.) Radical Roots: Public History and a Tradition of Social Justice Activism. Massachusetts: Amherst College Press, 2021. 427-453.
  • Van Suchtelen, Ariane and Lizzie Marx. Fleeting: Scents in Colour. Zwolle: Waanders Publishers, 2021.
  • Pearce, Susan. Museums,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 Sandell, Richard. “Constructing and Communicating Equality: The Social Agency of Museum Space.” In Macleod, Suzanne (ed.) Reshaping Museum Space: Architecture, Design, Exhibitions. Oxon: Routledge, 2005. 185-200.
  • Stam, D. “The Informed Mus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Museology’ for  Museum Practice.”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2: 3, 1993: 267-283.
  • Weil, Stephen. “From Being about Something to Being for Somebody: The Ongoing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In Weil, Stephen. Making Museums Matters. Washington, D.C.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2002. 28-52.
  • Weiser, M. Elizabeth. “Rhetorical Museology: Tradition for a Changing Path.” In Smeds, Keistin (ed.)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in Museology: Materials for a Discussion. Paris: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2019. 184-188.
  • Wellcome Collection. Being Human. 4 September 2019. https://wellcome.org/press-release/being-human. 2024年11月27日瀏覽。
  • Witcomb, Andrea. “ ‘A Place for All of Us’ ?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In Re-imagining the Museum: Beyond the Mausoleum. London: Routledge, 2003. 79-101.

 

 

★★★【延伸觀賞】北美館|2024國際策展論壇紀錄影片

【場次 V 】反博物館學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