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流星以光,造你的想像:從李芳枝作品捐贈談起

The Stars Came Down, and With Light They Formed Your Image: Li Fang and the Donation of Her Work
文獻研究室 典藏捐贈-圖片
文獻研究室 典藏捐贈-圖片
李芳枝,《夢蝶》,1979,油彩、畫布,50×70.5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2020年12月19日,五月畫會女畫家李芳枝(1933-2020)於瑞士過世。2021年8月,在瑞士的李芳枝公子李芝秋(Theobald Brun)致信臺北市立美術館,表達想捐贈母親作品及文獻的意願。北美館遂於2022年完成選件與捐贈程序,共獲捐油畫、水彩、水墨作品27件,以及一批文獻,包含素描、筆記、日誌、照片、親友書信卡片、展覽與典藏紀錄等。本文以捐贈作品為軸,輔以生平事蹟與創作點滴,冀望對於李芳枝的藝術創作理念與思維的詮釋,能有所理解。

流星以光 造你的想像 我內心 出現月亮 和你 柔和的容貌

——李芳 譯[1]

2020年12月19日,五月畫會女畫家李芳枝(1933-2020)於瑞士過世。[2]在此之前的2013年,本館舉辦臺灣現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曾邀請李芳枝參與展出。歐美等地與香港也分別邀展或收藏作品,持續關注李芳枝早年參與五月畫會及出國後的創作發展。[3]十多年來,五月畫會、東方畫會或同時代的資深藝術家接續舉辦回顧展,更推展這波再現臺灣戰後第一代藝術家創作歷程的研究。再者,藝術家逝世後,由家屬捐贈作品予本館的案例不在少數,本館也曾為其舉辦捐贈收藏展、出版畫冊與研究專書。隨著文獻對於研究藝術家的重要性益形顯著,藝術家的相關文獻也伴隨著作品一併捐贈。

2021年8月,在瑞士的李芳枝公子李芝秋(Theobald Brun)致信館長,表達想捐贈母親作品及文獻的意願,本館遂於2022年完成選件與捐贈程序,共獲捐油畫、水彩、水墨作品27件,以及速寫簿約60本、單張素描約1700張、書信與日記批。這些文獻包含素描、筆記、日誌、照片、親友書信卡片、展覽與典藏紀錄,數量龐大,掃描後計約上萬筆檔案。2023年2月,英國倫敦白教堂藝廊(Whitechapel Gallery)舉辦「動作、手勢、繪畫:1940–1970年代女藝術家與全球抽象主義」(Action, Gesture, Paint: Women Artists and Global Abstraction 1940–70)展,並巡迴至法國與德國,李芳枝在1960年代末的兩件油畫獲邀展出。[4]

 

註解

  1. ^ 「幻想 流星以光 造你的想像 我內心 出現月亮 和你 柔和的容貌 李芳 譯」(Son scese le stelle e con la luce han modellato la tua imagine dentro di me sorge la luna col dolce semloianze),李芳枝摘譯自瑞士詩人、藝評家Carlo Antonio Gianinazzi(1936-2014, Ticino) 詩集《Celate paure e sorrisi》(1983)〈幻想〉(Visione)一詩。她先以鋼筆書寫德文與中譯,再以毛筆書寫中文。Gianinazzi 應與同住在堤西諾省(Ticino)的李芳枝認識,曾為其1987年個展寫評文〈la delicatezza di Li Fang〉發表於當地《Stampa》、《Voce Castagnala》兩家報紙、雜誌上;出自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的文獻(以下簡稱文獻)。
  2. ^ 〈五月畫會發起人之一藝術家李芳枝辭世〉(2021.1.16);http://www.yicollecta.com/zh/articles/171(2023/6/22)。
  3. ^ 收藏機構包括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巴黎現代美術館、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法國斯特拉斯堡美術館、香港M+等。據李芳枝文獻紀錄,還有國美館(當年入藏時為省美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目前這兩館的官網皆無資料,尚待查證。
  4. ^ 〈五月畫會唯一女性創始人李芳枝 作品首現英國〉(2023.2.8),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302080012.aspx(2023/6/22)。展覽巡迴至法國、德國。

訪畫緣由

2013年本館策劃「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1]其中第三章節定調為1957年成立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後的1960年代,以抽象繪畫為創作追求的鄭瓊娟(1931-)、李芳枝(1933-2020)、黃潤色(1937-2013)、[2]林燕(1946-)為代表。有關李芳枝作品的選件過程中,筆者除了透過各館所收藏、報導與畫冊資料,在藝術家的好友林惺嶽及孟祥柯兩位先生協助下,與瑞士的李芳枝書信聯繫訪畫,以微型回顧的模式,展出反映五月及東方畫會注重的現代藝術表現與東方精神的代表作,以及後續發展共計9件,包括本館典藏《龍鳳》(1960)、《夢蝶》(1979)、《吟雪白玉蘭》(1988)、《賀雞年吉祥》(1993)等。[3]

 

註解

  1. ^ 展覽以臺灣現當代藝術史為脈絡,分五個時序章節,展出1930年代日治時期至1980年代開館前後期間,具「現代性」與「前瞻性」藝術表現,且在創作上質量兼備而持續不輟的18位女性藝術家作品;雷逸婷,〈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3),頁6-33。
  2. ^ 雷逸婷,〈記抽象女畫家黃潤色訪畫因緣與文獻研究〉,《現代美術》第190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8.09),頁87-98。
  3. ^ 同上註,頁14-16, 188-199。
2013年北美館「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李芳枝作品於展場一景-圖片
2013年北美館「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李芳枝作品於展場一景
2013年北美館「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李芳枝作品於展場一景-圖片
2013年北美館「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李芳枝作品於展場一景

李芳枝長年定居瑞士,多於歐美日等地舉辦展覽。1970年代末起定期寄回作品參展五月畫會聯展,除了一般性的展覽報導,她的創作風格發展在國內藝術界較鮮為人知,生平與作品介紹著墨較多者為林惺嶽在1978年親訪藝術家所寫的〈踏雪尋梅⸺女畫家李芳枝尋訪記〉[1]與1986年寫〈幽花閒草⸺李芳枝的生活與創作〉,[2]文中提供許多訪談資料。1992年黃智溶為李芳枝在雄獅畫廊個展畫冊所寫的〈撥開抽象與寫實的迷霧⸺李芳枝其人其藝〉,[3]針對作品提出剖析與看法。

捐贈本館的27件作品,包括油畫18件、水彩5件、水墨設色3件,粉彩1件。其中24件為1992年在雄獅畫廊「化作彩雲飛⸺李芳枝個展」作品,展覽結束後暫存李芳枝大姊林李米珠女士處。[4]為研究需要,除了藉助典藏組編審陳淑鈴初步踏查文獻中的照片、筆記、手札、信件與剪報,加上筆者於2013年訪畫所得,以及藝術家網站,初步研判李芳枝作品不少於370餘件。本文以捐贈作品為軸,輔以生平事蹟與創作點滴,冀望對於李芳枝的藝術創作理念與思維的詮釋,能有所理解。[5]

 

註解

  1. ^ 林惺嶽,〈踏雪尋梅⸺女畫家李芳枝尋訪記〉,《藝術家雜誌》第37期(1978.12),頁100-125。
  2. ^ 林惺嶽,〈幽花閒草⸺李芳枝的生活與創作〉,《文星》第102期(1986.12),頁88-93。
  3. ^ 黃智溶,〈撥開抽象與寫實的迷霧⸺李芳枝其人其藝〉,《雄獅美術》第260期(1992.10),頁56-64。
  4. ^ 依文獻紀錄,雄獅畫廊當年展出約45件,2013年間筆者向家屬訪畫,仍有約30 件為藝術家自藏,餘為私人收藏。
  5. ^ 參閱陳編審提供年表未刊稿。

求學時代與五月畫會

李芳枝在一份手寫自傳中,提到自己為日治時期的1933年1月19日生於臺北萬華,原籍福建泉州,父親李春火在臺北縣府擔任書記,負責寺廟調查事務,與母親曹葉育有七位子女。芳枝排行第五,上有長兄(早逝)、長姊米珠、二位姐姐(早逝),下有大妹秀淳、小妹賢英。就讀南門小學,除她與呂金環外都為日本人。日本同學與她關係友好,日後也常為她在日本舉辦畫展與收藏作品。四年級時太平洋戰爭爆發,畢業前避難於士林外祖母家。因父親的寺廟工作關係,常常帶她參訪寺觀廟宇,加上家鄰近植物園,養成了她從小對野外自然、古廟建築、植物花草的喜好。

就讀北一女中時,因同學呂金環之故接觸了古典音樂,放學後也與同學魏淑順一起作畫。在美術老師吳廷標指導下,1951年與同學魏淑順、周月坡一同考取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老師分別為金勤伯指導國畫,朱德群指導素描,馬白水教水彩、廖繼春教油畫、何明績上雕塑課。暑假期間由郭東榮陪同至李石樵家學習素描,也跟隨呂璞石念西洋繪畫史與色彩理論。[1]1955年畢業,1956 年與劉國松、郭豫倫、郭東榮三位同學在師大舉辦「四人畫展」,是為「五月畫會」前身;1957年在中山堂舉行第一屆「五月畫會」展,展出的具象油畫大半是李芳枝在基隆教書期間所作,除了基隆港也有自畫像。[2]捐贈的粉彩紙本《臺北總統府》(1957)也是同年作品,描繪以總統府一帶為背景的夕陽景致。

 

註解

  1. ^ 以上內容源自手寫自述。
  2. ^ 鍾梅音評「李芳枝是位本省女同學,色彩一清如水,美極了!」出自〈四人聯合畫展〉,《中央日報》,1956;施翠峰評論「家⸺以有趣的構圖襯托出陽光的可愛。少女與貓⸺風致秀逸。遐思⸺背景(海景)似乎未曾經過作者思想的消化,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出自〈茁壯中藝術新人〉,《聯合報》,1957.5.12。
1957年,第一屆五月畫展於中山堂舉行,左三為李芳枝-圖片
1957年,第一屆五月畫展於中山堂舉行,左三為李芳枝
1957年,臺北總統府,粉彩、紙,26.5 x 35.5cm-圖片
1957年,臺北總統府,粉彩、紙,26.5 x 35.5cm

抽象.無題——1960年代

由於教書與授畫工作讓李芳枝無法專心於創作,她積極準備留學。1959年先後考取美國與法國公費,選擇法國政府獎學金,[1]由老師朱德群介紹進入巴黎藝術學院,於1960年起為期二年與法國藝術家Jean Souberbie(1891-1981)學習油畫,開始作抽象畫,創作油畫、水彩、素描及陶盤。1961年定期報導巴黎藝壇所見於《聯合報》「海外藝壇」專欄,期間也曾與巴黎一家畫廊簽約。此時期的油畫以顏色厚重,筆觸粗放的抽象畫為主,以本館典藏品《龍鳳》(1960)為例,她自述創作是為「反映五月東方注重的現代藝術表現與東方精神象徵」。[2]1961 年以篆書線條所作《三國之戰》(1960),獲選參加法國外交部與教育部主辦的外國留法公費畫家與雕刻家聯展。[3]此次捐贈的兩件抽象水墨《無題》(1963),皆以破筆飛白的墨線,運用水彩及各色墨水渲染於宣紙上。[4]

 

註解

  1. ^ 謝理法曾介紹當年留學生獲獎學金赴巴黎留學情形,「包括中山獎學金、教育部獎學金,法國政府獎學金和發展科學基金會獎學金等。其中拿法國政府獎學金到巴黎學畫的,據筆者所知有李芳枝、李明明、陳錦芳和徐維平。……最早李芳枝現已結婚在瑞士南部定居下了。」引自〈怎樣到巴黎學畫:理法寄自紐約〉,《雄獅美術》第12期(1972.06),頁113。
  2. ^ 依據文獻。
  3. ^ 巴黎航訊,〈留法女畫家李芳枝 作品在巴黎展出〉,《聯合報》第八版,1961.06.28。該作由香港M+收藏。
  4. ^ 其中一件《無題》畫面上的金箔材質,經典藏組研判,可能年代久遠,部分已脫落,待檢查。
《龍鳳》,1960,油彩、畫布,46.5×61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龍鳳》,1960,油彩、畫布,46.5×61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無題》,1963,墨、淡彩、紙,63×44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無題》,1963,墨、淡彩、紙,63×44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1962年4月,李芳枝在瑞士日內瓦舉辦個展受到好評,[1]卻因媒體報導,致使簽約畫廊誤會而引發違約事件,她備受打擊,選擇離開巴黎畫壇,與同為巴黎藝術學院同學的瑞士藝術家漢斯.布朗(Hans Brun, 1939-2013)結婚、生子,[2]定居瑞士。婚後幾年內因夫婿徵召入伍,「再也不能像在巴黎時候畫的那麽豪放了,因為窮,買不起足够的顏料,所以我很珍惜顏料,用得很省,特别是畫油畫時,自然而然地研究出一種得很薄的作風。」[3]

1962年至1964年間,夫婦開始以「Lifang and Hans Brun」聯名於瑞士各地開畫展。期間也寄作品回臺參展「五月畫會」聯展。1965年起,畫面上出現了以線條筆觸、薄塗砌疊方形或扇形色塊構成,例如高美館典藏品《入定神遊》(1966)以及今年於倫敦白教堂畫廊展出的兩件油畫《秋天》(1967)、《無題》(1969)。1965年夫婦聯展的文宣,提及來自福爾摩沙的李芳枝,發表了56件水彩與油畫,可見創作量相當豐富。[4]她在筆記中寫著:「抽象畫雖已不是具象,也不是無象;它不具外在的物象,但是仍有形象。這形象表現在畫布上,正是萬象之源。因為它使用的是一切物象的基本因素-線條、形狀、色彩、光影等。」[5]

 

註解

  1. ^ 同上註8,瑞士日內瓦航訊,〈女畫家李芳枝作品 在瑞士展出獲讚揚〉,《聯合報》第八版,1962.04.24這則報導導致畫廊誤會。
  2. ^ 1962年8月,長子出生。Hans Brun又名Johann Brun。
  3. ^ 同上註9,頁114。
  4. ^ “LIFANG (Mrs. Hans Brun), a native of Formosa, studied at Ecole des Beaux Arts in Paris under a French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rom 1959-1961….”
  5. ^ 依據文獻。

李芳.芝廬——1970年代

1971年全家定居聖彼得羅堡(Castel S. Pietro),[1]夫婦倆在一塊坡地上自蓋家屋與畫室,名為「芝廬」。有寬廣陽臺的房屋朝南,庭院四周種植許多花木、果樹、竹林,以及日常所吃蔬菜。房屋傍山,地處幽僻且視野遼闊,屬於自然保護區;[2]從庭院向西邊望,可遠眺阿爾卑斯第二高峰羅莎峰(Monte Rosa)。簡單樸實的山間生活環境形塑了李芳枝獨樹一格的簡筆風格,原本低沉厚重的抽象畫風,1970 年代起轉變為明朗愉悅的自然寫生,[3]水彩與油畫作品經常受邀於歐美各地展出。李芳枝畫作的簽名為中文名「李芳枝」、英文名「Lifang」或「Li Fang」、[4]鈐印「芝廬」及年份。

李芳枝的一份英德文畫歷中,寫道1971年起不作抽象畫,改以類似秀拉,極為耗時的點描技法作畫,例如《舊時月色》(1971)、《農莊內園》(1972),以及參加1974年第七屆全國美展的《秋天的黃昏》(1973)。[5]1975年後持續薄塗的油畫風格,用色時而繽紛濃烈,時而柔和澹雅。夫婦倆平日務農育兒,假日才能出遊半日寫生,經常以水彩速寫瑞士壯麗的高原冰河、湖光山色,以及莊園農舍。1977年至1978年間,臺灣媒體對於李芳枝在瑞士的生活與創作發展多有報導,包括《婦女雜誌》、《藝術家雜誌》、《聯合報》、《中央日報》等。[6]當時她也說明「抽象畫我以前畫過一陣子,多少受到潮流的影響。……當我回到自然的環境中生活時,對自然事物的愛好,很自然地使我用寫生的方式去直接的表達。所以我的轉變是很自然的。」[7]

 

註解

  1. ^ 1965年遷至瑞士南部山上的堤奇諾省義大利語區,住過Riva S. Vitale(1965)及Corteglia (1965-1971)。
  2. ^ 葉蟬貞,〈雪影寒梅──訪留歐女畫家李芳枝〉,《婦女雜誌》第12期(1977.12),頁127。素描本也大量出現Monte Rosa的速寫。
  3. ^ 同上註9。
  4. ^ 依據文獻,簡歷也有Li Fang及Lee Fang Chie。兒子Theo寫給母親的卡片,中文字寫「母 李芳」。
  5. ^ 依據文獻,李芳枝於1974-1995年間,參加第七至十四屆全國美展。
  6. ^ 1977年8月中華美術教育學會訪歐,曾與李芳枝夫婦於蘇黎世會面,帶團的袁樞真是李芳枝於師大的指導老師。葉蟬貞,〈雪影寒梅──訪留歐女畫家李芳枝〉,《婦女雜誌》第12期(1977.12),頁125-128;陳長華,〈李芳枝畫中溢鄉愁〉,《聯合報》(1978.04.30);同註6,林惺嶽(1978.12);蔡文怡,〈李芳枝瑞士展獲好評〉,《中央日報》(1978.09.04)。
  7. ^ 同註6,頁115。

桃源自可尋——1980年代

1980年代前後,李芳枝開始以中國古典詩詞,或思鄉、勵志為題材;以具韻律感的書法線條入畫,薄塗敷染,用色雅致;同時也善用符號與象徵的關係轉化,融入東方哲思的意念,以半寫實與半抽象的手法,描繪自然界的萬物生機,進而發展出獨特的繪畫語言與意境。1979年臺美斷交,李芳枝心繫家鄉,以《松柏根石 救國要每一個人從根做起》(1979)參加第九屆全國美展;同時期的《夢蝶》(1979)命名源自莊周典故;《農舍雪景》(1982)與《牧牛》(1984)則以生活環境為題,《紅磚與吉慶果》(1988)及《橘子與檸檬》(1990)靜物畫是生活俯拾所得。[1]

 

註解

  1. ^ 臺北訊,〈寄情山水 揉合寫實與抽象 李芳枝個展 在瑞士揭幕〉,《中央日報》(1989.04.24);左起《神馳故國》(1981)與《中秋》(1982)。《雄獅美術》第260 期(1992.10)封面作品《雙葉紅於二月天》(1982)。
《松柏根石 救國要每一個人從根做起》,1979,油彩、畫布,50×70 cm;出自《中華民國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80),頁208-圖片
《松柏根石 救國要每一個人從根做起》,1979,油彩、畫布,50×70 cm;出自《中華民國第九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專輯》(臺北,國立臺灣藝術館,1980),頁208
《夢蝶》,1979,油彩、畫布,50×70.5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夢蝶》,1979,油彩、畫布,50×70.5 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李芳枝與夫婿常於瑞士國內旅行作畫,夏季則偕同日本同學遊歐。從大量速寫簿可以看出李芳枝在繪畫題材的經營與練習上勤奮不懈,除了典型瑞士的農莊風景,高山夜空及花草樹石,是經常出現的二個類型,例如,描繪瑞士蘇斯藤山隘(Susten Pass)的油畫《秋山》(1983)(Terra ticinese、速寫)與《吟雪白玉蘭》(1988),都表現出水彩畫般的淡雅用色及律動感的筆法線條。素描本中發現大量以鉛筆、炭筆、鋼筆、蠟筆或毛筆的簡筆寫生,特別是觀察高原景色、星空月相的時序變化,以及花果樹木如何著色的速寫筆記。[1]1977年起持續運用水彩、水墨,以極具速度感的簡筆線條,描繪單棵的栗花樹、梅樹、落葉松在不同季節下的姿態樣貌,文獻中可見數十件。其中描繪栗樹的《托天抱月》(1988),作於瑞士白伯那谷,療癒內傷,也是寄情之作。此類題材持續創作至2000年。值得一提的是,李芳枝特別喜愛梅花,也經常畫梅;作為堅忍不拔精神象徵的梅花,是自我認同,也可說是她的自畫像⸺「梅花風骨 這一生為永生的美而努力」。 [2]

註解

  1. ^ 從文獻中整理出的作品與素描本中,可以看到白玉蘭、山茱萸、鐵線蓮、夾竹桃、玫瑰、梅花、櫻花、梨花、茶花、芙桑、丁香、鳳仙花、柿樹、橘樹,栗樹、桂樹、楓樹、落葉松等,描繪花果樹草的多樣性與數量相當龐大。
  2. ^ 1990年7月24日所寫。

李芳枝參與五月畫會,也參加歐洲藝術學會、日本水彩鷺草會。較為重要的展覽有1981年於省立博物館舉行的「東方畫會五月畫會二十五週年聯展」,[1]以及1991年5月於龍門畫廊舉行的「五月畫會紀念展⸺1960.1990」,展出的油畫《龍鳳》(1960)旋於隔年為本館收藏。[2]50歲之後的李芳枝創作能量豐沛,1980年代起,每年在瑞士的畫廊舉辦個展,畫歷中從1962年起,30年間的個展多達60次;歐美日展地之多與廣,是國內藝壇較不熟悉之處,例如1985年在紐約中華文化中心個展,1987年在東京電信畫廊(NTT)個展,且該年起至1991年,每年參加「鷺草會水彩展」。1991年於洛杉磯東方藝術中心個展。

 

註解

  1. ^ 李芳枝展出油畫《圓融自足》(1979)。
  2. ^ 《五月畫會紀念展── 1960.1990》(臺北:龍門畫廊,1991);該展畫冊展出展以參加五月畫會時間順序,李芳枝排序第二,展出《龍鳳》(1960)和《息息相關鳳仙花》(1989)。

化作彩雲飛——1990年代

李芳枝於1991年1月曾回到暌違30年的臺灣探望母親,1991年母親過世。同年4月雄獅畫廊向她提出個展邀請,1992年11月於雄獅畫廊展出「化作彩雲飛⸺李芳枝個展」,展出約45件,包括油畫35件,水彩6件,水墨設色4件。創作年份從1965年橫跨至1992年。

 

《萬古長空》,1991,油彩、畫布,78.5×7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萬古長空》,1991,油彩、畫布,78.5×7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靈泉寺》,1992,油彩、畫布,76.5×8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靈泉寺》,1992,油彩、畫布,76.5×8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個展中,近半數作品為1990年前後所作,創作上延續過往薄塗與濕潤技法,油彩在透亮中泛著水彩般的色澤,錯綜重疊的筆觸及明朗清麗的色彩間,透露出詩情的優雅與愉悅的意境。其中有部分作品,看似風景寫生,卻是久居他鄉思念父母之作。1991年1月她在母親過世前特別回臺陪伴,《懷念祖母之鄉士林》(1991)和願母安息的《萬古長空》(1991)構圖上類似,左側山巖伴隨霞光中的青白月色,象徵著母親即故鄉所在的支柱;李芳枝所存草圖中,簡筆勾勒的山水物象,可以看出寫生的厚實功力。《故國喬木之思(母島)》(1990)和《廟》(1991)也是感念母親所作。《廟》與懷念父親的《靈泉寺》(1992)可視為類似題材。從小隨同父親查訪寺廟的記憶,也表現在關注歐洲古寺、農莊題材上,例如以水彩於1988 年描繪西班牙馬約卡島(Mallorca)的《農莊》、《漁夫與海》,1991 年遊訪翡冷翠的《紅屋》、《古寺》、《古寺內院》。

《紅屋》,1991,水彩、紙,36×5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紅屋》,1991,水彩、紙,36×50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自畫像》,1992,油彩、畫布,68×77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
《自畫像》,1992,油彩、畫布,68×77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李芳枝的自畫像並不多見,從1957年以自畫像參加五月畫會展出後,作品中極少以人物為主角。然而,在素描本中,出現許多爵士樂手的速寫。李芳枝喜愛音樂,經常參與地方上的爵士音樂節,留下許多極富動感的人物與動物速寫。1987以後,畫面上開始出現遠景人物,如漁夫、樂手等,包括自畫像。1992年返臺個展中有三件自畫像,多是1991-1992年間遊歐所畫,以米蘭、翡冷翠、英國巨石陣等為背景,人物點景般地並不顯著,此次捐贈中也有兩件。

才華洋溢、通曉多國語文的李芳枝,寫得一手好字,字跡有時秀麗端正,有時瀟灑蒼勁。她的隨筆和日誌,會以中文穿插法文、日文、以及瑞士義大利文,寫下家庭生活、日常點滴、育子心得、心情抒發,也記錄勵志語錄、詩作心得和品名抄錄。對照在歐洲展出的作品以無題和景物命名,在臺展出的中文畫題,詩句為多,是藉由畫題明志、提筆記懷,例如《待梅放》(1984)、《化作彩雲飛》(1989)、《蒼穹旭日間乘風歸去》(1991)、《披著彩虹勇往直前》(1991)。李芳枝的求學時期,正逢1950年代盛行的中國傳統藝術思想深植心中,筆記中可見抄錄五代荊浩《畫山水賦》的「形圓者巒 路通者川 兩山夾道 名爲壑也 兩山夾水 名爲澗也似嶺而高者 名爲陵也」,間接印證素描本裡信手拈來的寫生即景,練就她從大自然生活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對李芳枝而言, 身處歐洲的華人藝術家,融合東西文化以創造自己風格的理念,從中提煉出精神意念的純粹性,是她創作的準則。[1]

 

註解

  1. ^ 1990年代所寫的創作自述提到:「創作現代畫即是為表現中國文化傳統,反映民族文化傳統性格根源,天地人萬物的存在以及中國藝術的哲思傳統,用現代人的感知及現代繪畫的技巧去表現,依據天時四季之秩序,懷著愛世人的心,貫通古今,兼有東西文化之長,揉合寫實及抽象,涵蘊古典及現代,以柔和的方式將自己的感觸表現於畫面。」

結語

「畫家的一生,像是不停地踏進異鄉,時時刻刻在為尋找新的境界而奔忙。從『再新』與『再造』之中,畫家不斷追求藝術之昇華。……愈是傑出的作品,內涵愈是豐富。所以古人就說過:『畫中有詩』。實際上,完美的作品,應該是能讓人同時也感覺到其中的音樂。」[1]這是1991年李芳枝為「五月畫會紀念展」所寫展出的話,是她對於藝術創作的註解,也是此批捐贈作品的寫照。

1960年代追求前衛精神與期待突破傳統的女畫家,在創作上並非如同畫會男性健將反抗傳統或強調新觀念,而是以自由且較具個人表現性的創作風格,表達「表現自我」藝術觀的詮釋,以及想像的內在精神世界,作品深具女性敏銳而且表現心象或潛意識的抒情風格。李芳枝以藝術為職志,隻身赴歐習藝,移居瑞士是人生的重要抉擇,也是生命的轉折。身為藝術家,她必須習慣孤獨,忍耐寂寞,鍛鍊心志,使自己堅毅剛強,但心胸仍是柔軟寬闊,可以容納天地萬物,才能扮演好母親和畫家伴侶的角色。報導揭稱其集孤獨、堅毅、智慧與美麗於一身⸺「獨特,各界定評,剛柔相濟」、「風格磊落,魅力四射,色彩瑰麗,儀態萬中」,她寫下了藝壇對其品格與創作的評語。

李芳枝身處歐洲,與在美國的妹妹們、在臺灣的師長同學、親友,畫壇友人,以及日本的同學們,仍舊頻繁地在國外相見或書信往返;與子女關係也很親密,1994年長子結婚、長孫出生,[2]她與夫婿升格為祖父母,對於兒子、媳婦與孫輩的關愛與呵護,在她所寫卡片與筆記上洋溢於表。1995年以後十幾年間的畫作,持續風格成熟時期的主題,風景樹石更不拘形象,筆法之間幻化抽象於無形,畫風更加恣意狂放,達到她所認為的「用筆大膽,淋漓盡致,雄渾且優雅,充滿喜悅,生命之活力,富於創意」,正是所謂全部生命力之投注,自然與藝術家之間的搏鬥。[3]

 

註解

  1. ^ 《五月畫會紀念展──1960.1990》,頁14。
  2. ^ 媳婦絲斐(Stefania),1994 年長孫青泉(Raphael)出生,1997年長孫女慈蓉(Céline)出生,2000年次孫一明(Louis)出生,皆由李芳枝命中文名。
  3. ^ 依據文獻,出自1991年日誌。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