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星期一美術館》系列性導賞活動側記

時間  ∕ 
場次一:2023年7月24日(星期一) 10:00-11:00;場次二:2023年8月7日(星期一) 14:00-15:00
地點  ∕ 
臺北市立美術館 2A、2B展覽室
主辦者  ∕ 
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星期一美術館》系列性導賞活動側記-圖片
文〡 林采穎(國立中央大學 藝術學研究所)

你喜歡逛美術館嗎?假日時是否會安排一趟與家人的美術館之旅,放鬆平日上班緊繃的精神?然而對失智症長者而言,病症為他們帶來生理與心理上的煩惱,因此須透過特別的專業性規劃,讓任何人皆能同等地享受藝術的樂趣。

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是一種非醫療的介入(non-medical interventions),由英國、美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發起。[1]作為「整合性個人化健康照護的一環」,民眾可尋求醫院、診所、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失智照護中心等機構,機構將協助從社區中尋找符合個案的資源,例如建議患者參與美術館的藝術手作課程。[2]

註解

  1. ^ 國立臺灣博物館、劉建良、劉宜君、姜韋彤,《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頁8-9。
  2. ^ 同上注。

2019年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北市聯)與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規劃數場《失智友善博物館處方箋》活動,鼓勵失智症長者到博物館體驗互動課程。[1]2021年,臺博館出版《博物館處方籤實務手冊》,手冊中說明社會處方箋「提供病患更多元的選擇,以促進其情緒、認知與社會面的效益。」[2]

今年(2023年),北市聯與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舉辦《星期一美術館》系列性導賞活動,邀請輕度及極輕度失智症長者及其照護者,來美術館散散心,北美館安排導覽老師陪伴長輩們一同欣賞畫作,並引導畫作討論與分享。藉由創造友善、包容的美術館參觀空間,期盼失智症長者及其照護者除了能感受藝術、歷史與文化,也好好地放鬆心情。

註解

  1. ^ 欲知詳細內容,請參閱《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
  2. ^ 《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頁10。
《星期一美術館》導賞活動海報,2023.07.24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星期一美術館》導賞活動海報,2023.07.24 ©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期一美術館》

《星期一美術館》由北美館的導覽老師帶領參與者參觀北美館當期展覽《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1]活動由三部分依序進行:活動與環境說明、導覽解說及自由參觀。

【表一】《星期一美術館》活動流程表。

時間 流程
10分鐘 活動與環境說明
25分鐘 導覽解說
5分鐘 休息(如廁、飲水)
20分鐘 導覽解說
10分鐘 個人組
150分鐘 自由參觀(可提早離場)

註解

  1. ^ 《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展出何德來(1904-86)油畫、水彩、素描、書法、水墨二百餘件,展期為2023年7月8日至10月22日。

活動與環境說明

活動開頭,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說明《星期一美術館》的意義。由於臺灣的社會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然而他強調當一個人老了並非就成為社會負擔,重要的是如何愈老活得愈開心、生活愈美好。他解釋,目前臺灣的美術館與醫療機構的合作才剛起步,因此《星期一美術館》也有先鋒性意義。透過策辦系列性導賞活動,持續累積經驗,期望能更加完善這樣有意義的行動。

對於失智症長輩而言,參觀美術館並非易事,因此《星期一美術館》試圖儘可能完善一個友善的觀展空間。首先是開放北美館星期一的休館日,免除平日美術館眾多的參觀人群,讓失智症長輩能更自在、放鬆地參觀,同時活動中有醫護人員跟隨,隨時提供醫療協助。

另一方面,考慮長輩的體力與精神,活動排除了動態或須身體力行參與的藝術作品,而何德來回顧展的畫作皆是靜態展呈,更適合大部分的失智症長輩觀賞。此外,該展的展場空間寬敞、形狀明確,確保須輪椅輔助的長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活動前,導覽老師事先單純化參觀動線,減少觀展時的碰撞,或花費不必要的路程。同時,美術館也預先擺置椅子於導覽的畫作前,長輩們可選擇是否坐在座位上聽解說,減低觀展時長時間久站帶來的疲憊感。最後,考量長輩須吃藥、如廁等身理因素,展覽位於北美館二樓展間,展場內即備有洗手間、飲水機設施,讓長輩在參觀途中疲累時,可適時休息。

導覽解說

據北市聯於2019年發行的〈社交處方箋手札:融入生活的健康促進新觀念〉,[1]透過參與藝文活動能有效幫助失智症長者。例如促進認知功能、休養老年化導致的視覺障礙,以及預防憂鬱症。

擔任《星期一美術館》的導覽老師須完成失智友善溝通課程,課程由北市聯開設,內容涵蓋學習「STE2P」,[2]學習如何與失智症者互動、留意患者當下的狀態或反應。

 

註解

  1.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交處方箋手札:融入生活的健康促進新觀念〉(臺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2019),頁6-7。
  2. ^ 關於「STE2P」可參閱:〈STE2P溝通5撇步 與失智症者的互動技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守護記憶友善社區」網址:<https://dementiafc.tpech.gov.tw/Home/Faq/54>。(2023年8月15日瀏覽)

以發問的方式,連結長輩的生命經驗

該如何挑選畫作介紹給失智症長輩呢?《星期一美術館》考量畫作的題材是否能與長輩過去的生活經驗有所共鳴?繼而引發長輩的興趣?因此導覽方式為重點挑選幾幅適合長輩的畫作,取代導覽整檔展覽。例如挑選親情題材畫作,透過介紹藝術家與親人之間的故事,引導長輩們回想生活中與親人相處的點滴。

《吾之生》:如果要畫媽媽,你會怎麼畫?

另一方面,導覽老師著重以發問的方式引導長輩們思考,透過雙向的交流討論,激發長輩們對畫作的好奇心。例如當參觀至《吾之生》時,導覽老師問大家:「各位,還記得你的媽媽嗎?如果要你畫媽媽,你會怎麼畫?」《吾之生》裡何德來描繪襁褓之時被母親呵護懷中的溫馨情境。何德來幼年即被寄養至親戚家,雖然對生母的記憶薄弱,但透過《吾之生》可知他對母親的印象仍然是溫柔慈祥的。導覽老師希望長輩們聽完藝術家與其母親的故事,回過頭思考在自己的心理,母親是什麼樣的存在?

活動中參與者專注地聆聽導覽老師解說畫作。2023.07.24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活動中參與者專注地聆聽導覽老師解說畫作。2023.07.24 ©臺北市立美術館
活動中參與者專注地聆聽導覽老師解說畫作。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活動中參與者專注地聆聽導覽老師解說畫作。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

《豆腐》:是否記得媽媽的料理?

與《吾之生》同一展間,《豆腐》是何德來描繪其妻子秀子女士主題的畫作。豆腐是秀子女士過世前唯一吃得下的餐食,《豆腐》中無實際繪製出妻子的面貌,而是以一塊豆腐以物代人象徵妻子。

「你們記不記得有哪個食物是跟家人一起吃的?比如說媽媽的料理?」長輩紛紛回答,有人說「麻婆豆腐」、「滷豬腳」,或同樣是清淡的「豆腐」等,也有人搖頭表示沒吃過母親的料理。食物的味道,可勾起過去回憶,讓人懷念,欲重現過去美好時光。

《春雷》:畫中有風在捲!

向失智症長輩介紹藝術作品時,可考慮選擇色彩鮮艷、體積大的畫作,可適當促進長輩們的五感,繼而引發他們的反應及興趣。[1]何德來回顧展多展出超越人等身的大型油畫作品,且色彩明亮、畫中的內容物清晰易辨。

活動中,導覽老師帶領長輩們練習觀察及辨識畫中內容,這樣的練習可幫助延緩失智症帶來的認知功能退化。例如當觀賞至《春雷》時,導覽老師先請長輩們仔細觀察畫面裡畫了些什麼,後才接續道:「《春雷》畫面白茫茫、霧茫茫的一遍,而且你們看!畫面中間好像有一間小屋子,像山中一間可躲雨的小茅草屋,旁邊可能是一些籬笆、稻草……。」透過描述畫中的內容,營造一個山中雨霧的情境,引導長輩們運用視覺感知及想像力進入畫中世界。

同時他鼓勵長輩們勇敢說出自己對畫作的感受:「畫中的樹是什麼樣子?」有位爺爺分享他感覺到「畫裡面有風在捲的感覺!」他認為《春雷》中的樹幹與枝枒彎曲歪斜,是因為受到風吹才左右搖晃。

註解

  1. ^ 《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頁54。

何德來的繪畫,你的故事

在何德來的畫作中,月亮被普遍認為是藝術家表現自己對母親及故鄉的懷念。《黎明》中少描繪明確可辨識的景物,只有一條地平線及一輪掛在天邊的彎月,呈現初悠遠的意境,引發觀者無限的遙想。

「我想請你們講一下對《黎明》這幅畫的感覺?」導覽老師繼續描述一個具體的情境,幫助大家想像:「比如說,通常看見窗外有這種月光或景色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事情呢?」

一位奶奶分享,當她看到《黎明》時,不由自主地想到李白廣為流傳的〈靜夜思〉,詩中朗朗上口的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以我看到(畫中的)月亮會想起我的故鄉,因為覺得故鄉就在遙遠的方向。」

另一位奶奶說看到《黎明》時,她產生思鄉之情,並分享自己雖然出生於臺北,但深信安徽是故鄉。她很想念安徽,雖然曾回去安徽幾次,但從未親自踏上安徽的黃山,並感嘆應該沒機會去一睹黃山風采了。

其他長輩也依序分享,有的表示自己「更集中精神,放空自己在(畫中的)美景裡面。」也有人分享自己心中會有「一種喜悅」,因為從畫中「看到了光明,感覺黑夜就要過去!」

在導覽的尾聲,導覽老師請大家談一談對活動的想法。「看畫說故事!」一位奶奶馬上應答,導覽老師開心地肯定她的想法。《星期一美術館》除了請長輩們來北美館參觀,也希望長輩們能透過仔細看畫、感受畫中的情緒,連結過去的經驗,重新創造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自由參觀

導覽結束後,美術館繼續開放展場,參與者可選擇是否繼續自由參觀展覽。《星期一美術館》鼓勵長者與家屬們互相討論作品,建立家人間美術館的美好回憶。

《星期一美術館》的目的是期盼參與者能好好放鬆心情,並建立與家人逛美術館的美好回憶。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星期一美術館》的目的是期盼參與者能好好放鬆心情,並建立與家人逛美術館的美好回憶。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
《星期一美術館》的目的是期盼參與者能好好放鬆心情,並建立與家人逛美術館的美好回憶。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星期一美術館》的目的是期盼參與者能好好放鬆心情,並建立與家人逛美術館的美好回憶。2023.08.07 ©臺北市立美術館

活動意見回饋

《星期一美術館》第一場導賞活動共有9組失智症長輩及其照護者參與。在活動意見回饋表中,關於「活動中是否會與其他人互動聊天?」,約半數參與者表示「總是」與他人互動,其餘表示「有時」或「不常」與他人互動。當詢問活動中「是否喜歡和大家一起參與活動的感覺?」時,約6成的參與者表示「總是」享受他人的陪伴。

觀察以上的意見回饋,可大致了解少部分參與者較為安靜、少與他人互動。關於失智症長者的反應是否與預先的規劃有所差距?導覽老師表示,透過第一場次的經驗,第二場次降低單次參與人數至7組,以盡可能地完善照顧每位參與者。同時,他也觀察到一種情況是家屬反應積極、長者較為安靜。因此活動中他會特別留意是否冷落長者,在第二場次中也試著減少陳述、增加提問,讓長者與家屬們間有更多對話的機會。

相比於第一場次,第二場活動意見回饋表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者表示「總是」及「多數時間」與他人互動。同時,八成的參與者表示「總是」享受他人的陪伴。相比於第一場次,第二場次的參與者更加放鬆、自在,全然沈浸地享受活動。

綜觀兩場次,導覽老師指出,有的失智症長輩表現並非特別積極,可能原因非常多,例如當天的身心狀態、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等因素,這樣的情形在活動中是難以預期的。「但只要能讓長者走出門、在美術館環境中感到舒適、身心放鬆,還願意再來參加,就是很大的進步。」他強調「活動的目的不在完成一檔展覽的導覽,而是透過介紹作品來創造對話的機會!」

在兩場活動的意見回饋表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者皆表示「活動中讓我感到開心與舒適放鬆」,並認為「活動可幫助我舒緩身心壓力」。當詢問「未來是否有意願參與相關活動時?」近全數的參與者表示「非常願意」。

在《星期一美術館》之前,北美館已在文化平權及藝術「近用權」領域耕耘多年,[1]例如2013年起針對聽障人士設計的《午後聽賞》藝術導覽、2019年起推行的《街事美術館》,透過舉辦樂齡工作坊,讓藝術不侷限於白盒子,進入社區空間。近年來藝術的功能更加廣闊,透過《星期一美術館》,藝術不止是健康者所獨擁,走向更多的可能性!

註解

  1. ^ 欲知詳細內容,請參閱:熊思婷,〈約會美術館:拓展參與及提升藝術近用策略〉,《現代美術》208 期(2023.4),頁 54-60。

相關資源:

  1. 熊思婷。〈約會美術館:拓展參與及提升藝術近用策略〉。《現代美術》208 期(2023.4),頁 54-60。
  2. 國立臺灣博物館、劉建良、劉宜君、姜韋彤。《博物館處方箋實務手冊》。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21。
  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交處方箋手札:融入生活的健康促進新觀念〉。臺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2019。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守護記憶友善社區」網址:<https://dementiafc.tpech.gov.tw>。(2023年8月5日瀏覽)
  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失智友善資源整合平臺」網址:<https://dementiafriendly.hpa.gov.tw>。(2023年8月5日瀏覽)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