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典範與差異:世界藝術史中的亞洲現當代藝術編撰 ——「2024國際策展論壇」馬唯中演講側記

文  ∕ 
吳尚育
典範與差異:世界藝術史中的亞洲現當代藝術編撰 ——「2024國際策展論壇」馬唯中演講側記-圖片
董陽孜(1942年生於上海,現居台北)。「大廳委託創作:董陽孜」之「對話」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景,2024,水墨紙本,藝術家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Hyla Skopitz

以西方框架為主導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是否具備自我修正的能力?亞洲現當代藝術史又能如何鑲嵌進世界藝術史的編撰並與之對話?現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當代藝術部首位Ming Chu Hsu與Daniel Xu策展人馬唯中,在本次演講,比較該館與她於2013至2022年間在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擔任首位水墨策展人的工作經驗,反思亞洲現當代藝術在兩館中的定位與策略。

右前牆面:國吉康雄〈作為一位攝影師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as a Photographer, 1924)於1900至1950年代現當代藝術常設展展出現場。圖片提供:馬唯中-圖片
右前牆面:國吉康雄〈作為一位攝影師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as a Photographer, 1924)於1900至1950年代現當代藝術常設展展出現場。圖片提供:馬唯中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現當代藝術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於1870年,相當早就開始收藏「當代藝術」,是二十世紀初美國首個收藏馬諦斯與塞尚作品的博物館。該館1967年正式設立當代藝術部(Department of Contemporary Arts),名稱幾經更迭後,近年採用現當代藝術部(Depart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該部門於1987年正式設立空間,目前正準備翻新,館方委託墨西哥建築師佛烈達.埃斯科貝多(Frida Escobedo)負責整建,將於2026年關閉,預計在2030年重新開幕。

現當代藝術部藏品約有一萬五千件,最重要的收藏為約1940年代入藏、奠定該部門基礎的兩批藏品:美國作家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的捐贈,包含畢卡索為她畫的肖像;推動美國現當代藝術的重要藏家與攝影師史提葛利茲(Alfred Stieglitz)的捐贈,包括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的作品[1]。作為位於紐約的博物館,重要館藏也包含大量戰後表現抽象表現主義與美國藝術家的作品。李奧納多.蘭黛(Leonard A. Lauder)捐贈至該館的90件立體派收藏,也大幅提升該館在二十世紀初現代藝術的收藏。整體而言,現當代藝術部的框架,以西方現當代藝術發展進程為主。

馬唯中任職於該館現當代藝術部,她的工作為建立該館收藏與展示二十、二十一世紀東亞與東南亞藝術的方法。在開始這樣的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便為審視館藏中與亞洲相關的作品,如日裔美國藝術家、華裔藝術家的作品。該館收藏橫跨1945至今具亞洲背景的抽象藝術家的創作,部分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因媒材修復保存的需求被分別歸類到攝影部(Photographs)和草圖和版畫部(Drawings and Prints),也收藏少部分與紐約相關的亞洲觀念藝術家作品,現當代水墨作品則大部分被歸類在以收藏1900年以前亞洲藝術為主的亞洲藝術部。為了在非常以西方藝術為主導的框架中,凸顯亞洲藝術家的參與美國藝術的角色,便在常設展1900-1950年代的樓層中,將國吉康雄(Yasuo Kuniyoshi)、碓冰文平(Bumpei Usui)等日裔美國藝術家1920年代的作品與北美及西歐藝術家的作品並列。

註解

  1. ^ 葛楚.史坦、史提葛利茲捐贈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藏品參見:https://www.metmuseum.org/exhibitions/listings/2012/steins-collecthttps://www.metmuseum.org/exhibitions/listings/2011/stieglitz-and-his-artists-matisse-to-okeeffe (檢索於2024年11月27日)
林明弘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地創作〈Pentachrome〉展出現場,2022年8月15日起。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Paul Lachenauer-圖片
林明弘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地創作〈Pentachrome〉展出現場,2022年8月15日起。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Paul Lachenauer

西方典範中的亞洲藝術補遺

馬唯中在任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兩年半中,思索如何在以西方典範(canon)為主導的制式化藝術史框架中,進行補強或打斷,例如該館近期才收藏首件白南準作品,為他的晚期作品〈中國記憶〉(Chinese Memory, 2005)。他被視為錄像藝術先驅,自年輕時就癡迷中華文化,這件作品可見中文、日文、韓文書寫的中國哲學書籍,包含一個立軸與中國宣傳畫,反映他對中國的想像。這樣的作品可同時回應該館的現當代藝術與亞洲藝術框架。現當代藝術部透過負責不同區域的策展人,重探不同地域對現代與當下的思索與回應,並透過收藏豐富現當代藝術的故事。

亞洲藝術部曾在2013年舉辦「水墨藝術:當代中國裡的過去作為現在」(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思索如何從古典的東方藝術走向當代,在這個展覽中在該館最大的佛教藝術空間中,可見徐冰、楊詰蒼、邱志傑的作品。這樣的展示有著它的力量與侷限,例如當代藝術在傳統空間中展示遭逢的挑戰,但仍能在論述上達到它的目的,因為水墨的創作總是與傳統書畫表現、概念、哲學有關;2022年臺灣藝術家林明弘受館方委託,為連結一樓與二樓展示中國瓷器展廳的電扶梯空間限地創作。他以為人熟知的手法將兩件景德鎮瓷器館藏的花樣放大到兩側牆面,挪用街頭海報張貼的方式佈局,又將為牆面設計的圖案製作成海報張貼於街頭,形成博物館裡裡外外的關係,以這種的方式打破大眾對該館的既定印象。

佩特里特.哈利來(1986年生於科索沃)。2024年「屋頂花園委託創作:佩特里特.哈利來」(The Roof Garden Commission: Petrit Halilaj)作品〈Abetare〉展出現場。藝術家、Chert Lüdde, Berlin; kurimanzutto, Mexico City / New York; Mennour, Paris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Hyla Skopitz-圖片
佩特里特.哈利來(1986年生於科索沃)。2024年「屋頂花園委託創作:佩特里特.哈利來」(The Roof Garden Commission: Petrit Halilaj)作品〈Abetare〉展出現場。藝術家、Chert Lüdde, Berlin; kurimanzutto, Mexico City / New York; Mennour, Paris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Hyla Skopitz

百科全書式博物館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作為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多少隱含帝國主義的遺緒,透過不同委託創作,邀請不同文化的當代藝術家與它相對完整的故事交流與對話,為這座古典的博物館,其建築、館藏、所處紐約上東城景色,帶來不同思考。該館在2002年啟用屋頂花園,過往的作法為將已做好的雕塑放到屋頂花園展示,2006年轉為「屋頂花園委託創作」(The Roof Garden Commission),首屆受邀藝術家為蔡國強。

李昢(1964年生於南韓)。「主館正面外牆委託創作:李昢」之「Long Tail Halo」系列作品,2024,藝術家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Eugenia Burnett Tinsley-圖片
李昢(1964年生於南韓)。「主館正面外牆委託創作:李昢」之「Long Tail Halo」系列作品,2024,藝術家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Eugenia Burnett Tinsley

位於第五大道的主館外牆完成於1907年,當時的建築師在四對柱子之間留了四個壁龕,準備安放古典雕塑作品,然而後來遇上館方經濟拮据便空了百年以上。2019年在現任館長馬克斯.霍萊因(Max Hollein)的推動下,開始了「主館正面外牆委託創作」(The Facade Commission),委託藝術家為這四個壁龕創作。2024年馬唯中擔任該計畫策劃人,邀請南韓藝術家李昢合作,計畫名為「Long Tail Halo」。[1]她為中間兩個壁龕創作的雕塑〈CTCS #1〉與〈CTCS#2〉較接近古典雕塑的形貌,有著建築的結構感與立體派的解構風格,也與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的雕塑、畢卡索的繪畫、希臘羅馬雕塑等館藏產生對話;兩側的壁龕的作品〈The Secret Sharer II〉與〈The Secret Sharer III〉則較為抽象,型態根據她鍾愛的珍島犬與其吐出來的東西組成,呈現人狗之間關係的探索,作為人類身旁的保護者、友伴、信使,想傳達的是警告、箴言還是安慰?

註解

  1. ^ 李昢堅持展名只以英文呈現,未有韓文展名,故僅於本處加註中文譯名「長尾光環」。
董陽孜(1942年生於上海,現居台北)。「大廳委託創作:董陽孜」之「對話」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景,2024,水墨紙本,藝術家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Hyla Skopitz-圖片
董陽孜(1942年生於上海,現居台北)。「大廳委託創作:董陽孜」之「對話」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全景,2024,水墨紙本,藝術家提供。圖片提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Hyla Skopitz

館方也在2019年開始「大廳委託創作」(The Great Hall Commission),首屆邀請加拿大第一民族藝術家肯特.芒克曼(Kent Monkman),他對該館一件重要美國繪畫藏品進行轉向詮釋,呈現北美原住民與歐洲人的衝突。2024年則邀請到董陽孜,將在該館為非常以西方為主導的空間,加入古代書法到現代書法的演進表現,與該空間中的埃及、希臘羅馬、歐洲文藝復興等文化,以及參觀的觀眾對話。

「個體.源流.表現」展覽現場,2021。圖片提供:M+,攝影:鄭樂天-圖片
「個體.源流.表現」展覽現場,2021。圖片提供:M+,攝影:鄭樂天

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的亞洲藝術策略

馬唯中任職香港M+視覺文化博物館,規劃開幕展之一「個體.源流.表現」時,思考如何在香港論述亞洲現當代藝術從1950年代至今日的發展,並以水墨與抽象藝術展開這個故事。在西方主導的藝術史詮釋中,常將抽象藝術視為美國藝術的成就,然而事實上其他文化對抽象創作並不陌生。此展希望觀察藝術家個體與其文化源流及創作表現之間的關係。在M+的發展策略上,認為水墨不該與當代藝術分開,因此整個展覽不斷有水墨介入,首個展廳其中一面牆便以書法的角度看抽象藝術,另一面牆則以山水的角度看抽象。

約翰.凱吉、卡爾文.薩姆森,〈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塑膠玻璃板印圖一〉,絲網印刷寶克力板、核桃木,整體:37 × 61 × 36.5公分,香港M+藏(2017.276)© John Cage Trust。圖片提供:M+-圖片
約翰.凱吉、卡爾文.薩姆森,〈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塑膠玻璃板印圖一〉,絲網印刷寶克力板、核桃木,整體:37 × 61 × 36.5公分,香港M+藏(2017.276)© John Cage Trust。圖片提供:M+

M+的館藏中,也可見約翰.凱吉(John Cage)以易經的方法作畫、詹姆士.李.拜爾斯(James Lee Byars)、野口勇對水墨的思考與詮釋,回應M+以亞洲視覺文化為框架,但不限於亞洲人,而是對亞洲更廣大的想像,以此拓展水墨的想像,以更多元的方法思考水墨在當代藝術中的不同表現。作為一座大型亞洲視覺文化博物館,漢字將是相當重要的元素,因此在2021年M+落成開幕時,也邀請了董陽孜為大堂空間創作五件作品,觀眾一進門就看到白紙黑字,但為一種新的書法表現。

全球藝術史的修正

在問答的環節中,與談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郭昭蘭副教授指出,本次演講令人思考百科全書式博物館,如何在十九世紀後重新自我檢討,修正對全球藝術的論述,並思考當代藝術在某種程度上為反歷史,與百科全書式博物館常見的線性歷史敘述相反,在這樣的狀態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邀請當代藝術家時,如何思考兩者間的關係。馬唯中認為藝術家不管是反抗或解構,都不斷與過去的藝術對話。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藝術家要反抗的事物都在館內,在這樣的對照中著它的趣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當代藝術部即將閉門整修,目前已著手思考如何規劃重新開館後的常設展,特別是如何在該部門一萬五千多件館藏的前提下做規劃,這與M+在從無到有的狀態下規劃開館展相當不同。[1]馬唯中指出不該將既有的歷史打散,先有典範,再把典範打散才是有趣的事,也才有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中的意義。

郭昭蘭進一步指出以國族作為敘述臺灣美術史的框架時,時常會遇見跨國溝通的困難。她在與林明弘合作「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展覽的過程中,看見以當代藝術與策展方法,達成臺灣美術史的跨地域共享與普世性的可能性,進而形成漢斯.貝爾亭(Hans Belting)所謂的「全球觀眾」,即全球當代藝術營造出的新的觀眾與新的普世性。馬唯中則回應,M+在規劃水墨的展示時,便以廣義的亞洲為視角,將不同國籍的藝術家放在一起,以概念性、解構性、繪畫性、文字性、山水、書法等概念,將論述從國族的框架中拉出,形成普世性,並透過展示呈現藝術家的個人表現在普世性中的微妙差異(nuance)。

 

 

註解

  1. ^ M+於2021年以M+大樓正式對外開幕時,已收藏八千餘件作品。

★★★【延伸觀賞】北美館|2024國際策展論壇紀錄影片

【場次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M+的現當代亞洲藝術策略分析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