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圖片 -圖片

本期專題「女性當代」,以李芳枝、薄茵萍、洪藝真、王雅慧,四位不同世代及各有移居、留學或駐村國外經驗的藝術家為主角,邀請藝術家、家屬、藝評家及策展人、本館專業同仁,透過藝術家筆記、專論、訪談、大事紀等形式,書寫、評介她們的創作歷程。

封面選錄王雅慧(1973–2023)的作品《問影》。她於2002年獲臺北美術獎並參展台北雙年展,創作形式涵括錄像、裝置與攝影。2017年,本刊曾於第187期「書中美術館」專題,發表她的〈五則對話〉。去年4月,王雅慧因病過世,先生劉行一整理她的隨筆與手稿,於今年出版為《筆記》一書;本刊亦梳理其脈絡,首度於此刊出三篇她在2011至2020年間所寫短文。文中,她觀照其他藝術家,反思自己的創作,提出對影像空間與抽象思維的看法。劉行一追憶雅慧與他分享藝術與生活,應援幕後的製作,紀錄未完成作品的發想過程。

封底再現洪藝真(1971–2011)工作室的場景。洪藝真自1991年負笈英國學習當代藝術並取得博士;2004年返臺後於大學任教,並持續創作。2011年4月驟然辭世後,2012年由熟悉她創作歷程的藝評家及策展人王嘉驥,整理生前作品80件,策劃展出「越度.歸元――洪藝真作品選1994–2011」。本館當時入藏了2009年在本館個展「主體.繪畫.客體」的大型作品,去年再度蒐購及受贈最後一批代表作,包括最早1994年的大學習作,以及2011年4月生前最後完成,送交工廠製作的作品。此次特別收錄王嘉驥的研究專論,敘述藝術家的成長經歷與學習背景,作品和創作訴求,完整回顧洪藝真與其藝術歷程。

薄茵萍(1943–)自詡有雙工匠之手,與本館緣分始於1987年申請展「薄茵萍畫展」。2013年,她受邀參展本館策劃之「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展出她自1980年初試啼聲至2000年代的傑出表現。本期主編於去年走訪她在紐約與臺北兩地工作室,整理過去訪查之作品、畫冊資料、自傳,以及館內輯錄剪報與文件檔案,重新編寫大時代下的薄茵萍,其童年遷徙、美術啟蒙、移民美國的衝撞吶喊、中年返鄉的多元創作、參與公眾事務與教學,以及她一生的追求,對於生命轉折的反省與思辯。

李芳枝(1933–2020)自1960年代追求抽象創作。1958年赴巴黎習藝,1962年移居瑞士。其子李芝秋(Theobald Brun)於2022年捐贈作品與大批文獻予本館,成為本刊第209期「典藏捐贈」文獻研究主題。本期,再邀請李芝秋以人子的角度,書寫母親的藝術與人生、家庭與交友,論及李芳枝定居瑞士後,1970至1980年代的風格轉變,以及臺灣藝壇較不熟悉的晚期樣貌。第二篇由典藏組研究員陳淑鈴依據同批捐贈,從大量的素描、手稿與日記素材中,考掘李芳枝的年表事蹟。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由袁廣鳴代表,以「日常戰爭」為題,邀請陳暢策展。「特別企劃」由藝術工作者岩切澪以「在『邊緣』中對抗『脆弱』的藝術」為題,與藝術家及策展人對話,分享參展經驗、現場調度,並討論在充滿火藥煙硝的世界現況中,對於當代藝術的期望及他們認為的意義所在。袁廣鳴也以三件作品為例,藉圖片補充說明他如何思考作品技術與藝術形式的關係,附帶QR code,讓讀者透過影片連結,一窺幕後的爆炸實驗、製作側拍,以及數據紀錄。

建築設計展同為本館重要的展覽項目,累積豐富的模型、圖稿及相關文獻運用的經驗。研究組自2022年起於本刊企劃「臺灣戰後建築」專題,呼應同時期舉辦的「現代與非現代」、「傳統與非傳統」兩場論壇,以及學報論文的發表。爰此,文獻研究室聚焦探討建築展覽與文獻之間的關聯。本館研究員蘇嘉瑩觀察並記錄參與「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規劃歷程的遺緒,文獻成為穿梭學門之間的門路;也邀請建築學者蔣雅君,以中國宮殿式建築為例,探討其在政權更迭中的演化與再生,為建築設計的社會意涵提供補充詮釋。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