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我受CIT19策展工作坊之邀,在臺北與一群從事策展工作及就讀策展學程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分享這幾年在香港的工作經驗。當時我找來香港商業畫廊Empty Gallery的總監劉文棟一同主持,我們以藝術家的個展為案例介紹,目的是希望藉此機會打開策展實踐在商業畫廊及非盈利空間,兩種不同經濟模式運作下的討論。我認為在當代藝術錯綜複雜的生態環節下,除了強調體制的批判思考外,也需要以更開放的角度來重新看待策展工作的意義。
本圖台可用鍵盤操作,快速鍵設定如下:
※ 設置焦點於圖台 Shift+V
﹝檢視﹞
F:水平翻轉。
R:順時鐘旋轉。
Shift+R:逆時鐘旋轉。
﹝放大縮小﹞
+ / Shift+W / Shift+方向鍵上:放大。
- / Shift+S / Shift+方向鍵下:縮小。
0:還原大小。
﹝移動﹞
W / 方向鍵上:往上移。
S / 方向鍵下:往下移。
A / 方向鍵左:往左移。
D / 方向鍵右:往右移。
﹝換頁﹞
J:前一張圖。
K:下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