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擴建座談側記

Highlights of "TFAM Expansion 2.0: Trans‧Link‧Next" Forum
專題 藝術超展開-圖片
專題 藝術超展開-圖片

成立於1983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是國內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在歷經38年的使用下,展覽、典藏、教育及觀眾服務等空間皆面臨不足之困境,尤其典藏庫房更是早已趨近飽和,因此1996年林曼麗館長任內就已提出增建需求,並倡議應擴建美術館空間。25年後在歷經6位館長的努力下,典藏庫房已於今年10月正式動工,預計2024年啟用,並同步啟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為讓大眾、建築界及藝術界瞭解此次擴建計畫之意圖,北美館於2021年10月23日、24日及11月21日推出三場以建築為主題的座談。

整理| 王進坤 Kun Wang 建築外圍工作者

主持人
王俊雄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王俊傑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北美館本館與新建典藏庫房及館舍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臺北當代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先期規劃技術服務委託案第一階段報告書)-圖片
北美館本館與新建典藏庫房及館舍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片來源:臺北當代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先期規劃技術服務委託案第一階段報告書)

成立於1983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是國內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在歷經38年的使用下,展覽、典藏、教育及觀眾服務等空間皆面臨不足之困境,尤其典藏庫房更是早已趨近飽和,因此1996年林曼麗館長任內就已提出增建需求,並倡議應擴建美術館空間。25年後在歷經6位館長的努力下,典藏庫房已於今年10月正式動工,預計2024年啟用,並同步啟動「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為讓大眾、建築界及藝術界瞭解此次擴建計畫之意圖,北美館於2021年10月23日、24日及11月21日推出三場以建築為主題的座談。

「典藏庫房新建暨南進門改善工程」計畫基本資料-圖片
「典藏庫房新建暨南進門改善工程」計畫基本資料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計畫基本資料-圖片
「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計畫基本資料

王俊傑館長於座談會指出未來新館將設定為「林間美術館」,坐落於本館旁的花博公園地下層,採覆土式設計,地面層仍保留為公園綠地開放給市民使用。將採統包工程方式執行,預計2022年1月招標,總經費為52.34億元。新館啟用後本館將轉為美術史研究展示、常設展館及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新館定位為新類型藝術創生展演的重要基地。

引言人
張樞 /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本次新建典藏庫房採統包工程,由久年營造+益鼎工程+張樞建築師事務所團隊獲選。典藏庫房雖為美術館的核心但並非對外空間,在謹慎評估後於競圖時,提出不同於PCM(工程專案管理)先期規畫的測試方案,而是將典藏庫房設置在原本館停車場上,並整合與本館B2層齊平且貫通至地下兩層,藉壓低量體來維持本館的主體性,讓庫房與本館的連通更便捷。典藏庫房在安全上首要考量防洪與防水,故將停車場入口路面抬高至比海平面(EL)高8.35公尺,超過法定防洪高程。再於擋土連續壁與典藏庫房外牆間留設1公尺空氣層,來施作外層防水同時可供日後維修使用。庫房內各區設獨立空調箱控制溫濕。各項管線都整合在走廊上,因此庫房內沒有任何液態管線,確保典藏品的安全。

由於庫房的屋頂層與本館主入口齊平,將設置藝術通廊讓民眾能自由通行庫房屋頂層的開放空間。另外,先期規劃將園區整體交通汽車的出入口設定為民族東路進,新生北路三段出,將造成每日上千次車輛通過庫房屋頂,長期恐對典藏品不利,且截斷公園東西向連通道,因此重新送環境差異調查並獲得通過,將新藝術園區的出入口改為中山北路三段進,由民族東路出,庫房則設專用出入口改由新生北路三段進出。

統包案與設計監造各有優缺點,既然北美館新園區已決定採用統包方式,有意參與的建築師,應先找到能互相理解、溝通的營造廠組成團隊,談妥合作跟分工的方式,一起承擔責任。期待建築師拿出專業本領,預先排除或想好可能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來為業主、藝術家、公園服務。

 

講者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林友寒、梁豫漳、張樞、姚仁喜、潘一如、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0.23 ©台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講者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林友寒、梁豫漳、張樞、姚仁喜、潘一如、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0.23 ©台北市立美術館

10/23|北美館藝術園區: 多重建築語彙的相容與對話

與談人|林友寒 德國behet bondzio lin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姚仁喜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
    張 樞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梁豫漳 禾磊建築主持人
    潘一如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林友寒 德國behet bondzio lin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北美館新藝術園區可由三個角度切入,第一是圍塑基地的基隆河、國道一號、中山北路三段、新生北路三段、民族東路;第二是周邊具指標意義的建築物,包括王大閎建築劇場、圓山飯店、圓山遺址、圓山園區、水晶情人橋、憲指部及新生園區等;第三是本館的基地配置及其平面圖,分析高而潘建築師如何透過管狀來回應環境。在議題上,21世紀美術館的趨勢將是「跨領域、文化多元、自醒、非正統式的公共場所」,鼓勵社會上不同角色對話、互動,要肩負社區團體的公共平台及創新的觸媒,建立開放性的典藏方式,打造如大學般的學習環境。

並舉德國興建柏林20世紀國家美術館競圖為例,表示德國第一步是召開多場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及市民參與,共同討論什麼是屬於德國的、未來的、新媒體藝術的美術館,並務實討論預算該怎麼編列,從哪裡取得經費等,是在如此充分的展開下,來制定需求及量身擬定該館的建築法規,當一切成熟並完整後,才舉辦公開的國際競圖。反觀國內卻只由館方及PCM討論,在議題跟需求上並未充分展開,在建築法規上也未因應需求進行調整、預算編列跟工期制定上也忽略當下缺工缺料的困境,期待館方有更明確及合理的需求及期程,因為建築師不可能憑空創造。

潘一如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相比「景觀」用「觀景」更為適切,構想人怎麼去觀看景色,當從鳥瞰視角來看台北盆地,是藉由各種山系、水系所塑造的,其中北美館新園區基地是坐落於關渡平原的隘口,面積約為大安公園的四分之一,在台北盆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第一是紓解都市的熱島效應,調節盆地內的溫濕度,第二台北屬黏土層土質,透水性較差,此基地也扮演排水的重責,因此北美館藝術園區除回應「藝術」,更應回應地域氣候環境。

當年建築師高而潘巧妙運用「窗」作為北美館建築元素,讓觀者在館內能藉「窗」 來與外部環境相連接,讓北美館與環境關係緊密,未來在新館設計上,也應延續此理念,除思考新館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更應拉高與台北城市、氣候及自然綠意對話。利用園區地形進行設計,能吸引市民進入園區享受綠意,來與土地對話。但本案將採統包工程方式,目前規劃的造價跟工期都有些不足,而景觀又是工程的最後一步,常因趕工而被忽略,但本案90%為景觀,若未改進導致覆土厚度不足,或趕工養護時間太短,開幕時園區樣貌非常可能是場災難。

梁豫漳 禾磊建築主持人

這不僅是蓋一個美術館,而是個機會從建築上進行文化提問,當代藝術是一個持續的進行式,需思考台灣藝術發展怎麼對應全球脈動,怎麼去探索自我,建築師應該跟藝術圈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第二是建築跟都市的關係,北美館原為單棟建築,藉本次擴建而成為一個藝術園區,應回應與都市在量體與居民生活所扮演的角色。第三是建築空間的想像,提出建築在藝術發展上能扮演的角色,從空間本質來回應屬於台灣的文化象徵。最後要提醒,美術館是需要高度專業功能整合的建築,需細膩的思考預想未來的發展及使用方式。

但目前決定採用的統包架構,是重視預算跟工期,會讓建築師在設計時較難回到問題核心思考,在目前已公開的資訊中,在建築高度、建蔽率、容積率上限制嚴苛,在如此複雜的需求跟限制也不適合統包,建議採設計監造方式,由建築師充分理解館方需求後,提出設計方案來突破既有法規限制。作為一位建築師,期待看到同業提出有文化高度的美術館設計,成為台灣建築當代主體性的勇敢嘗試。

姚仁喜 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

目前公開審閱中擬定的施工期程,時間非常的緊迫,因設計、審查、施工都需要時間,且園區受限法規,大部分建築將埋在地下,粗略估算需要挖六公頃兩層樓深,這不僅對工程技術是個挑戰,土方該置放於何處也是難題。依過去的公共工程經驗裡,有以下四點可作分享:

  1. 台灣公共建築量體往往太大,浪費過多資源,應在有限的預算下將建築盡量縮小,拉高單坪造價,提高營建品質。若以與北美館同級的國外美術館案例,面積約在四千至五千坪,雖然小但很精實。
  2. 當今極端氣候已是全球重要課題,千年水災、暴風雪頻傳,今日再採兩百年洪水高度為防洪標準,並沒有太多意義,故蓋在河道旁的地底下,風險相當高。
  3. 統包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建築師與營造廠共同投標,共同承擔責任;第二種是建築師在營造廠之下,但建築師、業主與營造廠應為三角關係,互相牽制跟合作才是較理想的關係,若為第二種統包機制,建築師受限營造廠以造價、工期為主的考量,要提出文化為主的設計方案難度太高。
  4. 文化不可能像營造工程分成一期、二期,而應是長期延續的議題,不是蓋完就結束,因此不僅是硬體問題。過去曾參與蘭陽博物館、故宮南院等公立博物館設計,在設計興建過程中,館長跟行政團隊不斷在換人,只有建築師一直在,因此建築師要守住專業,不論怎麼變動都要堅持來滿足藝術家、使用者及管理者的需求。
講者、引言人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李彥良、王鎮凡、吳昌修、張樞、吳豪 卿、廖明彬、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0.24 ©台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講者、引言人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李彥良、王鎮凡、吳昌修、張樞、吳豪 卿、廖明彬、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0.24 ©台北市立美術館

10/24|尋求解方: 公共工程文化的省思

與談人|王鎮凡 大陸工程建築業務部協理
    吳昌修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豪卿 互助營造總經理
    李彥良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廖明彬 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 / 實構築學會理事長

廖明彬 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 / 實構築學會理事長

當下台灣的公共工程環境,讓營建團隊、業者跟建築師有相當多的抱怨跟期許。公共工程與民間工程最大的差異,在於民間工程有相當高的自主性,反觀公共工程則受限公部門僵化的規範及嚴苛的罰則,使參與者只敢保守行事,且採購法「圖利他人」四字,也讓公部門承辦人員心生懼怕,只圖工程能依合約如期完工,而非以追求工程品質為目標。

再來是政治決定一切,台灣選舉是四年一任,往往是上任第一年規劃,第二年發包,第三年開工,第四年就要求完工,一切都只為選舉要剪綵,且新任還會推翻前任首長的計畫,只因不為他人作嫁衣,這對工程品質是很大的傷害,不求做好只為趕快做完,這錯誤的現況急需被扭轉。加上公共工程規劃興建時,該建築的使用單位常被忽略,甚至完工後才成立,導致使用單位進場才發現空間不符合需求,造成要追加改善的浪費,也讓使用單位跟設計者兩造有摩擦,正確的順序應在設計階段就將使用單位納入團隊,才能確保建築符合使用單位的需求。

且政府不重視發包預算圖,常常在基本設計跟細部設計都未確定時,就要求營造廠製作發包圖,導致只能靠經驗製作,根本不可能準確。正確步驟應是建築師在細部設計完成後,再與營造單位一起討論,針對設計來製作發包預算圖,才能確保發包的細項正確,不然實際興建時就會發現各處都有問題。公共工程也耗費太多心力,在文書作業及不合理的審查機制,讓設計跟監造單位心力交瘁,而無法專心協助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整合圖面,讓問題在圖紙上就被解決。

最後,目前台灣PCM只具備合約跟行政管理的能力,而非於前期就把業主需求、法規、機電、施工等協調整合,但這才應是PC該具備的專業。除上述外,營造單位的心態也需正確,負責任的提供施工專業,與建築師針對設計進行深度討論,提出符合的營建工法,減少二次施工發生。在業主、建築師及營造三方同心下,才能將一棟建築好好完成。

王鎮凡 大陸工程建築業務部協理

一般認知營造屬於硬體行業,但隨著科技進步,也發展出先期輔助興建的多種軟體,加上近期缺工嚴重,也促使大陸工程積極投入軟體開發,來提升營建品質跟效率。大陸工程近年的目標,是在發展超高層建築,除工程技術困難,更重要的是透過垂直綠化等方式來回應都市環境。大陸工程在設計階段,就會提供營造專業協助建築師,依照設計來擬定施工流程,讓興建過程降低對交通、噪音、震動等的影響,也確保工程品質。除積極培養營建專業人才外,由於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積極引進現代科技,包括VR模擬興建體系、空拍機、紅外線感應等技術,來提升興建品質跟效率。

每個建築案都有其關鍵的課題要被解決,北美館新藝術園區則因採覆土式建築,故關鍵處就是挖掘出的土方,該如何處理?若政府跟館方能預先找到安置棄土的地方,就能解決此問題。另外,審查機制影響甚鉅,主辦單位應在各個關鍵的審查前,預先部屬因應解決,才能讓工期順暢。

吳昌修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若將國外的文化建設如美術館、博物館、展演館的設計興建時間,來與台灣同等級的文化建設做比較,會發現台灣公共工程花太多時間在審查上,因而壓縮到營造的時間,導致不斷在趕工,使施工品質難以控制。一般公共工程會遇到的問題如下,並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為例說明:

  1. 造型複雜特殊。
  2. 特殊工程技術:包括不存在的技術、或存在的技術但沒有做過,營造單位需在有限的工期,去克服這些問題。
  3. 建築量體大。
  4. 要求「快」:官員、民眾的期待。
  5. 關係複雜:業主、PCM、建築師、監造、工程分多標案發包,以及數百個供應商,且各標案彼此沒有合約關係,都只跟業主簽約,因而彼此平行,但工項會重疊,導致協調管理困難。

公共工程雖然是眾人之事,但每個人的立場看法不會一致,尤其政府防弊第一且制度僵化,當無法創新何來創作?且「文化藝術中心」是屬於工程?還是工藝?該用藝術標準還是工程的標準?文藝中心本身應該是一件藝術品嗎?是台北市民的?還是全民甚至是國際級的?建築要存在多久?要使用多久?以及統包商能提替代設計案嗎?價金工期如何審議?上述這些問題彼此扣合,若政府把「文化藝術中心」當一般公共工程辦理,卻又期待要符合對「文化藝術中心」的標準,這將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時間承載文化,但有文化底蘊的建築作品,應該用多少時間來涵養跟承載?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文藝中心能否就用「文化建設」的時間尺度來衡量,能為其建立「工期調整審議機制」嗎?因成本是隨著時間「流變」的,為達到文化的無形價值,對品質的定義以及文化藝術的認知,經常存在說不清楚,講不明白,造成無限大的差異,因此建議以「成本加成」方式發包,或是能調價的審議機制。

在關係上,文化建設屬於「人」的事,但人的立場會改變,當發生前後不一致該怎麼解決?此次北美藝術園區採用統包方式,在執行層面已大幅降低關係複雜衍生的問題,卻又衍生出是選統包商?還是選建築師團隊?營造公司適合擔任組「文藝中心」的統包團隊嗎?統包商的興建方案,能與原設計不同嗎?評審委員能當場決定修改?還是要由PCM審設計方案?以及設計方案還需再「公閱」嗎?以及會有獨立監造公司嗎?統包案雖有優點,但客觀來看確實會限制建築師提案的自由度,因此評選機制宜有新規則來兼顧,建議應建立「工期與成本變異的彈性協商機制」。

吳豪卿 互助營造總經理

北美新藝術園區的困難處分為兩點,第一是土方、第二在於防水,至於使用需求館方已訂立的相當清楚,但目前沒辦法判斷工期是否合理,因不知建築師的設計會否需要特殊的工法。以我近年的觀察,台灣幾個大的公共工程項目,對營造廠來說最好的狀態是不賠錢,但大部分都是賠錢在蓋,在這樣畸形的狀態下,求品質的營造廠要做公共工程,需要非常非常的有心跟小心,會參與多是站在回饋社會的心態,常是把其他建案的營利拿來貼補。互助也參與過許多公共案,包括台中歌劇院的曲牆前期工法,投入大量心血跟金錢試做,後來無償把技術轉給得標的麗明營造使用,就是想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目前台灣業主、建築師、營造廠、包商四方是各持己見,需要有新的合約方式來促成彼此合作。坦白說,互助過去參與公共工程案的經驗並不佳,除要面對公部門各種不合理的規範,合約擬定也不公平,只能含淚吞下許多額外的成本,長期下來劣幣驅逐良幣,許多正派的營造公司,都已不願意碰公共工程案。互助也在國外參與許多工程建案,國外的四方關係是平等、互助的,遇到問題能拿到檯面上共同討論來共同解決,台灣在這一塊即須加緊腳步。

李彥良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忠泰集團有自己的美術館、建設公司、設計部門跟營造廠,但營造廠只做忠泰的建案,因此沒有台灣公共工程的經驗,但確實聽聞許多公共工程辛苦的故事,非常敬佩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仍能一棒一棒的完成公共建築。

忠泰集團是將建築師、營造廠視為夥伴來合作,所以是互相協助支援來解決面對的問題,但公共工程似乎並非如此,而是建立在互相制衡監督上,導致不論建築師或營造廠贏得或標到建案後會得不到支援,只能靠自己去面對來解決問題,這是我認為最關鍵必須解決的問題。

資料來源:「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公開招標,空間需求表(2022.01.25-2022.04.12)-圖片
資料來源:「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公開招標,空間需求表(2022.01.25-2022.04.12)

11/21|翻轉美術館: 地域與空間的重置

與談人|王秀娟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所教授
    吳光庭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林靜娟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龔書章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吳光庭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台北盆地跟淡水河、基隆河的關係緊密,今日北美館跟中山足球運動場座落在日治時期規劃的一至四號公園,也是此地區最舒適的腹地。1932年日治時期的台北城規劃提出十字軸線概念,一直延續到今日的台北城市規劃,重要的文化建設也一直在這條軸線上,也讓我們習慣在公園綠地上建造博物館跟美術館,透過開放公共空間來吸引人並加強公園意象,但需仔細考量建蔽率跟容積率,來避免讓龐大的量體破壞公園的開放跟舒適感。北美館提出「林間美術館」是很好的切入點,由概念上是不破壞中山北路現有的景觀跟視野軸線,但在實際規劃是採覆土式建築,開挖的深度必須很足夠,這樣人工地盤才可能讓大樹成長。

第二是未來將有本館、典藏庫房及新館三大量體,三者的關係應該很緊密,但在目前的公開審閱書中,並未看到針對三者關係的規劃,尤其本館的大廳出入口位在園區的北方,這與未來新館的出入口動線該怎麼連接,也未在資料中看到清楚的建議。臨中山北路的30米綠帶應被保留,且花博公園內的既有植栽也應以原地保留為主,建議將樹木的栽種位置及樹種進行詳細調查,才進行移動,如此才呼應林間美術館。現有動線已因張樞建築師的提案而改為中山北路進,民族東路出,但這不是最合適的人車出入路徑,建議投標團隊應再仔細想想。空間需求表中,停車場的佔比竟高達38%,建議透過公共運輸來降低停車需求,應重新檢討跟修正。

再來,統包的工期擬定只有1380天,還重疊了規劃設計時間,過去經驗營造廠為施工需求,非常可能壓縮規劃設計時間,因此推論目前期程過於樂觀,也並未關照正發生的缺工問題。最後重要的比圖,獎金分配第二名十萬,第三名五萬實在偏少。

講者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龔書章、林靜娟、吳光庭、黃俊銘、王秀娟、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1.21 ©台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講者與主持人綜合討論,左起王俊傑、龔書章、林靜娟、吳光庭、黃俊銘、王秀娟、王俊雄,北美館視聽室,2021.11.21 ©台北市立美術館

王秀娟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所教授

北美館及花博公園位處台北關鍵的腹地上,在過去曾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1897年成立台灣首座公園「圓山公園」,1901年北淡鐵道支線,1914年圓山別莊落成(今故事館),1915年成立台灣首座動物園「圓山動物園」,1932年規畫為台北市區計畫的一至四號公園,1937年於圓山公園內設置兒童遊樂園等等,同時也是瑠公圳的出河口,可惜隨著城市開發瑠公圳已被馬路所掩蓋。而一至四號公園相較其他日治時期規劃的公園,因地理位置跟其地勢原因而保留完整,一直到80年代才被開發作為北美館,成為台北跟台灣人民開始認識美術館,開啟美術教育的基地。接著沉寂到2010年北市府為舉辦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將一至四號公園整合在一起,才讓市民開始認識這個公園。

經過一百多年的摸索,才逐步將這個公園定位清楚,來作為文化空間使用,故不該用工程角度,而是該拉高視野從文化、藝術軸線的角度切入,因以北美館為中心,往北是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往南則延伸到當代藝術館、歷史博物館,加上受飛航高度管制,基地視野開闊,可說是台北最重要的地景,期待北美館藝術園區能成就台北文化藝術軸線。

館方提出「林間美術館」的想像很美好,但釋出的資訊及影片,並未給人林間美術館的感受。依過去的工程經驗,景觀植栽往往被輕忽,導致在開幕時是光禿禿的,若新館採用覆土式,開幕剪綵看到的也是如此的景色,將是場災難,加上樹木植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養護才會長成,人工地盤種樹不易,新藝術園區的地勢環境又複雜,要有好的綠色景觀,必須適度鬆綁法規,但目前受都市計畫公園綠地的規範,建蔽率及容積率都受嚴格限制,而只能採覆土式建築這是消極的做法,因都市計畫法是有彈性的,能因特殊個案而進行專門審查調整,北美館及坐落的藝術園區基地,是具備調整法規的條件,建議從如何建造好美術館為前提來鬆綁,幫助建築師設計出一座好的美術館,來滿足使用需求。

林靜娟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一、花博公園是重要的綠資源場所,在此能同時看到地景、河道(基隆河)以及山景(圓山),建議在規劃跟設計上,應讓這座新美術館回應自然跟百年人文薈萃的歷史脈絡,讓美術館更為接近大眾。

二、在21世紀後,美術館、博物館與都市環境的關係已經改變,原本藏在建築內部展示已轉變為打開來面向外部街道,來開放給城市,扮演城市公共生活的場所。在此趨勢下,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建築外圍採用玻璃帷幕,將內部的空間展示給外部觀看,直到建築的中心才運用傳統的白盒子展示美術作品。日本十和田美術館則坐落在當地重要的歷史街道上,打開展間讓街道行人能透過櫥窗,認識正進行的展覽而被吸引入室內看展,參與文化藝術活動。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則是將展覽動線跟環境整合在一起,看完展的最後路徑更是連結到外面的環境。

在此潮流下,北美館新館應是要跟市民有更多互動才對,卻因法規限制而採覆土式建築,這等於拒絕與市民互動的機會,加上館方提出的需求面積有45%是適合放在地面上的,比如餐廳、書店等,因此新館並不合適採覆土式建築。

三、由高而潘建築師設計的北美館,是從傳統木構造的斗栱結構延伸而來,導致展覽空間被迫以管狀為主,高度跟寬度都受限,面對當代的藝術的作品確實有所不足,促使新館必須針對這部分進行回應來互補,因此新館更該善加利用這一點,透過展示空間由新館內部蔓延至外部,成為都市街景的一部分,也才能與公園銜接的更好,給台北市民生活的可能性跟想像。回到目前的法規限制,都市計畫法分成兩個層級一是主要計畫,二是細部計畫,目前新藝術園區面臨的法規限制是屬於細部計畫,因此台北市政府自己就能進行調整,可透過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新藝術園區基地的使用需求進行審議跟討論,站在有益於台北市民的公共性跟舒適性下進行調整鬆綁。

再來館方提出的「林間美術館」給予人很多想像,但目前看來只是將三個量體(北美館、典藏庫房跟新館)放在一起,並未看到對三者關係的規劃,這是很大的問題,應把這三者的動線關係加以梳理跟整合。且也未看到對林間美術館願景的想像跟規劃,也未思考美術館跟公園的關係,加上本案採統包工程方式,是以工程進度跟預算為首要考量,在需求報告書尚未成熟下,若貿然舉辦競圖,之後要再進行調整非常困難。在上述這些原因下,建議暫緩競圖,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加入團隊,通盤規劃並檢討基地現行法規,待完整後再進行公開競圖。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日本1932年的都市計畫會將藝術園區基地,規劃為四個公園的原因,是因此地為台北地勢最低之處,過去城內田地的灌溉用水,會從這邊排出到基隆河,後來因水患嚴重,政府採用築堤方式防範,導致都市跟河道被切開,築堤雖擋了河道洪水,但地下水位高度仍是一致的,所以從藝術園區基地往下挖,很快就會挖到地下水的水面層,當挖掘深度不夠,又必須放新館空間(高度),其上還需再回填覆土層的深度,加加減減之下就可瞭解館方提出的「林間美術館」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根本沒有足夠的覆土厚度來讓樹木能成長。

同時,在當代美術館及展覽館的趨勢下,美術館不僅要是滿足展覽跟研究,還需扮演環境美術教育等公共角色,埋在地下是難以達成的。高而潘建築師設計北美館時,巧妙的利用管狀空間,透過視野眺望來連接四周環境,在地面層則運用大面落玻璃與環境連結,已是由景觀角度出發的建築設計。而因由園區南側視野眺望圓山飯店的都市計畫規範,而限制建築高度都需在10.5公尺之下,也是不合理的,但既然已被提出,北美館跟台北市政府即應開始進行調整,讓建築師能依照基地特性、美術館的需求,以及建築跟藝術發展趨勢進行妥善的設計。且北美館、新館及典藏庫房應通盤考量,尤其地下聯通道應妥善規劃,不僅是佈展運輸動線,也需規劃聯通的參觀動線,若新館跟舊館間必須仰賴返回地面離館再入館,不但不便捷也會給人不好的觀展體驗。最後,競圖評審的組成至關重要,若無好的評審名單,很難吸引建築師跟營造廠組成團隊投入。

龔書章 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定位為「林間美術館」來因應台北花博公園的脈絡是好,卻因現有建築法規的限制,而直接就採用覆土式建築則過於武斷,這是不得不的解法,但並非最適切的方法,作為首都美術館,也是國際知名的美術館,北美館應有機會突破現行法規的限制,來鬆綁建蔽率、容積率跟建築限高(10.5公尺)等,不該在還未通盤規劃下就舉辦競圖,會限縮非常多的可能性。

目前空間需求裡,停車場竟高達38%令人不解,因中山北路周邊已有許多停車場可使用,且大眾運輸系統也很完善,加上近年國際提倡節能減碳,應鼓勵大眾減少使用汽車,若能降低停車數量,也才呼應林間美術館的願景。再來北美館與新館的聯通,目前只規劃一處通道,未區隔布展及參觀動線,若館方在前期並未對這部分進行規劃,建築師是不可能無中生有的,最後若只能仰賴地面層連接,是非常可惜的。

最後,目前PCM的成員架構都是工程背景,只作查核跟文件管理,缺乏美術館、博物館的專業者,只由工程背景成員來制定美術館的設計規範,難以照顧到藝術跟文化的需求。過去統包案的經驗,只要工期延遲往往就是砍設計,因此館方應主動成立執行小組,確定哪些是設計的核心不能放,不能全權交由營造廠決定。而且評審名單跟審查方式若制定錯誤,就很難吸引建築師參與,因此評審名單及審查方式也應在競圖前就提出。

在文化藝術建築的競圖中,評審委員的組成必須面面俱到,不但要充分瞭解館方的需求,還需具備前瞻視野,除設計規劃專業評審外,也需具備營造經驗的評審,能判斷提案的造價跟工期是否合理,評審召集人更要具備高度、視野、胸襟,能讓每位委員充分表達意見,藉由討論選出最適切的方案,且應以設計為評分準則,而非用工程取向來評選,才符合美術館的需求。

王俊傑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北美館自詡成為國際級美術館,長期秉持開放的態度廣納各方建言,此次舉辦三場講座的用意也在於促進公眾討論,而非只侷限在館方或藝術圈中。北美館是專業的經營團隊,對未來營運的需求清楚,並且保有彈性讓建築師能針對需求進行發揮。目前已著手收集業界回饋的問題給臺北市文化局及新工處進行討論,會將意見進行優先順序排列,來調整競圖招標書。館方也樂見市府鬆綁各項法規規範,讓建築師能有更多空間發揮。但此次擴建計畫得來不易,整整花了25年6任館長才有此機會被實踐,必須回到現實面務實地面對問題,在建築法規、造價及工期上團結一致共同找尋最合適的答案。

並提醒每位建築師在提出前衛想法時,需兼顧實際營運維護,很期待參與競圖建築師提出各種好方案來腦力激盪,最終能與建築師、營造廠一起打造屬於台灣的新藝術園區。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