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藝術邊界的突破:VR圖書室計畫的展覽策略與意義

Breaking the Boundary: The Exhibition Strategy and Significance of VR Library Project
作者  ∕ 
黃上容
藝術邊界的突破:VR圖書室計畫的展覽策略與意義-圖片
藝術邊界的突破:VR圖書室計畫的展覽策略與意義-圖片
大衛・拉普 ,《瀑布膠卷夢》(Montegelato),2021

「VR圖書室計畫」的緣起,源於在地實驗(ET@T)長期與國內VR產業和創作者緊密聯繫與交流的過程中,意識到北部在VR作品展出平台與空間上的缺乏。在臺灣,除了高雄電影館的體感劇院及高雄電影節XR單元外,VR創作者在北部地區難以找到放映作品的機會。因此,為了促進VR整體生態系的多元長期發展,本計畫目的聚焦於VR作品的推廣,提供創作者和實驗性作品展出的平台。這種VR語彙和型態尚未定型前,有助於發掘和探討VR作品的多元策展可能性,並透過講座、座談會建立交流與討論的機會。

從媒材到場域:VR圖書室在美術館的展示實驗

傳統藝術媒材已發展成熟,其議題、表現和內容逐漸定型。然而,由於 VR/XR 仍處於演進階段,影像語彙尚未穩固,本計畫也希望藉由探索VR這個新的影像語言、議題與內容來推進展覽的多樣性,VR/XR作品的展映型態多樣,取決於創作者對於體驗模式的設計。然而,由於 VR/XR技術和媒材的多元特性,具有融匯電影、劇場及遊戲潛力的可能性,本計畫回應美術館作為公共機構的組織定位,臺北市立美術館對於當代藝術展陳形式的創新思考,VR圖書室計畫不同於一般的VR展覽,其不僅是放映VR作品的集合,更是一個意圖探索新技術與視覺藝術場域之間關係的綜合平台。此計畫試圖在視覺藝術的語境中推進這些技術的討論與應用,臺灣社會與藝術生態對於VR/XR的經驗相對有限,因此這樣的計畫不僅是VR作品進入美術館場域的實驗,更是對於未來可能的展示模式與觀演機制的前瞻性挑戰。

VR放映空間的佈署:美術館與觀眾體驗的再思考

傳統美術館多以視覺為主的作品展陳,而VR則將參觀者置於沉浸式的感官歷程中,作品不僅是視覺的,更是全感官的互動過程。這類互動性重新定義觀眾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使美術館不再僅是靜態的觀展空間,而是與技術、視覺、體感的動態場域。這樣的互動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展演的機制,包括空間佈局、設備配置,以及觀眾參與的形式,以確保觀展過程的順暢。

在美術館中展示VR作品,需要考量民眾的觀看體驗與空間配置之間的平衡。北美館地下E展區的場地相對空曠,為了提升觀眾的沉浸感與安全感,採用隔間設計。這樣的規劃不僅保有私密性,避免參與者在開放場域中感受到被外界注視的不適感,還讓觀者能夠在一個獨立且舒適的氛圍中專注於作品的體驗。在材質上,選擇霧面的半透明塑膠布,讓空間維持一定的通透性,以兼顧視覺的開放感與私密性之間的平衡,提供觀眾一個安心的觀看環境。

為了進一步提升技術的整合便利性,展區設計中還需考慮頭戴式顯示器的使用需求。例如,使用一體機(Standalone VRheadset)時,對設備定位的要求較低,但若使用如Vive Pro這類型的頭顯,則需要額外配置定位系統(如lighthouse)。因此,展示空間內設置金屬框架和結構支撐,用於固定定位裝置和走線,以確保設備的穩定性與頭顯的順利運行。這樣的設計和配置,既滿足VR展品的技術要求,又強化觀眾的沉浸體驗。

而在觀看機制上,VR圖書室計畫不同於影展型VR活動,具有獨特的策畫模式與主題設定,傳統的VR影展通常採取售票模式,並有明確的時間表與場次安排,本次VR圖書室計畫則基於美術館場域,採用了不同的觀看機制。民眾僅需支付基本入館費用,並以現場排隊的方式觀看作品,模仿圖書館的借閱模式,採用自由排隊,讓觀眾在現場隨機進入體驗,考量美術館的特性與需求,避免因預約制造成的現場空缺或候補的問題。

藝術與技術的邊界:VR圖書室的策展選件分析

VR圖書室的選件不僅關注於作品的議題,如回憶、歷史與社會等面向,還衡量VR作為媒材在詮釋這些議題時的優勢。VR的空間特性,能打破傳統錄像或電影的線性敘事框架,提供多線性、多視角的沉浸式感知,使觀者能透過主觀視角重新建構對故事與歷史的理解。在本次作品的選件上,考量VR作品在展覽中是否能與觀眾建立連結,特別是在視覺元素與呈現形式上。展期間共選出十件作品,分兩單元放映,涵蓋多樣的主題與影像表現。

王新仁,《昨日的路徑》(Path to the Past),2019-圖片
王新仁,《昨日的路徑》(Path to the Past),2019

《昨日的路徑》運用演算技術轉化個人的記憶,藝術家王新仁利用3D建模,將家鄉神岡的景象具象化於虛擬空間中。這種影像的應用不僅重構藝術家的內心情感,亦讓觀者得以深入體驗私密的回憶,透過沉浸式視角重新審視記憶如何被形塑與重現。

陳怡蓉,《朵拉 Ep.1》(Dora Ep.1),2023-圖片
陳怡蓉,《朵拉 Ep.1》(Dora Ep.1),2023

《朵拉Ep.1》將大家帶入維多利亞時代的「醫療劇場」,陳怡蓉導演以獨特且華麗的視覺風格,揭示歷史中女性與精神病患所遭受的不公平對待。這件作品融合歷史與虛擬現實,以精緻的視覺元素和場景設計,使觀眾在沉浸中反思權力結構與社會不公。

郭文泰,《遺留》(All That Remains),2022-圖片
郭文泰,《遺留》(All That Remains),2022

《遺留》是延續自河床劇團的單人沉浸式劇場「開房間計劃」,郭文泰導演將現場表演的親密感與劇場性轉化至虛擬空間。作品成功保留原作中觀看與被看之間的張力,使體驗者能夠體驗一種特殊的親密互動,彷彿置身於劇場中心,感受每一個細微的情緒波動。

安斯利・羅布森,《異鄉人:記憶獨白》(Ferenj A Graphic Memoir in VR),2020-圖片
安斯利・羅布森,《異鄉人:記憶獨白》(Ferenj A Graphic Memoir in VR),2020

《異鄉人:記憶獨白》透過攝影測量與3D立體點狀雲的視覺語彙,衣索比亞裔導演安斯利・羅布森重建兒時記憶中的重要場景,表現記憶與現實交錯的複雜性。這種技術呈現的手法使觀眾能夠以自身視角探索多層次的記憶景觀,感受其如夢似幻的質感。

米拉德・唐斯爾 ,《虛擬自由》(VR Free),2019-圖片
米拉德・唐斯爾 ,《虛擬自由》(VR Free),2019

《虛擬自由》以紀錄片式的敘事,挑戰傳統影像的空間限制,導演米拉德唐斯爾帶著攝影機深入義大利杜林監獄,連結監獄內外兩個世界的對話與聯繫。透過VR的沉浸感,觀眾被引入一場關於社會控制與人性自由的思考,體驗到超越物理邊界的社會觀察與共鳴。

全明遠,《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Time Capsule VR Photography Project),2015 --圖片
全明遠,《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Time Capsule VR Photography Project),2015 -

《時空膠囊—VR攝影計畫》運用全景攝影,全明遠導演捕捉市井人群的「決定性瞬間」紀實VR攝影。VR攝影不同於一般攝影,需要將不同角度的影像進行縫合,它除了是拍攝當下的「一瞬」,更是需要長時間的調整構圖、後製,讓觀眾能夠置身於場景之中,觀察與參與時間的凝結與流動。

大衛・拉普 ,《瀑布膠卷夢》(Montegelato),2021-圖片
大衛・拉普 ,《瀑布膠卷夢》(Montegelato),2021

《瀑布膠卷夢》以蒙太奇技法疊合時空,義大利導演大衛.拉普記錄義大利影史的「吉拉托山瀑布」重要片段,探索新舊媒體之間的交匯。作品借助VR的沉浸空間強化了觀者的觀看角度,使其體驗多重時空的疊加與變換,從而重新審視影像媒材在不同時代的視覺變遷。

卡麥隆・科斯托普洛斯 ,《我身之軀》(Body of Mine),2024-圖片
卡麥隆・科斯托普洛斯 ,《我身之軀》(Body of Mine),2024

《我身之軀》則結合身體、臉部和視線追蹤,導演卡麥隆・科斯托普洛斯讓觀眾化身為「他者」,進入跨性別者的身體,經歷其生命故事。作品透過虛擬的身體轉換,深刻地理解性別與身份的多樣性與挑戰,感知身體作為一種社會與文化意識的容器。

大衛・阿德勒,《長夜將盡》(End of Night),2021-圖片
大衛・阿德勒,《長夜將盡》(End of Night),2021

《長夜將盡》利用容積掃描,將拍攝瑕疵轉化為創作特色,敘述一段逃亡與倖存的故事。大衛・阿德勒導演將技術限制轉化為藝術表達的獨特風格,營造出一種破碎而真實的歷史敘事,象徵戰爭帶來的破敗與記憶的斷裂。

許家維,《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The Actor from Golden Triangle),2023-圖片
許家維,《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The Actor from Golden Triangle),2023

《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結合虛擬實境與泰國傳統蘭納表演,透過說唱演出講述當代地緣政治與神話交織的故事。藝術家許家維過去作品中,都會「揭露」作品背後的工作現場,在這件作品也不例外,將演員動態捕捉的現場畫面也搬移到VR影像中,虛擬場景的多重層次深化觀眾對歷史傳說與現代技術之間張力的體會。

本次VR圖書室計畫的選件,不同於影展的單一主題式邏輯,而是呈現多元的影像風格、敘事內容與技術運用,期望將這些作品拓展給更廣泛的觀眾,進一步推動VR/XR作為藝術形式在當代展覽中的應用與途徑。

虛實融合時代的藝術革新:從VR圖書室計劃看未來展演

臺灣創作者在VR/XR領域的發展,近幾年有逐漸蓬勃的趨勢, VR圖書室計畫希望為這些創作者提供展映的平台,也期望能夠促進其他領域(如影視、表演、遊戲設計)與視覺藝術的跨界合作。這樣的展覽有助於提升創作者的能見度,並引導觀眾重新審視這些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連結,從而推動新興型態在臺灣的成型。

未來,美術館及表演場館在展示VR/XR作品時,將面臨如何平衡新科技與傳統藝術展演形式的挑戰。VR不應僅被視為單純的影像技術,而應被理解為一種融合身體、空間的綜合藝術樣態。這樣的視角促使創作者在創作中打破傳統2D平面或古典舞台劇的限制,探索同步、共時的空間影像的多樣性。

VR圖書室計畫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示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個對未來展演方式的測試與實驗。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虛實整合時代的來臨,展演模式將朝向更深層次的互動與沉浸發展。此計畫希望為場館、藝術家和觀眾提供一個共同思考的空間:在未來的文化場域中,如何將技術與藝術有機融合,創造出能夠反映我們當代科技演進與觀看方式革新的新型態藝術。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