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1950年代:大時代下的四海遷移與美術啟蒙
我原名薄英萍,年表上記載1943年出生,其實是1941年生於山東日照。二戰後,五歲時懵懵懂懂地跟隨家人,一起離開家鄉山東日照縣薄家口到青島;在青島就讀小學一年級,住在日本人留下的樓房。六歲時,隨著父親軍隊撤退至濟南;小學二年級就讀濟南鄉間的段店小學。不到一年,又隨父親往南撤退至浙江。當他指揮的軍艦梅真號必須駛向臺灣時,母親帶著祖母及我與兩個弟弟未能趕上,被共軍捉回山東;由於擔心薄姓身分曝光後難逃一死,一家人不敢返回薄家口,從青島開往家鄉的火車後門跳下,約有一年的時間住在青島,改姓白。
那時很想上學,母親擔憂身分洩漏之餘,也沒阻止我去學校口試。但因說不清自己姓名而未被錄取,母親也鬆了一口氣。那段期間,每日在家糊火柴盒賺錢養家,母親則在被服廠製作共軍制服,以二人的工資養家。日後來到臺灣,報戶口時為了就讀,晚報了兩歲,在高雄內惟國小就讀三年級時,已比同班同學大了兩歲。小學四年級便搬到臺北,住在三張犁舅舅買的房子,就讀信義路上四四兵工廠的附屬小學,老師同學的講話腔調不是四川調就是河南腔,我成了國語最標準的轉學生,常代表學校參與朗讀比賽。這段困苦生活的經歷與鍛鍊,對於我日後無懼任何挑戰,在美國做了不少不同類型的工作,確實有實質上的影響。
我的藝術才能也許來自家族遺傳,母親會繡花也能畫油畫,舅舅能刻也能寫。初中時考取北二女中,當時成績最好的科目是美術。記得一堂課是畫人像,老師說:「你們看他的臉上有很多種顏色!」我根本沒看到什麼顏色,但老師那麼說,我就照他的意思把紅、黃、藍等色隨性地塗到那張臉上。老師竟然大大地誇獎,打了120分。幾十年後我才明白,他講的是印象派,而他對於印象派的表達與運色並不理解得當,大部分學子都在那種沒有通過思辯的教育下學習。高中時同時考取北一女中和臺北女師,由於家裡無法負擔學費,只好選讀師範學校,每天看著隔牆的北一女中教室,心裡悶又不平。雖然不甘願地讀完師範,但師範體系的教學與實習經驗,事後想來對於我的人生路程是正向的。
1960–1970年代:於體制學習中對藝術的提問未解
畢業後兩年,22歲便由父母催促相親結婚,婚後隔年生下長女王紀佩,之後是長子紀倫,最小的次子紀凡。也感謝師範學校教導的幼兒教育概念,學以致用於孩子身上。畢業時先分發到長春國小教導三年級,二年後轉到光復國小教了十多年,一直到1978那年離職出國。在光復國小工作期間非常順利,當時的王金蓮校長是師大美術系肄業,空閒時要我教她作畫,我們成為好友。某天我對她說:「我很喜歡楊英風先生的作品,學校可不可以請他來做一個雕塑?」她立刻打電話給楊英風,很誠懇地說:「楊先生,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楊先生回覆:「沒問題,只要工本費。」當時很快就施工了,即圓樓前的景觀雕塑《水袖》(1975)和鑲嵌教室側牆的不銹鋼浮雕《光復》(1975)。這件事讓我覺得,人生的過程,如果用心就能達成目標。光復國小的學校建築物是修澤蘭設計的,她也很用心,為了讓所有老師都可以方便寫板書,叫我這個小個子的老師站在教室讓她設計黑板的高度。遇到王校長、修澤蘭與楊英風,對我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典範影響。幾年後王校長轉任敦化國小,又向楊英風購藏兩件不鏽鋼作品置於校園門口。這段期間,楊英風的雕塑創作對我應有一定的影響,大器、簡潔、不複雜,卻能表達出力道。
記得大約是1968–69年懷著老三前後考取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的夜間部,中間因為帶孩子而間斷,直到1976年才畢業。白天在光復國小教美術課,晚上到板橋上藝術課程。繪畫是我的最愛,雖然很累,卻很篤定。但經過四年的學習,卻仍不知藝術是什麼?藝專快要畢業之時,國立藝術學院正要成立,但我覺得「夠了,我不唸了!」於是在1978年,決定到世界藝術之都的紐約學習,蘇活區成了我的教室。十年後才多少了解藝術作品的形式和內涵的問題,也釐清了商業藝術與純藝術的分野。
1960年代,我常去重慶南路與衡陽路一帶的大陸書局看書,對於西方藝術新知仍處於一知半解。藝專時期,一位同學買了很多日本書送我,那些書現還在紐約的工作室裡收藏。1971年成立的《雄獅美術》雜誌社,創辦人李賢文與王秋香夫婦與我很早即認識。我在通化街教小學生美術課的「星星畫室」,離忠孝東路四段的「雄獅畫班」很近,由於都是教授孩子們畫畫,因此彼此熟絡。1978年因出國在即,把我的學生轉交由雄獅畫班接手。那時臺灣沒有什麼畫廊,記憶中,只有中山北路民生畫廊、以及西門町一帶在二樓的明星咖啡館兼畫廊。早期看展主要是去植物園裡的歷史博物館,記得一次海外聯展,我畫了第一件石膏像作品《昇》,畫在一張水彩紙上就錄取了,那時能在那裡展出,自己覺得很有面子。1970年代陸續參加過幾次省展(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在臺北市新公園的省立博物館展出。
我曾在師大美術系一位老師私塾學習國畫,每回上課臨摹畫稿,再讓老師修改。學了快二年就是照著老師的稿子畫,不知道自己在畫什麼,於是決定報考藝專。讀了藝專以後,情況沒有改變。舉個例子,當時不了解「彩度」的語彙及概念,我請教級任老師陳景容:「為什麼畫作顏色有時候很濁、有時候很豔?」他說:「所有的問題都在我的書裡。」我再問:「老師,所有的書我都買了,可是我沒有看到答案。」心裡有股憤怒。直到藝專畢業得展出成果時,老師也有講述創作外在和內在的問題,只叫學生互為模特兒繪製。我沒聽話,改用幾座石膏像為畫中結構,用超現實主義風格畫了兩百號的《昇》,展後作品為學校收藏,還被香港《七藝月刊》主編徐訐刊於1977年二月號封面,「在畫上,我除了希望自己能在一塊平面上表現出空間與時間之外,就是願能隨心所欲地表達我要說的和我想的,所以,我的油畫風格較接近超現實畫派,技巧也較為寫實。」[1]畢業後,我繼續模索著畫。
註解
- ^ 薄英萍,〈封面畫作者簡介〉,《七藝月刊》第四期(香港:文華出版社),1977.02.01,頁65。
1976年,再次移動的起點,美新處林肯中心首次個展
1976年藝專畢業後,我去了一趟巴黎,當時以為藝術之都在巴黎。後來有人告訴我藝術之都在紐約!才決定改去紐約。因為對藝術環境的不滿與對知識的追求,我想以藝術工作者身分申請赴美,但是得有足以證明的資料,一個從美國回來的朋友說:「我的美國律師朋友現住圓山飯店,你去問他。」我便懵懂地到圓山飯店請教。當年這位曾經負責辦張大千展覽的美籍律師問我:「你會什麼?」「我只會畫畫。」他繼續問:「你有沒有名?」「沒有,我才剛畢業。」他最後說:「一般人應該不知道你會畫畫,你得辦展覽。」我心想,既然要去美國,乾脆就在美新處辦展,於是便去美新處詢問如何申請展覽。[1]我帶著一幅水彩畫,詢問美新處組長周奇勳怎麼辦?他說即便申請通過,也要一年後才能展出。當時美新處正在裝潢,到第一檔展覽中間恰有一週空檔,周奇勳問我是否利用那段時間展出,當時藝專同學丁雅蓉也想出國,我便以原名「薄英萍」與她一起聯展,我大概展出十幾件作品。
我們還在《藝術家》和《雄獅美術》雜誌登廣告,[2]記得去《藝術家》雜誌社時,我帶著《昇》和《起點正在終點的盡頭》兩件油畫底片,和一張畫在紙上的《寒月》,何政廣一言不發地看著那件小小的《寒月》,想了一下,然後就拿到切紙板上,刷地一下切成兩部分,轉身跟我說:「用左邊的三分之二就好。」令我驚訝地是,怎麼切掉了三分之一,畫面只有17 x 21公分,但是看起來卻更為開闊更有氣勢,這不就是「Less is More」嗎?一場學校老師有教的震撼教育。之後我做作品都不要複雜,少即是多,對我是很大的啟發。在美新處的展覽現場,攝影家王信來看展,當時她剛拍完《蘭嶼.再見》(1974–75),繼續拍原住民系列。我們互相交換、收藏對方作品,之後成為朋友。
註解
1970–1980 年代:舉家赴美,在工作之餘持續摸索藝術的本質
個展後,也是在那位美籍律師的協助下,1978年全家移民紐約。到了美國之後,什麼工作我都願意試,這也是熟悉異國環境的方法。最初去華人街的車衣廠,我帶著小兒子紀凡去打工,我穿線頭,紀凡穿西裝褲的皮帶。接著在法拉盛的畫框工廠,我負責幫買海報的人搭配適合的外框。我沒有抱怨,做得開心,也規定自己每一種工作只做兩年。例如在皇后區Forest Hills開雜貨店賣日用品。1983年我賣掉雜貨店,拿著所有的積蓄帶著孩子們去中國旅行,去敦煌開眼界;盤纏用盡後,再回到曼哈頓做其他工作。不同的工作就會讓我能有不同的體會,並有多一點角度認識這個大環境。這個時期認識了卓有瑞、司徒強、韓湘寧、廖修平、費明杰和陳昭宏。1983年在大陸旅行時在中央美院認識了陳丹青、張宏圖,他們來紐約來會在我家聚會,還有臺灣留學生如薛保瑕、徐洵蔚、梅丁衍,有人說我家是梁山!木心也來我家裡開課。那時我最佩服的臺灣藝術家是鍾慶煌和謝德慶,最知音的評論者是張心龍。
1980年代前後,廖修平老師在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教版畫課,我跟他學了美柔汀及硬版,木刻版畫則是自學。我住在曼哈頓12街,工作室有二層樓高,地方較大,因此能處理規模較大的作品,例如《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1986)。1986年,經過紐約生活的磨練,我對人、事、物多了些觀察和思辨的能力,過去學習的時候用毛筆和墨畫山水花鳥,現在終於可以運用——水墨是繪畫的工具,它不會框住作品的內涵!於是我重新取出擱置十年的筆墨,在88塊畫布上畫出我最大的作品,是愛也是擔當。在紐約時,我覺得被一個個方格框住,可是我要發聲,我要探索,這就是「默」系列(1982–1993),畫的是觀看和關懷的眼,象徵你我的第三隻眼。我想表達生存掙扎的精神壓抑,也對人性反省批判。
1980年代真是很悶的時代,一方面我沒有跟著紐約當年照相寫實或新寫實主義的路子走,想走自己的路,一方面也是我冷眼旁觀與用功學習的時期。1987年開始作「希聲」系列(1987–1992),畫紐約的人群,畫我自己內在的聲音。1989年,我以《希聲之二》(1992)參加「美國女藝術家百年展版畫展」,獲得金牌獎。[1]在他們的概念裡,版畫就是一張;但我是一塊一塊地在木頭上刻出一群人,再以電影變焦、特寫的運鏡方式,同時呈現畫面中的動與靜、寫實與抽象——我用電影手法200mm鏡頭的方式處理,讓觀者的視線在畫面上橫向移動,同時也如200mm鏡頭逐漸放大而接近畫福的焦點——人群中的孤寂者,雙眼失去焦聚的空洞。空洞才是重點,就像從一粒沙子看世界。獲獎作品被收錄在書裡,所代表的成功意義,對我影響深遠。紐約那個疏離感特別強烈的環境與社會,迫使我想要吶喊,拼命地喊出來——《希聲之四》(1989)從一個吶喊者的喉嚨,隨著放大、再放大,畫面最後消失在餘音之中。
註解
- ^ Les Krantz, The New York Art Review: An Illustrated Survey of the City’s Museums, Galleries and Leading Artists, (Chicago: American Reference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8), pp. 996, 1014, 1043.;收錄兩件作品《無言之四》(1986)及《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1986)。
1990年代:致力參與國內藝壇,為家鄉引入不同視野
1986年,我完成《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參加臺中省立美術館徵選,得到第三名,畫作得以保留。事隔十多年後,才從當時參加徵選的畫家那裡得知,其實我是第一名。念藝術經紀的女兒紀佩在1987年初回臺,認為我可以藉此作辦展發表,為我遞件申請北美館個展,於是在1987年12月於北美館地下樓展出「薄茵萍畫展」,[1]母女一起打點展覽。當時現場的簽名簿上有一個留言:「你是剛從精神病院出來的嗎?」我那時想:「哎呀!他讀到我了,他看到了我的表達,見到了我壓抑的吶喊。」這個展覽確實表達了我的內在諸多複雜、創傷的情緒與問題。他說不出藝術上的語言,可是他能直接感受。隔頁,一位年輕女孩寫道:「我好喜歡你的作品!」她可能沒有真正看懂我的作品。創作不是為了他人的肯定與讚美,能為人理解更為重要。1992年,我又提出申請北美館個展,但未獲通過,後來就在新展望、家畫廊展出。那個時期有些作品不想在自己經營的畫廊展出,主要是題材之故比較不受青睞,會對不起畫廊出資人,我也不願意為了賣作品而展出,這也是我後來很少辦展覽的原因之一。
註解
- ^ 此時中文名字改為薄茵萍,英文名字仍是原名發音Po Ying-Ping。
1989年,我回到臺北,朋友成立「鼎典藝術中心」找我負責。當年認為,紐約的畫廊之間對於商業藝術與純藝術的分野十分清楚,在臺灣則界線不明確;同時也覺得藝術展出場所受限,藝術家找不到能夠發表的空間場域。因此我舉薦紐約的幾位藝術家,如鍾慶煌、費明杰、廖修平、韓湘寧、木心等人的作品,在我主持的畫廊展出。期間也辦了林勤霖、洪根深、楊世芝等臺灣畫家的作品展。透過楊世芝,我也因此認識二號公寓的藝術家洪美玲及陳建北,成為藝術同好。女兒那時擔任玄門畫廊經理,她從小看著母親與藝術家友人交遊,耳濡目染也對藝術經紀有著濃厚的興趣,與我一同發展志業。
鼎典藝術中心的理念引起藝術界的關注,報上也以鼓勵的大標題寫道——「薄茵萍是第一個扛著現代藝術的大旗回國的藝術家」。電視、雜誌、報章接連採訪,這引起了出資老闆的貪念,竟然從大陸批進商業畫,要我在畫廊展售。他看見的大概是有名就有利吧,我決定再次離開臺灣。那時候李賢文夫婦想盡辦法說服我不要離開,勸我開畫班教他們作畫,之前我並沒有教成年人畫畫的經驗,盛情難卻之下,便在雄獅美術的清泉會館開課,之後又到解致璋的清香齋樓下書院教了一段時間。後來學生多了,才移到大稻埕,開始了「天棚藝術村」。這個轉變,卻也開放了我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的另一種形式。做為藝術工作者,藝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紐約Purdys有自己的工作室(我稱為「小坡地書院」),家人也在身旁;回臺北就在天棚藝術,生活型態一季在臺灣、一季在美國,來來回回,為了教學,也隨時創作。
1990年代後:在不同異材質間的創作與轉換
延續1980年代超現實風格,我在1990年代初期作品的重要母題是玫瑰與脊椎,成長的疼痛與昇華。從1980年代「默」系列到現在,以寫實技術加上我的不合理結構,這就超越現實了,這對我來說是很自由的做法。超現實風格可說是貫穿了我的創作,但關注的主題會因為生活環境與時代變遷有所不同。
1992年,我在玄門個展發表《尋找玫瑰和他們的脊椎》、《漠》和《我,玫瑰》(皆為1992)等玫瑰系列作品,與之前畫的花叢不同,玫瑰獨立成一支支的木雕,不依附畫布,也不依賴色彩的襯托,有點禪學況味,因為人要有脊椎骨,才能擔當這世界給予的責任。決定回紐約的1990年,在民生西路看到一棵菩提樹被砍了葉子——菩提象徵善與愛,我說:「為什麼愛會被砍?」於是作「路見菩提」系列(1993),日記寫著「尋覓玫瑰的路上,見到了菩提。陽光透過菩提,看見的不只是視覺的美。」那時的我很感性,也很容易傷感。決定留在臺灣後,看到解嚴後的社會百態與環境紛擾,我以芭蕉象徵臺灣,塑膠袋象徵我們的思維被框住⋯⋯那時的我想法很悲觀,是一種積極的悲觀,也有「不合時宜」的執著,更對當時的藝術生態,以及臺灣社會種種虛無混亂感觸良多,於是在1993年假新展望個展「不應該的年代」,發表作品《漂浮的塑料袋》(1993)和《不應該的年代》(1993)是我在臺北這幾年的觀察與體驗。我的作品沒有甜俗的圖像,也沒有濫情的語彙;沒有面目且虛實相掩的人群、沒有花也沒有葉的有刺玫瑰莖幹、圓睜的眼睛、揮舞的手⋯⋯這些都是我常用的視覺符號;畫中的脊椎和骨氣,就是自己。1997年,我在家畫廊個展「在黑暗中揮舞?」發表同名作品系列,則引用自多年前我看紐約時報報導老畫家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創作標題。我對老畫家驚覺身體病痛之事有感而發,也畫了自己的手掌,覺得「在黑暗中掙扎」(Flailing in the Dark?)的人生,才能從脆弱中產生奮鬥求變的底氣。
大約從1995年起,我的作品類型有三種表現,一種是鉛筆素描,舉《脊椎會走樣》(1995)為例,使用鉛筆反而要看你有沒有耐心,例如顏色都得上七、八層才能均勻;表面上看起來心平氣和,技巧精熟,其實像是練功。這些紙上作品,採用撕裂的新聞標題,以近似拼貼組合的手法,搭配水墨渲染、鉛筆重塗等架構繪製圖像。一是在木板上畫油畫,先於木板或木條上,以尖銳或紛雜的刀痕刻出圖像,剪報或圖案都有,再層敷油彩。這類文字繪畫作品,我的命題靈感來自報紙社論、筆記箴言、或反省思辯之偈語,靈光乍現卻有如警語。例如《不再沉默》(1996)、《說是宿命》(2001)、《自有生命》(2002)、《末世中的清流》(2001)、《子屈服情非得已》(2007)、《淺淺地深談》(2007)等;也有以英語為題,例如:《We Can’t Do It Without Roses》(1995)、《You Don’t Have To Say Anything to Feel Everything》(不需要說什麼,你只要去感覺每一件事,2014),以及最近完成的《What I Know Now》(我知道什麼呢,2022)。年紀漸長,體認到自己平凡,藝事也得以沉澱,於是表達方式力求簡潔扼要,希望能釋放出更多的能量,自我剖析之虞,也能影響公眾。
2000年之後:一雙工匠的手,在平面與立體之間流動的線條
2000年代之後,我在臺灣的工作室搬到大稻埕,在紐約則移居兒女在上州Purdys自建的住家暨工作室;創作空間都變大了,除了繪畫與異材質結合的浮雕,我也能做大型的複合媒材立體雕塑。2002年的《出土》,我用報紙拼貼構組畫面,模仿古書的斷簡殘篇,比喻人彼此爭論不休的亂象,或將油畫、木刻與金屬結合的《走一趟》(2007)。這類型木雕是另一種不同的興味,我以厚重木板和古舊大螺絲做為媒材,外觀看似理性簡約的幾何結構,木板組合的內部則是用刻刀斧鑿雕琢內部紋飾的另一面向;內熱外冷的對照,好比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張力。至於銅、鐵、不銹鋼等金屬作品,最初董振平幫我介紹做水切的廠,但水切法做成的鐵置品比較不俐落。2008年,我在6號星球個展「軌跡——不應該的年代」,序裡說道「我上輩子和下輩子可能是個木匠,而這一輩子則已經肯定是個做手工的。用手去刻去畫,就是過癮。刻刻畫畫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輩子的伴侶。」在我的作品中,不管是平面或立體作品,都可以看到行進中的個人或人群、有方性向的線條與圓形等母題反覆地出現。之後,紀凡教會我在電腦上設計圖稿,可以用雷射切割製成鋼。作品例如《俯》(2007)、《啟》(2009)、《尋找脊椎》(2009)、《走出去,走回來》(2016),這類鋼鐵作品在2011年於東之畫廊展出個展「尋找.秩序」,也收錄在《尋找.秩序.薄茵萍》(2011)畫冊裡。近年,我在兒女細心地看顧下,身體狀況不錯,以我早年擅長的版畫、油畫結合木刻、鋼雕所做的大型作品,會是最近努力的方向,例如最近完成的《俠》(2024)。
我很少辦展覽,個展數來不超過十個,但我會定期出版畫冊,也藉此發表創作。我喜歡寫作,幾十年下來,累積了幾十本日記,記錄我看的、讀的、聽的、學的、想的,我的學習、探索與思辯。2013年,我把日後想留給外孫女李睿真讀的日記,從1985年開始的讀書筆記中整理出值得分享的內容,由外孫女打字整理,兒子紀凡編排內容,再交由老友李賢文發行,於是在2017年出版了《石階上的腳步》,名稱來自2016年的油畫作品。[1]2020年以來的疫情期間,因為行動受限制,反而能讓自己鋷下來思考「What I Know Now」,我知道什麼呢?原來以為是蘇格拉底的謙虛說詞,直到這會兒,走了八十年,再回望這段成長過程——創作,便是我探索的腳步。於是,我籌備三年出版《我知道什麼呢》一書,[2]訴說我的一生,也記錄1975年至今的百餘件作品,讓梯狀的標題如「石階上的腳步」的心靈小語般地,娓娓地省思自我與人生。
註解
在創作與教學中談思辨,要求自己不受外在限制,朝向自然與本質
認識史作檉老師是大約在30多年前,那時紀凡正在新竹為建築師葉榮嘉規劃藝術園區,好友楊世芝提起史老師也住在新竹,於是一同前往拜會。史老師的大提琴壞了,紀凡剛好懂得製作提琴的工序,幫他修繕完成後,我也開始同世芝一起上哲學課。
2001年,我在環河北路大稻埕碼頭邊成立了天棚藝術村,最早學員只有七人,那是一間位於頂樓的普通畫室。之後成員持續增加,一樓增設了咖啡廳和畫廊,八樓則為畫室。那時我心態也改變了,火氣沒那麼大,覺得自己是農夫在播種。以前的課程包括油畫、版畫、剪貼。也因為有這群學生,我在大稻埕做了第一件公共藝術作品。我年長後在大稻埕住了許多年,平常會在河邊散步,見不得河堤沒有規劃的髒亂樣貌,很想把這個區域美化一番。既然水泥牆推不倒,那就把淡水河美景放到防洪牆上,於是我帶著學生向市府提案製作馬賽克壁畫。
我和天棚的成員們從2005年開始製作,壁畫分為四段,長度從27到72公尺不等,高度皆為8公尺。首先由我設計出圖樣後,再由天棚成員分工:決定觀看壁畫的距離後,接著思考馬賽克的數量與顏色安排,經鶯歌陶瓷廠燒製、分色後,最後在車流繁忙的道路旁施工。第一段「大河再現」(2005)以寫實手法將堤防外三重的遠景帶進南京西路外的防洪牆上;第二段「萬里晴空」(2006),以穿透式的空間畫面,將大稻埕碼頭百年前的樣貌,呈現於水門兩側、今昔對映的景象;第三段「大稻埕風華再現」(2009),刻畫大稻埕、迪化街一帶的街景風貌;第四段「天行健」(2010)則以抽象色點呈現森林與自然,表達對環保的思維,以及我們對過去與未來的觀看。如今其中一段已被政府拆除。
史作檉的哲學課談自然與本質,我在天棚藝術講的是本質與思辨。我要求自己往自然、往本質的方向,不必受外在的形式限制:藝術它沒有固定的工具或形式,水墨、油畫、鉛筆素描、版畫、木刻、不銹鋼,不管我用什麼工具,都是表達我當下內心的過程。這是思辨的過程,在過程中,我很幸運地找到藝術做為我內在和外在的伙伴。藝術,不是我的職業,而是如藝術家克林姆所說「藝術,是繞著你的思維走的一條線。」
圖/薄茵萍、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