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約會美術館:拓展參與及提升藝術近用策略——北美館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作失智友善「社會處方箋」專案計畫

Date at the Art Museum: Strategies to Enhance Particip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 A Social Prescribing Project with Taipei City Hospital for Dementia Patients
特別企劃 藝術教育活動設計-圖片 特別企劃 藝術教育活動設計-圖片

近年來,部分博物館/美術館於對外宣傳或發布的相關資訊中,逐步將「教育」(education)二字以「學習」(learning)取代,亦有以「參與」(engagement)這個較為中性,但強調觀眾主動介入活動的詞彙,來描述觀眾進到美術館場域的相關行為。這樣的翻轉,除了展現以觀眾作為主體的考量,也說明美術館自身對於其體驗、學習情境塑造的反思。

近年來,部分博物館/美術館於對外宣傳或發布的相關資訊中,逐步將「教育」(education)二字以「學習」(learning)取代,亦有以「參與」(engagement)這個較為中性,但強調觀眾主動介入活動的詞彙,來描述觀眾進到美術館場域的相關行為。這樣的翻轉,除了展現以觀眾作為主體的考量,也說明美術館自身對於其體驗、學習情境塑造的反思。

此外,民眾逛美術館的動機,也在觀眾研究調查中被突顯出來:逃離(現實)(escapi-sm)、社交與家庭互動(social & family interaction),兩者比例已明顯超越學習(learning)。[1]「逃離」包含的選項有:美術館作為一個放鬆的場域、逛美術館是一個不同於每日例行事物的行為、降低壓力和緊張、心靈上獲得平靜、在舒心的環境裡放鬆等;北美館在近五年內的觀眾研究中,也發現「紓解情緒壓力」及「為了休息目的而來」,此兩者加總比例也逐漸領先於其他參觀動機/原因的選項。[2]

註解

  1. ^ Alix Slater (2007), “Escaping to the gallery: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s of visitors to gallerie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2:149-162.
  2. ^ 林詠能(2013),〈臺北市立美術館觀眾參觀動機研究〉。《博物館與文化》第6期,頁106-189。

美術館的多種體驗

致力於現當代藝術推廣的北美館,持續在展覽與公眾活動之外,企劃增進觀眾進入美術館後、充分享受參觀路徑的各式活動,來強化與觀眾的溝通。首先,每年度辦理的三大節慶相關活動(美術節+兒童節、518博物館日、北美館日),即設計迥異卻又各含核心主軸的實驗展演,吸引非美術館觀眾參與。以2022年北美館日「來串門子」系列活動為例,會安排跨域、跨空間、鬆動場域的參與式展演,引導觀眾在美術館內游移、穿越,解構觀眾對於「逛美術館」、「觀展」、「展場空間」、「公眾活動」等背後的既定印象,借以形塑個人獨特的美術館經驗。

同時,美術館也出版相關書籍,來深化逛美術館時心情體驗的自我覺察:2014年出版的《禮物》繪本(The Gift),與2021年出版的《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圖文書(Hanging out at the Art Museum)。與插畫家鄒駿昇合作的《禮物》,將真實場景與人們參觀美術館的情境,轉化為繪本裡的超現實經歷,以「發現美術館」為軸,連結參訪經驗與奇幻想像。「禮物」取其英文的雙重涵義,除了有禮物的意思,也代表天賦;在書中藉由小男孩是如何跳脫既有觀點,體驗多樣當代藝術創作形式,並發現觀看藝術的可能性:「沒看見的事物,並不代表不存在,觀看與親近藝術重點是在用心感受。」另一本與挪威繪本作家歐希莉· 揚森(Ashlid Kanstad Johnsen)合作的《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書中主角「酷比」化身隨身嚮導,提供各種逛展的應對策略,仔細剖析美術館於學習、休憩及社交角色上的功能,更適時保有沉澱與消化想法的環節,在逛美術館前後,記錄下參觀過程所經驗的心理歷程。

這些公眾計畫方案展現了美術館對於拓展藝術參與的企圖,同時也觸碰到觀眾更深入的心理感受。這個逐步的調整除呼應文化部《博物館法》對於文化近用的主張、呼應全球對於博物館 / 美術館能夠提供安適(wellness)和福祉(wellbeing)的說法,亦呼應世界衛生組織的福祉五指標(被視為衡量全民心以健康素質及個體幸福感的參考)。[1]

註解

  1. ^ 黃心蓉(2021)。〈博物館的療癒之旅:其脈絡、趨勢與啟示〉。《臺灣美術》第119 期,頁7-32。
2022 年北美館日「來串門子:親愛的陌生人」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2 年北美館日「來串門子:親愛的陌生人」 ©臺北市立美術館
《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提供各種趣味逛展的應對策略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逛美術館自信心養成術》提供各種趣味逛展的應對策略 ©臺北市立美術館

從無障礙到失智友善

美術館、紓展心緒和增加美感經驗,2013年起北美館固定於每月第4個星期六舉辦「午後聽賞」(針對聽障人士),也會不定期舉辦無障礙團體導覽,服務過失智症、智能障礙、亞斯伯格症、漸凍……等的團體觀眾。今年度將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合作「社會處方箋」專案,針對輕中度失智症患者及其照護者,提供系列的藝術導賞活動。

社交/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是一種非醫療的介入(non-medical interventions),一個提供病患的治療方案;2004 年佛萊德里(Lynne Friedli)和華生(Stuart Watson)首先提出對於心理健康有益的社交處方箋方案[1],2016年歸納出更多社交處方能擴及的面向,2017年則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委託下,由西敏寺大學出版了相關指引。[2]目前社交處方箋已被正式納入NHS的個人化照顧(NHS Universal Personalised Care)項目中,指醫師、護理師、長照專業者、社會連結工作者等相關健康照顧專業者,可以透過評估機制,選擇特定活動並且有目標、計畫性地開立處方箋,轉介病患給在地支持資源團體或組織(參與文化、藝術、運動等兼具建立社交關係等活動)。[3]而臺北市聯合醫院自2019年開始推動失智症社會處方箋,協助不同領域的機關團體認識失智症,提供教育訓練及組織間交流,並由合作機關規劃、設計一系列活動,透過醫師開立處方箋讓失智者參與各場域活動。[4]從無障礙到失智友善,美術館逐漸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上的角色從平權、文化近用、共融、生活素質建立,到重視、照顧個體與群體之心理健康,是目前(或說全球疫情之後)更為突顯的功能之一。因此,藉由與臺北市聯合醫院神經內科團隊的合作,北美館希冀能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一段舒適紓壓的美術館旅程,在醫療之外給予更多支持。

註解

  1. ^ Polley, M.J., Fleming, J., Anfilogoff, T. and Carpenter, A. (2017). Making Sense of Social Prescribing. 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2. ^ Ibid., p3.
  3. ^ 七分熟(2020)。〈國際創齡:專治寂寞與疏離的博物館處方箋─計畫主持人Helen Chatterjee 專訪〉。
  4. ^ 資料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新聞稿(2022)
搭配手語老師進行的「午後聽賞」導覽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搭配手語老師進行的「午後聽賞」導覽 ©臺北市立美術館

參考案例①美國現代美術館Meet Me at MoMA藝術對話方案

因應新進腦科學相關研究的影響,喚起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對於創意高齡、創意老化的覺察與行動,其中重要一例為美國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以下簡稱MoMA)於2006年推出,2007至2014年期間獲大都會人壽基金會(Metlife Foundation)贊助進行的「在MoMA 遇見我—阿茲海默症專案」(Meet Me at MoMA—The MoMA Alzheimer's Project,以下簡稱Meet Me專案)。Meet Me專案執行日為閉館日(星期二)下午兩點至四點,會有來自紐約市區或附近地區的阿茲海默症/失智患者及其照顧者參與,這些參與者多來自於照顧組織、安養中心、失智相關團體等,也有個別家庭以報名形式參與。[1]每組(共六組)16位左右的參與者(失智症患者不超過8位)會由一位教育專員和1至2位志工協助進行活動,活動時間(含開場問候)約1至1.5小時,他們會在4至5幅作品前進行對話。「不是藝術治療,不是導覽解說,不是諮商輔導;MoMA教育專員陪伴失智患者和照顧者在美術館環境中經驗『觀看、思考與表達』的創造過程。[2]」從報名後的確認電話、信件,到現場的環境介紹、整體行程說明(即活動前的開場),除能使參與者充分感受到美術館全然的歡迎外,也會營造一種熟悉感與舒適感,讓參與者可以很快融入環境。[3]

同時,MoMA與紐約大學大腦老化卓越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Brain Aging)的心理支持研究團隊合作[4],針對此專案設計三種不同評量方式:自我評量、觀察評估、返家後評量。自我評量部分為問卷形式,患者與照護者分開評量,患者的部分文字更為簡短和簡單,也會依患病程度作些微調整,內容涵蓋家庭關係、自尊、生活質量等問題;情緒的回饋項目從很不開心到很開心,並於活動開始或結束後即刻詢問。[5]觀察部分則從個人與團體分別著手,返家後評量則要求參與者於參與活動三天後回覆;若患者本人對於問卷理解與回覆有困難,會以訪問方式進行並記錄,才不至於造成參與者的壓力。

Meet Me專案在沒有贊助的支持後,便僅編列小規模預算來執行,而MoMA於2013年採取每週開放七天的政策,也影響了原本每週二閉館日相關友善平權活動的舉辦[6],但此專案確實成功示範了對於失智症患者與參與者為對象的美術館教學模式,MoMA教育團隊亦將八年來的經驗(理念與實踐內容)統整公開於專屬網站[7],並積極在國際上傳播此案經驗與方法策略,讓博物館/美術館及個別關注者都能免費觀看和下載資料。

註解

  1. ^ 劉婉珍(2015)。〈博物館對於創意老化的覺知與行動〉,《博物館學簡訊》第73期,頁26-29。
  2. ^ 同上註,頁28。
  3. ^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 Meet Me: Making Art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Dementia.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4. ^ Ibid., p. 87.
  5. ^ Ibid., p. 89-90.
  6. ^ 同註8。
  7. ^ Meet Me網站資料

參考案例②北美館「街事美術館」 樂齡工作坊設計

北美館自2010年執行藝術進入社區推廣專案,2019年首度試行「街事美術館」;街事美術館的概念來自「皆是美術館」,這個以打造「區」的美術館與推廣社區藝術教育計畫,從創作課程出發,最終以發展各區的展示為成果。在社區內發生、針對樂齡觀眾的工作坊,基本上與北美館內的創作課程略有不同;近五年的觀眾研究顯示,參觀美術館超過55歲以上的觀眾佔比大約為8至10%,相對其他年齡層人數較少,因此街事美術館工作坊的創作形式和設計,會更明顯的因應參與觀眾的特質,發展出更為不同的當代藝術跨域創作內容。

自2019年至今,街事美術館走過四個行政區;在與原寸輸出的典藏作品共同展示前,我們邀請當代藝術家開發創作工作坊內容,並開放給在地樂齡居民報名參加。2021年,「走路草農 / 藝團」藝術團體為文山區民設計「盒子裡的記憶」音樂盒製作課程;2022年北大同區街事美術館邀請藝術家程仁珮企劃「從屋簷飛來的智慧——大龍峒饌食探勘」食物雕塑創作坊、「論語大丈夫」藝術團體企劃「論語卦,在孔廟」占卜活動的錄像作品。

2022年北大同區(台北孔子廟)街事美術館的展出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2022年北大同區(台北孔子廟)街事美術館的展出 ©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2022年北大同區街事美術館的兩場工作坊為例,論語大丈夫以《論語》為本、以占卜形式,邀請參與者帶著自身的困惑、課題或夢境前來交流與對話,提供一種回應的可能。樂齡觀眾帶著自身的生命經驗,往往樂於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占卜」過程之後的分享和回饋,很能貼近生活、回應生命中的體驗與實踐;而對於最終呈現約20分鐘的錄像作品,他們也認為十分有趣,參與者曾分享:「我講了很多,最後變得很精彩耶。」、「好像很專業的訪談節目呢。」另一組作品的帶領者藝術家程仁珮,從大成殿屋簷上鴟鴞(後轉化為鳥)的意象、祭孔食物的特殊寓意出發,先讓民眾完成文字紀錄(文件),接著以食物雕塑呼應「吉祥」、「智慧」,再進入小攝影棚拍下一張照片。參與的樂齡觀眾曾經分享:「現在我在家裡煮菜也會特別重視擺盤喔。」

當代藝術包含了許多跨領域知識,強調思辨與社會參與,因此與當代藝術家合作的工作坊方案,能為樂齡觀眾帶來很多超常想像和趣味;經由帶領,民眾得以透過藝術家的視角,發揮他們的創意思維及問題解決辦法,認識多樣的世界。我們認為這是不限以媒材、操作性、立體或平面表現形式等考量為設計起點的創作模式,或許可以做為未來失智處方箋活動的參考。

樂齡民眾參與工作坊課程  ©臺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樂齡民眾參與工作坊課程 ©臺北市立美術館

社交處方箋的未來實踐

預計於2023年中開始的失智友善社會處方箋計畫,北美館將參考其他博物館/美術館案例與過往執行經驗,來設計相關活動。首先,著力於導覽活動的開發、現場友善服務與專業培訓;在導覽活動內容、美術館服務整體規劃設計之初,將與神經內科醫療團隊討論,並聽取醫師、心理師、個案管理師等的建議:參與者持續、反覆的接觸美術館活動,會對安全感和熟悉度有幫助嗎?活動的頻率和時間長度如何設定?導覽活動時的語言(敘述句、描述句等)可以怎麼引導?此外,亦會持續進行失智友善相關課程的培訓。

再者,活動內容強化對照顧者的關懷。在有關Meet Me專案的研究資料中,以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作為問卷對象的相關結論令人格外深刻;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在過去幾次參與的過程中,你/妳有幾次被情緒問題所困擾(像是焦慮、憂鬱、易怒)?」最終的統計結果顯示,在美術館參觀之後,照顧者的心情有大幅的提升和改善,同時也覺得生活品質提升了一些。[1]失智症患者伴隨特殊的精神變化與行為改變,不僅患者辛苦,照顧者更容易心力交瘁,因為進入照顧歷程後,誰都無法預知這段歷程的長短,考量照顧者的身心調適,將是對於失智症醫療關懷的最大支持。

最後,思考患者與照顧者對於活動回饋的評量設計。我們都同意對於患者來說,展現出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表達力(expression)、透過參與藝術活動獲得(或許是短暫)的賦能(empowerment through the arts)、願意持續參與具意義的活動(remain involved i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e in meaningful activities)等[2]是幾個可衡量的面向,然對於照顧者,也可設計出不同的回饋量表,對應活動的核心重點。

目前臺灣已是「高齡社會」, 至2025年即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義的「超高齡社會」,2019年底失智人口超過29萬人,據推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3];在這樣的現實背景考量、社會上對於博物館/美術館的療癒功能需求之下,期待藉著跨領域專業的整合,為社會發揮更多的貢獻。

註解

  1. ^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 Meet Me: Making Art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Dementia, p. 92.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2. ^ Ibid.參考書中對於此專案最後歸納出的幾項可衡量項目。
  3. ^ 資料來源請參閱:衛生福利部(2021)。〈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