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新展望」之擴延:北美館現代藝術競賽模式的繁衍及效應

Extending "New Horizons": The Influence of TFAM's Contemporary Art Competitions 1983
特別企劃 啟蒙‧八○-圖片 特別企劃 啟蒙‧八○-圖片

1983年底開館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在世界的現代美術館群中,應算是年輕的後起之秀——遠觀紐約現代美術館在1929年成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於1935年創設,近看東京國立近現代美術館在1952年開館;但是在台灣,今年才邁向第38年的北美館,卻已是最資深的館所了。也許是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北美館的硬體和設施每隔一陣就要進行大型的改善或改造,先是2000年大規模的系列空間整修。2010年又配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行,斥資大幅改造館體和門面;接著是2017年世大運結束後,又休館9個月大力整修內部。目前更大規模的擴建計畫,預定2025年完工。所幸,這次的「七年之癢」,不純是針對宿疾沉痾,而是著眼於軟硬升級和服務加值,對外來是充滿「新展望」的。

1983年底開館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在世界的現代美術館群中,應算是年輕的後起之秀——遠觀紐約現代美術館在1929年成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於1935年創設,近看東京國立近現代美術館在1952年開館;但是在台灣,今年才邁向第38年的北美館,卻已是最資深的館所了。也許是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北美館的硬體和設施每隔一陣就要進行大型的改善或改造,先是2000年大規模的系列空間整修。2010年又配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舉行,斥資大幅改造館體和門面;接著是2017年世大運結束後,又休館9個月大力整修內部。目前更大規模的擴建計畫,預定2025年完工。所幸,這次的「七年之癢」,不純是針對宿疾沉痾,而是著眼於軟硬升級和服務加值,對外來是充滿「新展望」的。

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典禮暨十項特展揭幕一景,1983-圖片
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典禮暨十項特展揭幕一景,1983

俗言「萬事起頭難」,在各方期待、政府支持、眾人矚目之下,北美館雖然華麗現身,初期的內部運作,因為無例可循,難免千頭萬緒,凡事得自行想方設法,使快步進入軌道。概言之,北美館一方面要閉門「反思當下」,對自身公務角色與文化任務須有具體的認知,從中凝塑一些逐步進展向上提升的自我期許,同時也要開窗呼吸,感受當時人心思變,一種「新的時代」應將來臨的社會脈動和環境氣氛。回看,北美館作為台灣現代藝術的「第一座精神堡壘」、「極挑戰的創作擂台」,乃至「最閃亮的藝術舞台」這類的譽稱或認定,其實在首發的10年就已奠定了鮮明的調性和路線方向。要言之,前瞻性的理念和衝鋒型的作為,無疑是北美館歷來保持獨特性和高動力的一大原由。猶記得,1993年的10週年慶,館方特地出版的《台北現代美術十年》兩大冊,[1]內容集結了館內要員和館外專家學者的文章,用以回顧10年的風光歲月和經驗足跡。其中對北美館用以抒展機構意志和雄心,打響名號並建立藝術灘頭堡的「現代美術新展望」展,及其擴延的一系列競賽展,就有過不少的回顧和探討。

註解

  1. ^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一)(二),(台北:北美館),1993。

「重回新展望」這個話題,導因於北美館在30歲的2013年曾策劃「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展覽,研究回顧初始10年之間的美術館展覽史發展。[1]近3年來,館方除了著手整理開館10年的內部檔案資料,時隔38年後新近成立且對外開放的圖書文獻中心,於首檔館史文獻展「走向當代:新展望的歷程」中開放部分館史資料;為兼顧相關史料的判讀與時代背景的分析,館方亦聯合外部學者規劃了以「啟蒙.八○」為名的台灣跨領域與實驗藝術檔案研究計畫。回顧1989−92年間,本人曾經是北美館的一份子,針對北美館開館10年來的角色扮演、任務發揮和藝壇生態影響,曾經也寫過幾篇「省思與建言」的文章;[2]這回應邀再次為文的重點是,希望回看北美館首發10年的機構意志和積極作為,對應今日台灣跨領域創作及實驗性藝術已常態普及的現象,「新展望」之類的雙年競賽展,是否芻現了某些啟蒙的線索或激發的作用。

註解

  1. ^ 詳見展覽專輯《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台北:北美館),2014;黃海鳴,〈初始的現代性斷裂/後續的開放性平台〉,《重回「新展望」:北美館當代脈絡的開拓》(台北:北美館),2014,頁7−8;王嘉驥,〈重訪1980年代
  2. ^ 詳見石瑞仁,〈從耳目到心靈的藝術引渡:台北市立美術館雙年競賽展之回顧與前瞻〉,《台北現代美術十年》(二),(台北:北美館),1993,頁37−56。
北美館《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4-圖片
北美館《1984中國現代繪畫新展望》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4
北美館《1985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5-圖片
北美館《1985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5
北美館《中華民國水墨抽象展》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6-圖片
北美館《中華民國水墨抽象展》專輯封面,台北:北美館出版,1986

在這次有關於台灣跨領域及實驗藝術之發展的探討中,「新展望」這個向來與北美館館史緊密連結的專有名詞,我認為是借用來統稱或代名,它實際概括了北美館始作期用以奠定館格和屬性,劃設江山領域乃至揚名立萬的所有創新型展項,和長期運作至今,但有待回頭梳理文獻提煉意義的展項。以下逐項分述之。

 

與「現代美術新展望」屬性一掛的三大雙年競賽展

「現代美術新展望」、「現代雕塑雙年展」及「現代水墨雙年展」,堪稱是北美館在台灣第一波「美術館時代」中,用以開疆闢土,相當銳利而實用的重兵器。策略上,北美館立意擺脫北市府教育局屬下三級社教機構的身份制約,一方面以辦理「國家藝術展」的擔當和規模為三個展覽高聲定調,以廣招徠;另一面是強調三大展的現代主義取向和創新實驗精神。北美館藉此三展分頭建構、也一齊鞏固了本身作為「首都名館」的高階和尖端「品牌形象」。開館首發的10年,北美館在公務體制、官僚文化、科層系統這三道緊箍咒的制約下,以開創新局的心思和勇於任事的態度,呼應求新、求變、求快的時代氛圍和社會脈動,奮力展開了推動台灣現代新美術的展覽計畫,同時也寫下了台灣美術館史的新紀元。當政府機構普遍信奉的格言是「絕對不要去做以前沒做過的事」,初生之犢的北美館,可稱為創意行政、跨越公務機關保守習性和意識框架的典範。

北美館開創的三項藝術大賽,雖然有預設媒材之別,但是並無禁止越界參賽或跨線甩尾的規矩設定,倒是讓人嗅聞到一種全然開放,鼓吹各界「藝術創新——有興趣,大家一齊來!」的時代旨趣和民主興味。這種類似維基百科開放各方有志/有識者參與書寫歷史/探索藝術的競賽,對其後更多藝術家投身跨領域的創作,或轉入實驗藝術的方向,的確有一種誘發、號召或酵素般的催化作用。在這同時,依我個人的觀想見解,三大競賽雙年展的規劃設計,背後有個共享的機構思維和跨文化任務,概言之就是「國際眼、中國心、台灣情」這三種價值取向的時代性觀照,本土性建構,及未來性發展。在三大競賽展的歷年作品中,不難找出認同或混同上述的三心(國際/中國/台灣),印證了兩意(機構意向和創作意願)的自然遇合、強勢競合、或以不同比例跨界磨合的精神訊息和藝術表現。

及至1992年,北美館將繪畫/雕塑/水墨三大雙年競賽展合併為「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的舉措,不論是著眼於資源與事務整合的效益,藝術競賽獎勵升級的美意,或宏觀考察藝術發展現狀的便利,似乎真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台北雙年展,因而被視為北美館以10年功磨出來的一把新利劍,在台灣解嚴後多元開放的時空環境中,能否憑此利劍再定江山,也變成了新的挑戰。試想,新出爐的「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既已正式解除藝術門類的分野和區隔,參賽作品的評比,除了作品形式樣貌的較量之外,對上述三個現代價值認同的偏愛與表達、或大愛式的兼容並蓄,乃至跨多元主義式的對話融合,也就成了評比討論及閱讀觀察、意義提煉的重點。台灣藝術家常須面對國際現代性/中國現代性/本土現代性等的思辨、取捨、融合,於今有哪些更新的模式和趨向,從1992及1994年的台北雙年展中殆可以細細去閱讀和發現。概觀,台灣藝術的多元現代性發展,幾已成為常態現象了。

台北雙年展於1996年轉為以「台灣藝術主體性」為核心的主題策劃展,1998年起再轉為單一或雙策展人擔綱的國際性雙年展。至此,雙年展的作品選取和展呈,既已不再訴諸競賽模式,多樣性取樣和多元文化考量更是必然。進入新世紀、隨著全球化和資訊化時代的成形,北美館的營運思維和展覽機制的運作,也進入了跨國族、跨文化、跨領域、跨系統、跨實體與虛擬——一種更全方位觸探與多線程超連結的新紀元了。

北美館「1992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開幕頒獎典禮,評審與獲獎者合影:(左起)石瑞仁評審、 陸先銘、連德誠、黃光男館長、呂清夫評審、黃海雲、顧世勇、蕭麗虹、莊普(與女兒),1992-圖片
北美館「1992台北現代美術雙年展」開幕頒獎典禮,評審與獲獎者合影:(左起)石瑞仁評審、 陸先銘、連德誠、黃光男館長、呂清夫評審、黃海雲、顧世勇、蕭麗虹、莊普(與女兒),1992
北美館「1996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展場一景;左圖為一樓「認同與記憶」子題,右圖為「情慾與權力」及「環境與都會」子題,大廳為「市民美學」子題,1996-圖片
北美館「1996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展場一景;左圖為一樓「認同與記憶」子題,右圖為「情慾與權力」及「環境與都會」子題,大廳為「市民美學」子題,1996

從媒材細分的「台北市美展」,改造為跨界競秀的「臺北美術獎」

自1983年開館起,由北市教育局移轉北美館承辦的「台北市美展」,沿襲傳統分門別類的規則和競賽模式,成效日益不彰。北美館鑒於獎勵新秀和機制變革之雙重必要,徵得掛名主辦的市政府和審核預算的市議會同意,於1996年將市美展改為平面/立體/應用三大分類徵件比賽的台北獎;至2001年後再改為不分媒材與參賽項目,唯強調實驗與潛力的「臺北美術獎」。2009年再改為從入圍者的小型個展中,選拔出年度創作大獎單一得主的運作模式。台北美術獎,從此也是一個跨界同台競秀,以創意和表現直球對決的新擂台和大舞台。相較於「台北雙年展」熟成化的國際拼盤內容,台北美術獎作為新展望獎的接替版,無疑也正是探查國內當代跨域及實驗創作新象的基本盤了。

 

北美館「蘇旺伸畫展」於地下樓展場一景,1988 ©台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北美館「蘇旺伸畫展」於地下樓展場一景,1988 ©台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吳天章個展:史學圖像/四個時代」於地下樓展場一景,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圖片
北美館「吳天章個展:史學圖像/四個時代」於地下樓展場一景,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04展——紐約80'台灣新生藝術家」海報,1989-圖片
北美館「04展——紐約80'台灣新生藝術家」海報,1989

申請展和前衛實驗展

最近公視重播了〈被遺忘的藝術史〉,有一集介紹了歷史上傑出有加,但曝光嚴重不足的女性藝術家。北美館也另有厚厚一本、相當有料但幾乎快被遺忘,有待梳理成形的藝術史,就是1986年起爆量展出,至今仍小幅運作的申請展。本次追索台灣跨界藝術及實驗創作發展的研究計畫,除了聚焦爬梳北美館前10年主展場內的大型競賽展和其後接替的雙年展,其實也應該延伸至歷年在地下層展場空間中,一檔檔接力出現的眾多申請展,以及1991年中,為補救申請展分門別類之不足和審查機制之不周,而權宜開辦的「前衛與實驗」展。[1]回溯當年,地下樓B01至B04的四個展間,幾乎每個週末都有一或兩個新展開幕,其中有不少是留學歸國的台灣藝術家,公開發表國外進修成果,展現個人藝術風貌的第一次個展(如紐約聯袂回國、同步上檔的薛保瑕/梅丁衍/許自貴/李俊賢等四人的個展,還有留法的王文志、留西班牙的簡福鋛、留比利時的江隆芳等);此外另有許多本土新生代藝術家(如吳天章、楊茂林、郭維國、蘇旺伸等)的個展,這裡面許多檔次的質量呈現及社會回應程度,看來並不亞於館內的其他展項。即就跨界創作與藝術實驗這個話題和面向,歷年申請展應該也累積了相當多值得研究整理討論的素材。北美館的圖書文獻中心,如能將這些過往的申請展項進行歷史追述和文獻補遺,我想這也是相當有價值和意義,值得鼓勵的一項文史希望工程。

1985年,北美館主辦的「現代雕塑展」,林壽宇獲得首獎的地面裝置作品《我們的前面是什麼?》(1985),以素顏的厚重鋼板和極簡的抽象造形組合,陳列在北美館極簡但相對美白的建築前方,立下台灣現代藝術啟蒙的一個歷史場景。30多年後,林壽宇另一件牆面裝置作品《宇宙》(2010),設置於機場捷運線台北站的公共空間中,美學迎/拒的冷酷提問換成了時空意象的溫馨提示,這也微光地反應了現代藝術介入當代社會的一種淑世態度。北美館前10年全速啟動的「現代」路線,目前正擴展為更廣延多義/全向觀照/跨界磨合的「當代」平台,如何從美術館1.0時代的提問和啟蒙,轉進2.0時代的對話與共馳,無疑也正是其接下的10年最緊要的課題。

註解

  1. ^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前衛與實驗》,(台北:北美館),1995。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