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傳統與非傳統」論壇側記1|設計實踐

時間  ∕ 
2023年3月11日(星期六) 13:40-15:10
地點  ∕ 
地下樓視聽室
主持&回應  ∕ 
陳啟仁(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講者  ∕ 
徐宇亮(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薛丞倫(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傳統與非傳統」論壇側記1|設計實踐-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論壇側記1|設計實踐-圖片
整理撰稿| 王進坤 建築外圍工作者

主辦|臺北市立美術館
學術統籌|吳光庭
顧問|現代美術學報 編輯委員會
統籌執行|臺北市立美術館 研究發展組
地點|北美館
時間|2023.3.11

第一場:設計實踐

講者| 徐宇亮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從傳統到非傳統:木構造建築的現在式

美國近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說木頭的美是普世的美,也是讓人最親近的材料。萊特除在建築中經常使用木頭,更將這樣的精神落實到與環境及自然共存上。當代新式木構造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師之一Michael Green,他以永續的觀點說明:「木頭不僅是一種材料,更像是一種語言,敘述著他成長的森林樹木,以及參與過程的人。木材將我們與自然連結在一起,提醒我們在生態中扮演的角色跟責任。」2020年我從美國回到台灣,那時以為台灣環境對木構造是友善的,是有機會能持續探討新式木構造在建築及功能上的設計與整合,也具備完整的技術水平,但很快就瞭解現實上,台灣營建產業及大眾對木構造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的工法及應用上,對新式木構造並不瞭解。其實,全球木構造的技術及工法發展,一直都沒有停下來,只是台灣過去政策及大環境背景下,林業及木建築的發展中斷很長時間,但近年因為永續意識抬頭及工程技術上的突破,新式木構造已成營建產業面對未來的一個解方。

國內在木構造技術及應用上的斷層,目前透過教學研究及應用多管齊下,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材料及使用,更重要的是面對國內產業環境,探討屬於國內發展的機會。政府已開始意識目前使用的資源及能源,對環境非常不友善,也不符合時代價值,營建產業的高碳排,除在建築設備系統上可持續努力外,在建築材料及工法的選擇上,也有很大的機會跟幅度可改善營建產業的碳排。我自己的團隊是專注討論自然材料的應用,包含材料的製程加工物理性質,甚至是複合材料的研發,用永續的循環利用觀點,討論建築的生命週期。

本次從四個面向分享木造建築的現代化。全球森林分布大概佔陸地總面積的30%,台灣森林覆蓋率更超過60%,森林的重要性除在調節氣候、淨化水質,也扮演穩定地球溫度的角色。森林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樹木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更是生物生存重要的條件,因此森林可說與地球健康息息相關。人的經濟活動對自然造成非常大的破壞,巴西亞馬遜雨林面積逐年在消失,近四十年消失近1/5的面積,然而木材是地球上少數可再生的材料,非常多國家持續努力復育,以森林作為經濟作物的永續發展。森林作為提供生物棲息、經濟材料及能源,甚至在扮演碳吸存中重要角色,因此永續森林的經營跟觀念推廣,產業鏈的復甦振興,是必須努力的目標跟任務。 

台灣森林覆蓋率大概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每公頃的蓄含量也位居亞洲之冠,過去木材出口曾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引擎,經歷清領、日治、民國等不同時期,一直到約70年代中期,才開始有台灣林業政策的經營改革方案。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民意識的抬頭讓國有林地的管理單位林務局,從事業機構改為公務機構,這造成很大的影響,也正式宣佈台灣天然林的禁令,導致雖然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台灣木材的使用機率不到2%,超過九成都仰賴進口。林務局在2017年重新啟動台灣林業,除持續鼓勵造林外,也透過教育讓大眾瞭解健康的森林需要適當的伐疏,希望台灣的木頭讓大眾可購買,推廣國產木材的認證標章。

國際上木構造技術的研發,東西方各自發展出不太一樣的系統跟方式,西方發展出半木構架系統,外觀看來跟框架結構相似,仔細看柱子在各樓層中其實不太連續甚至錯位,也開啟討論木構造的不同觀點,就是所有結構部件其實是以元件方式構成,木構材是可替換的,這個觀點也有歷史上面的脈絡可尋。在東方則發展出框架系統,利用木材的韌性,來抵抗地震帶上的天然災害,透過框架一層一層的空間序列,創造出東方空間上面的層次及秩序。東方關於木構造的永續思維,早在日本就已在進行,位於日本三重縣的伊勢神宮,即是木構造建築工藝傳承非常好的案例,每20年會進行遷宮儀式,這個儀式已傳承超過1300年,會在基地上依照傳統工法重新建造新的神宮,裡面除技術的傳承,也傳承材料工法跟記憶,透過這個建造行為傳遞給下一代的工藝師傅,因此永續的概念一直存在日本的文化脈絡裡,雖然是流傳非常久的歷史,但蘊含現代性的永續思維。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徐宇亮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徐宇亮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徐宇亮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徐宇亮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傳統木構造建築裡,大跨距的柱子及大跨距空間,必須要用大的樹木來組成,因此材料不易取得,現代新式木構造利用新的集成技術,讓小斷面的木頭透過集成達到大斷面,克服需要較長時間養成的限制。工程木材的出現除在性能表現上比傳統木材好,更克服天然木材不穩定的缺陷,能藉科學方法來試驗控制跟掌握。新式木構造建築裡,工程木材除扮演重要角色,也提供不同於以往的視野來看待工藝技術及美學,也對營造產業帶來新的思維跟挑戰。仔細看木構造建築的結構及部件,可看其柱子、樓板在工程力學上的美學呈現,且木質空間帶來的溫潤感及氣味,對工作效率及使用者的身心靈是其它材料不能夠比擬的。對永續、對未來及對材料,木構造是更友善的方式,並不是取代現在常用的材料,而是提供一個選擇。 

舉陽明交大2022年參加「歐洲綠建築競賽」的作品「台灣厝」為例,是對永續及探討未來居住的競賽,這次競賽是在德國舉辦,除要驗證設計提案及永續概念,還必須把房子蓋出來,會透過十個面向去做評分,我們是亞州唯一參加的團隊,團員是跨學院甚至跨學校的學生組成,經過近三年時間的準備。以台灣都市更新過程中的「中繼屋」為概念,試圖提供等待都更時的解方。從概念變成實體建築,需檢討非常多面向,當時我們設定了一個挑戰,就是用台灣國產木材,並且是在台灣自己製造,最後約使用445立方米的木頭,以目前台灣森林的蓄含量約八分鐘即可重新長出來。建築採用傳統的框架系統,搭配CLT的板牆組裝,因需要在台灣先組裝,然後拆除後再送至歐洲組裝參賽,因此結構構件是依台灣技術能力設計,看似複雜的幾何造型,透過多個向度簡化接頭,使其在台灣能生產,不然依照台灣現有的加工技術及工具,其實非常有限,也回應本場論壇主題「傳統與非傳統」。

在材料規格上都有制定尺度規範,CLT板只有三米長,必須依此進行設計,這是很艱難的挑戰,且是由學生為主體的團隊,但我們並不滿足僅用這樣來蓋房子,因此設計上還挑戰結構跟構造的整合,且必須簡化施工方式及建立明確的施工順序,讓組裝能夠快速準確。因為所有材料都是透過貨櫃運至德國,在現場利用有限時間借助手持機具組裝,所幸最後順利在時間內完成,並達到預期效果,開放給民眾參觀時,也得到很好的回應。最後,在幾個評比項目中,得到不錯的獎項。此次,利用國內傳統的木構造技術,發展出獲得國際獎項肯定的建築,是透過實作驗證的良好範例,也是個非傳統的實踐。

 

講者| 薛丞倫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體現的紙上建築:電子紙的建築應用

分享這幾年跟製造電子紙的元太科技,一起實驗這個新媒材的成果。2023年1月在全球消費博覽會上,BMW展示了會變色的汽車,即是在車殼上結合電子紙,創造了這個驚豔的效果。不斷透過載具的創新,變成媒體與物件結合,將給予日常都市生活新的想像,而這跟建築關係很密切。大家對電子紙應該不陌生,已有各種多元應用,譬如電子書、電子標籤、電子看板等,近年在建築空間上也有些大尺度的應用,2015年美國設計公司運用電子紙,在達拉斯機場的停車場設置公共藝術,可以回應環境,混淆我們的觀感。米蘭設計週也展示用52個單體製作的長條電子紙,藉由控制其變色,創造出如海洋生物呼吸韻律。在台灣則是交大團隊與元太科技合作參加201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將32組32吋螢幕拼成一個電視牆,展示作為建築牆面時,建築的面貌能彈性的調整變換表情,如磚牆、混凝土強、磁磚等等。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講者薛丞倫發表,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盤點這些創作,再回到電子紙材料特性時,不外乎是會變色、其形狀可控制,藉此進行圖像向素的分割來產生不同可變色的色塊,將其應用在不同建築物或空間物體的表面。電子紙材料本身是由多層薄膜構成,裡面包裹非常微小的顆粒,顆粒屬於流體狀態本身不會發光,在光線照射下呈現的效果,會與傳統紙張相似,但其厚度比頭髮還細,透過電流正負電極去控制微顆粒往上跑還是向下沉,來呈現出表面的顏色。電子紙不但輕薄且可彎曲,但很怕濕氣受潮,以及彎曲過大時會造成層疊破裂等,而這些也都是創作的可能。加上電子紙價錢高昂,導致甚少看到電子紙作為設計或藝術創作使用。我自己最感興趣之處,是電子紙與透明性的關係,電子紙本身不透明,那要怎麼讓其變成透明。

1963至64年,Colin Rowe跟Robert Slutzky合寫文章談透明性,指出立體派的作品有兩種透明性,一種是直接表象的,實質的看到透明性,看到物件還維持本來的特質,但又可穿透看到下一層的物件。另外一種則是必須透過大腦思考運作來獲得認知,可能有並置跟層疊的能性。Colin Rowe把它拿來跟現代建築裡的透明性做比較,來探討現代建築大量運用玻璃之後,除創造內外通透的關係外,也因空間實虛交錯層疊所展現的反轉動態,甚至感受到序列也呈現透明性,稱之為視線上的透明性。

Colin Rowe指出的這兩種透明性,放到不透明的電子紙上應用,啟發我的想法,第一個是,如何在電子紙創造透明就是不透明的物件?透過打洞或將其分開創造孔隙創造透明。第二種透明性是現象上的透明,怎麼在電子紙的電子流動或圍觀的物質性裡看到。透過作品來展現微觀上的電子紙的特性,是我感興趣的,這種微觀的特性很像完形心理學,在討論的實虛轉換。建築對這不陌生,藉此發展拼貼程式,來討論實體跟虛體都市中,實虛之間的連續性跟公共性互相轉換的可能。在透明性的討論前提下,2015年開始一系列跟元太科技合作跟創造,把其帶入教學。其中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降低電子紙門檻,變成可操作的媒材,透過萬向接頭及線性的元素,使點跟線組成一個面,然後再擴張成一個更大的單元,大幅降低價格。第二個方向則是儘量擴展領域,將電機系的無線供電、無線通訊等科技結合進來,在教育研究上一起來參與。

分享六個案子:第一個是圓形玻璃磚牆,將電子紙切割成扇形,包裹在很像雙層玻璃杯的內部,形成一個像素的單元,再將每個玻璃杯集合堆疊成一片牆,用機械式的成像印表機的繩索,讓其透過電波頻率可以改變顏色。第二個是直立簾,將此技術運用在傳統的隔間,每條有四個同樣的單元組成240cm x 10cm共五十個長條,呈現出空間內部的用電資訊,與校園環境感測器連結,變成是物聯網的一部分,能動態的不斷來回呈現。第三是將其變成真實的帷幕牆系統,但電子紙脆弱又怕受潮,因此必須妥善保存,故嘗試用膠合玻璃將電子紙夾在兩片玻璃之間,或將其放在複層玻璃的中空層裡。這個裝置共有八面膠合玻璃,將其變成物聯網的一部分。

第四個是有孔洞帷幕牆單元,開始在電子紙上打洞,因電子紙是透過很多層疊組成,所以要在哪一層打洞?或是貼合後再一起打洞做了很多嘗試,也試驗先將墨水打洞後再貼合包裹保護層,藉此測試出最有效的方式。接著實驗了60 x 60cm的模具,四塊組成一個帷幕模組,變成校園內的布告欄。第五個是波紋動態皮層,藉電子紙應用在貨架電子標籤上,現在越來越普及,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及輕巧,故藉此架構創新,變成容易拆換,藉刻意留設的孔隙創造摩爾紋的視覺效果,讓靜態的時候也能創造視覺的幻象。並且提供足夠的解析度創造遠近馬賽克照片的拼貼。最後是去年八月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競圖的提案,可惜未獲得青睞,設計概念來自大航海時期的變遷,到地緣政治台灣的前線,藉由十多個同心圓作為創造的開始,將其佈置為電子紙標籤,呈現一個有摩爾紋特效的裝置。

雨果的小說《鐘樓怪人》裡有個章節很有名,談社會因為新技術出現的變革,像印刷術的發明就取代以前傳遞媒體、傳遞文化的載體,電子紙出現後又將取代舊的媒材,不僅電子紙還包括元宇宙等。此刻建築已開始面臨新的挑戰,要如何從裡面得到積極的啟發?再來電子紙可變換各種材質或圖像,帶有去材質的本事,可對應到當代建築扁平化的表現,因此具備極佳的潛力,展現虛擬跟真實之間的來回想像。這八年來的研究,接觸到許多創新組織、建築師、營造廠、科技公司及電機系的老師等,彼此一起合作,試圖給建築帶來新的可能性及公共性。

 

主持暨回應人| 陳啟仁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講者| 徐宇亮、薛丞倫

第一場:設計實踐|綜合討論

陳啟仁:
本次兩個簡報裡面,都有新觀念跟對未來可能的想像。木構造其實是從未斷裂過的傳統,而且不斷的被創造,很吻合本次論壇主題「傳統與非傳統」的意涵。若以木構造的文化性來看,從跟土地、跟社會的關係中衍生出豐富的文化,可分成一與生態土地的依存性、二多樣工藝的創造能量、三高社會性的營造媒介及四豐富的建築營造文化。在原始社會中,是就地取材大自然的地形與資源,來因應環境條件,比如干欄式建築、水上建築等,在有限資源下延伸出居住型態。從巢居到干欄式建築,與生態土地的緊密依存的聚落如德國黑森林聚落、印尼松巴島、蘇拉威西島及日本吉野衫的故鄉等。從中可看到西方發展出的半木構造建築的發展脈絡。東方的發展邏輯也平行存在,在日本古建築的紀錄中,目前留下來最高的大約是50多公尺,但曾經出現過高達100多公尺的紀錄。

西方建築在中世紀出現許多變化,是受到工藝發展的影響,可在英國倫敦西敏寺、俄羅斯及法國看到。1851年為世界博覽會而興建的倫敦水晶宮,既定印象認為都是玻璃跟鋼構,但裡面也運用很多木材,其實應該叫鐵木混造建築,構造細節其實仍依循木造建築,這是因木構造技術已非常成熟,所以會有混構狀態出現。歐洲人移民到北美洲後,發展出房屋工業化技術,透過木材規格及釘子興建。但歐洲還延續一定的傳統,譬如跨七十多米的橋,用古典力學原理就搭建出來。過去許多鐵橋都是全木造的,即便巴黎鐵塔興建過程中,也用了25萬立方米的木頭做為鷹架。在典範轉移下木頭變成配角,但地位仍然重要,譬如混凝土仍需要木頭作為模板。現代建築中還是有許多建築師使用木構造,包括葛羅培斯1921年的私人住宅Sommerfeld House,這可能是包浩斯運動的第一座木構造建築,以及1930年代Alvar Aalto設計的芬蘭館等。19世紀出現新時代的材料「膠合木」,歐陸出現木構造模組化的房屋系統,木頭轉換成鋼構造的輔助材,然後一直到今天,因此木構造系統並未中斷過,其當代性定位值得思考。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陳啟仁教授擔任主持暨回應人,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臺灣建築論壇「設計實踐」專題邀請陳啟仁教授擔任主持暨回應人,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台灣2017年開始發展國產木材,這與其他地域跟國家背景不同,請問徐老師台灣國產材當代的任務跟角色是?再來,從傳統到非傳統的式樣,未來木構造一定會進行非傳統的創新發展,請問已有可預見的路徑了嗎?

徐宇亮:
談木構造不能從單一面向來討論,還包括材料來源、產業鏈的加工及應用等各面向的挑戰。舉陽明交大「台灣厝」來說明,當時設定好幾個條件,包括用台灣的材料、台灣的加工技術等,來瞭解台灣目前木構造產業的現況跟困境,包括要這麼大產量,是否有工廠可以提供?本次合作的單位是台灣大學實驗林工廠,像研究型的工廠要生產一棟建築的材料是困難的。再來是怎麼驗收,目前公共工程遇到木構造,要如何進行三級品管?本次是在學校教育系統裡面的實驗,透過真實的建構討論真實的材料,是走在灰色地帶,且房子很快就不在台灣,但若回到營建體制裡困境非常大。國內規範還有很多空間有待大家一起努力,深入探討跟發展。

在德國與國外朋友交流時,得到幾個關於材料的回饋,譬如台灣柳杉的中間處顏色偏深,兩邊花紋繽紛,設計過程就擔心是否因跟國外柳杉不同,品質會比較不好,但外國朋友都讚揚台灣柳杉的美麗,且氣味也很好聞,很好奇台灣的國產木材。第二是我們是11個團隊中,唯一將所有材料先拆成零件,然後透過海運運送到現場的,其他團隊因多半在歐陸,故都是先半預鑄後運送到現場,只需要接管線,我們則還要一根根木頭進行基礎定位組裝,用手工器具進行組裝,心裡其實很慌,也反應國外施工技術是比較友善的,台灣在營建端也需要提升。我們花很多心力在挑戰木構造系統,其他團隊則跳過直接挑戰打造最永續的房子,在材料上比我們自由。藉由此次機會,看到許多可以繼續努力的地方。

陳啟仁:
薛丞倫老師的簡報燃起我很多想像力,還提到當年雨果看到印刷術發明後的危機感,現在則是來自電子紙等,薛老師清晰的說明電子紙的運作原理,以及跟建築的連結,選擇透明性為切入點也很準確。6個分享案例,從磚、直立簾到帷幕牆都有,相信現在只是開端,未來還會發生更多事情。想請教薛老師,在可見的未來,電子紙對建築產業的哪個環節,會帶給明顯的改變?第二個問題是在教學現場,這些新技術跟工具的出現,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或對建築實務界進行影響?未來建築系的學生是否都要會寫程式碼?

薛丞倫 :
我非常喜歡雨果用很唯美的故事去談建築的死亡,藉最後鐘樓怪人化身為粉塵,來對照巴黎聖母院那厚重的石頭,帶有一種浪漫。因此很希望對新材料的討論,也能帶有浪漫的想像。紐約時報廣場似乎不可避免的裝了越來越多的大型銀幕,導致建築已經被流動的資訊取代而消失,建築商品化變成影像的一部分,似已是趨勢,但我覺得這不太對。因此有沒有機會去啟動新的方法,譬如讓內外空間互相滲透,反應微氣候環境,在商品化背後有更強的公共性或社交。目前建築產業仍很傳統,並未有太多改變,但在模組化、循環經濟的想像下,需要嘗試跨領域的合作,開始跟具備循環經濟理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合作,在不可避免的影像資訊化下,帶動更多公共性,吸引更多組織加入來共創。

由於科技創新還在持續進行,還無法有太確定的結論,自2015年開始到現在,我們一直嘗試將這些技術跟工具變成課程(專案),透過這些課程或密集的工作坊跟產業界合作,建立平台上讓學生跟工程師對話,學習跟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合作,藉這些嘗試帶來新的契機。透明性雖然已是半個世紀前對建築的看法,但拿來用在新媒材上時,能讓學生思考媒材的可能性,再回到設計的思考面向,談材料本質的想像,開始理解跟嘗試各種尺度的結合,讓學生不把電子紙僅當作是材料,而是一個建築來看待,啟發進一步對建築的看法。電子紙不僅只是媒材,因為它就是建築。

陳啟仁:
兩位都有建築設計的實務經驗,也都在教學現場,現在因新的技術出現,過去設計要先畫圖做模型,再接著談比例問題,但現在新的技術似乎跳過這些,兩位的想法是?

徐宇亮:
我參與並帶著學生做「台灣厝」的經驗裡,是透過比較傳統的設計工具,再透過數位軟體進行模擬跟預測。雖然我具有實務界的經驗,帶著學生做最大能力範圍的規劃跟安排,但在工地現場遇到的突發狀況真的很難預測,因此必須隨時應變,經常必須很快做判斷,加上興建時間很剛好,不太容許有犯錯的可能,難免大家壓力很大。學生現場也會害怕,此時就是盡力協助,但到後半段大家都可以獨當一面,知道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此時就可分頭進行。學生透過實作的環境,從頭到尾參與就能理解設計跟實踐之間的距離。

薛丞倫:
我簡報的最後一張,是一位學生坐在馬路中間,腿上有一台筆電,前面架著攝影機,是在現場做設計,這剛好可回應陳老師的提問及徐老師談的在現場。我認為在現場非常重要,身體結合新的工具,好像是新一代建築師的一種典範,必須要變成半人半機器。這幾年在學校教育,我喜歡用影像工具,讓學生將自己放到基地裡面去感受,去記錄擷取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關係,然後放到設計裡面,啟發更多新的空間想像。今日處在全球化下,已經不能封閉,而是必須不斷打開邊界來操作設計,相信會帶來正面的啟發。身體性的尺度和全球化的議題是連結在一起的。

陳啟仁:
兩位老師都屬行動派,不只設計還會付諸實現。徐老師參與的「台灣厝」從設計一路到建築計畫,甚至營建計畫的掌握,這個經驗非常寶貴,精神應該繼續堅持,將對台灣建築產業產生影響。薛老師則對新科技進行實驗,若有辦法透過沉浸式的環境去進行教學,來談自己的跟身體的關係、跟體積量體的關係,相信激發的設計能量將會非常可觀。

綜合討論,左起陳啟仁、徐宇亮、薛承倫,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綜合討論,左起陳啟仁、徐宇亮、薛承倫,北美館視聽室,2023.3.11 © 臺北市立美術館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