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談及對於「過去」時間的想像與認知,他認為某種程度上也令現代人進入一種危機與僵化的框限範圍,這些既有的想像,使得這些過去的「現代性場景」似乎成為了我們組織知識的唯一方式。他認為在人們已然無法有能力預見未來的當下時空,首要任務應該是先重新想像過去已發生過的歷史場景,並重新給予新的詮釋可能。在時間觀的討論上,法蘭克提出居住在安第斯山脈(Andes)上的少數民族艾瑪拉(Aymara)人的思考方式,在艾瑪拉人的時間觀中,認為「過去」是在人的面前,是已知且清晰可見的世界,而「未來」則是位於看不見的背後,是未知且不可見的,「當他們描述三年以後的事,他們的手會往後指,因為未來是看不到的」。
本圖台可用鍵盤操作,快速鍵設定如下:
※ 設置焦點於圖台 Shift+V
﹝檢視﹞
F:水平翻轉。
R:順時鐘旋轉。
Shift+R:逆時鐘旋轉。
﹝放大縮小﹞
+ / Shift+W / Shift+方向鍵上:放大。
- / Shift+S / Shift+方向鍵下:縮小。
0:還原大小。
﹝移動﹞
W / 方向鍵上:往上移。
S / 方向鍵下:往下移。
A / 方向鍵左:往左移。
D / 方向鍵右:往右移。
﹝換頁﹞
J:前一張圖。
K:下一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