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主編語—從人性的創造空間發現新出路

Chief Editor's Words: From Humanization Creative Space Discover the New Export
現代美術學報 20-圖片
現代美術學報 20-圖片

摘要

去年(2009)一整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經過了人潮和大展的全面洗禮,硬體結構有了極大的轉變,從展場的設施到辦公空間的翻修整建,連館舍的外觀和周邊環境都大大的改觀了,我們的新希望寄託在今年到來的「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雖然大活動可能衝擊到參觀模式和展出品質,也難免焦慮於熱鬧喧囂後的短暫靜默與孤寂,而出版品永遠默默地擔任著發表和傳遞的任務,因此雖然歷經多重徵稿、審稿、修正的曲折,文稿傳達出的作者心血精神,仍然是最真摯的承傳象徵。

本年度原意圖規畫將半年刊改刊為季刊,逐步增加發行期數,一方面讓投稿發表的機制更趨順暢,另方面更能增進學術界相互觀摩的機會。卻又適逢年初美術館本體及周邊環境的重大變化,在人員與財務都有限制的情況下,雖然經過極力爭取,但自忖客觀條件上仍有顧慮,故而「擴充計畫」終究還是回到原位,依舊有模式(維持預算計畫之半年刊的形式)出版。惟因前階段徵稿之投稿踴躍,本著鼓勵與觀摩之立場,本刊乃決定增加篇幅及文稿,讓諸多徵稿入選之佳作得以及時發表,與同儕共切磋;另一方面,本期的文稿著眼於文化論述與藝術教育關聯的議題發展,教育專家與學者們皆同視傳遞經驗為必然的使命和天職,此二大領域其實可視之為一體兩面的「薪傳效應」,亦是希冀有示範意義,敬請專家學者們持續關愛,多多支持與指教!

創造人文的當代藝評

廖新田先生在〈台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當代思潮介入:朝向一個文化研究的理念探析〉論述台灣的當代文化現象,對現下的文化環境和藝術評論生態深切思考和剖析。學界普遍接受進程中的「文化推廣活動」與「藝術展演創作」為現代社會具有超越時空影響力的兩大文創思維,文化的範圍涵蓋廣泛,需要時時與外在的「人類行為」接觸,藝術的展現形式雖多元,卻無需受到外在的環境左右,是一個自成體系的封閉體制。廖文闡述傅科式的理論-知識作為一種權力(甚至是霸權),致使學術的「核心價值」構築了一道無形的鴻溝,「知識」現象帶來的權力效果,讓學術評論的權威更有正當性。

文化評論者作為社會型態的微型觀察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於社會脈動的些微變遷常懷抱著異常的敏銳和熱情,社會的習性是族類自發的凝聚成型,人文環境的學習成長和外界因素互成表裡,而關懷這些社會脈動的教育功能,端賴傳播媒體的創意發想,有些日新月異禁不起時潮檢驗的變遷,瞬間或即被後起的巨大波濤覆蓋過去。

長久以來,台灣的文化工作者欠缺自信,位處於文化融合的特殊地理位置,現代藝術批評的興起,因著學術與藝術環境的變遷,「藝術人」以「行話」進入評論的場域,文化議題因而悄悄地產生質變。當代藝術過度仰賴歐美流傳的「新知」,其呈現自省的「革命性格」,反而以批判和質疑的態度,詮釋創作者和評論者的關係。

學者們質疑「文化」是可以轉向的嗎?或者他們害怕這種沒有「動靜」的潛移默化,文化是可以被主導或製作的嗎?文化的形成和發生是否意味著那是一支主流的脈動,又或許他有強大的吸引力,能牽動而同化周邊環境,並融合成為新的載體。究竟近年來沉睡的風潮逐漸回神,學術與創意是「生滅與共」的依存,亦或是「產/銷互動」的生態鏈?遙望漸次脫序的文化道途,這些議題衝擊未來的美學觀念,評論學者自當擔負起導引藝術生態消長的重責大任。無論任何行為、思考形式或模組,只要經過系統化產生的「析、納」能量,自然形成百業崛起的所謂「興衰史」之勢力,觀者不得不正視此現象具體象徵「文化」之歷史意義。

連結人情的原鄉藝術

原民社群和當代藝術家族群的形成背景類似,在單一個體掛帥的時代,藝術家總標榜自己是獨特的、是唯一的…,似乎演變成生態循環「先求生、再求精」的法則,然而,現代藝術的表現從突顯個體特質逐漸結集成為群體的社會組織結構,原鄉族群在普遍的社會認知型態上,屬於少數的小眾人口,因此迫使他們懷著互助、拉拔的革命型態共識,也因為團體的同儕相互提攜,形成綿密的社群意識,相對於其他的族群反顯「團結」。

連結了單一的創作個體和週遭的關聯事業形成的「原藝幫」,是當代台灣本土所衍生的藝術創意產業,萬煜瑤女士長期關心原住民的當代藝術表現,為文〈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從近代的「時代語彙」剖析藝術創作表現在原住民社區及族裔團體形成的特殊現象,強調生長在原鄉環境的藝術工作者,從小接受向大自然討資源的集體生存教育,面臨個別表現為主的當代藝術創作世代,仍得回歸祖先們還原天性的真純、掌握發展的基調,用群聚的力量,才得以在開放的社會取得發展機緣。

從明末清初台灣的開發進程觀察,民族意識讓這片土地和人民沾染了多元豐富的包容性格,以民族學或人類學的觀點看待台灣這個特殊的藝術場域,它人文資產的豐富不亞於經貿發展的活力,尤其原住民面對生命的態度,除了適性適量的採摘資源而外,「社群意識」更彰顯了鄉親、土親的寬宏人情世故。

原民社區的溫馨和人性促成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的成型,原住民的創造力得力於大自然所給予的各項適應環境之天賦,發自天性的純真是藝術天份發展最好的環境,天然的物資取之不盡,居住在原鄉部落的族群相互影響下,學習場域的天然律令遠比都會的大規模教具設施更有啟發性。人類具有暢行無阻的「變通」創造天賦本能,但不可忽視的是「人」並非生來就有藝術創作的能力,從藝術教育角度探討人類和自然對話的「人性」,原住民的族群文化是代代相傳而來的,其細膩的傳習機制,相對於物質文明更為複雜。

蘊釀人本的療育藝境

新世紀的各個學科莫不以科學為根柢,姑不論先天或後天因素的形成,當有特殊的療育需求發生時,無論任何能量皆不可輕忽。因應近代社會緊張忙碌的生活步調,精神壓力趨近「爆炸」的臨界點時,天下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與期待,莫不依著社會取向為指導原則,向著既定的標竿前進。而社會進步的代價,卻因價值認同形成的潮流量體,造成了排擠和不安的競逐根性。

陸雅青在〈藝術治療中塗鴉現象之探討與應用〉文章,以藝術治療專業的觀察、深入淺出的理論和個案案例,探討看似毫無意義的塗鴉,如何轉化為有價值和有療效的活動,「塗鴉」這個生命最初的表達形式,不只導向未來繪畫的發展,與書寫的語言也有密切的關聯,而近年「預防勝於治療」的說法常見於醫界衛教的口語傳播,當身心狀態出了狀況時,與其說「塗鴉」或創作行為有療育的功能,不如視藝術為一種信仰,「藝術」的正面效益當然毋庸置疑,「塗鴉」非但不會成為負擔,甚至是一個有效的「疏洪道」。

現代社會一切不確定因素和現象,包括環境生態的汙染、生活情境的「焦躁」,造成的心理和行為的異常,仰賴「精神分析」和「藝術治療」來解決塗鴉表露出的深層隱藏現象,和其間隱諱而無從宣洩的疑慮。

「美術」與其說是教學的工具,不如視之為一種教育機制裡的法則,營造以「人」為本的療育環境,包覆人情、發揮人性、參透人心、超越人為的情境,透過繪畫或塗鴉行為,讓受照顧的「個體」浸淫在溫暖的藝術氛圍,成熟思維的潛在心性都可藉由無意識的塗鴉軌跡來解讀心象,更遑論仰賴專業藝術治療對待的對象。

開啟人性的漫遊空間

參觀行為與美感經驗是美術館設立的重要意義指標,學習審美促進學習能力的開發,心理和行為的進化,運用精神分析進行藝術治療,或者淺白的說法即是提高學習和知識傳遞的效益。曹筱玥女士專研博物館展覽和藝術教育的關係,學習藝術的場域由傳統的教室搬遷到無所不包的展覽場館,形式上改變了教材、教法亦無限擴張設計發想及至成品消費的循環鏈帶關係,靠著作品作為「介質」,拉近觀眾和作者之間距離。參觀行為所透露的潛藏的心理因素,看似順暢地傳遞了創作者的初衷,作為與觀者互動的一項指標,美術展覽和觀眾參觀行為的回溯思考,卻仍有待創作者和觀賞者的合作。

曹文〈探討21世紀展示設計中的互動價值-以精神分析結構學詮釋美術館參觀行為之個案研究〉提出的「鏡像階段」之論述,說明嬰兒經由觀看鏡像之過程,學習建構出「人」的自我形象,並認知到鏡像中的「人形」雖是自己的投射,卻也未必代表自我的整體。由鏡像理論的自我關照,並由照看自我更擴及觀察周遭的可模擬對象,學習的過程就是如是反覆觀看和省思的巡迴。

「觀看行為」可以讓藝術家更深入到創作時期所產生的虛擬氛圍,並據此類推其運用有形物象的觀察作對應,創作的形式顯然更為細膩。觀眾在參觀美術展覽的同時,是否可以感受到創作者和展覽設計者所要傳達的雙重「教育」因素,甚或具有更積極意涵的「文化傳承」歷史使命?因此,觀看與想像便成為兒童發展時的兩大學習重要模式,而其中又以「鏡像階段」的學習最具關鍵。

學者架構的知識體系和消費市場的知識轉化互為「交換條件」,其實就是學習場地和消費場地「知識所在地的場域」轉移的同義詞,模擬學習行為與看待自者與他者的差異,再經由內在能量的形質轉向,其實學習就是一種再造的創作,就心理的狀態論述,「模仿」是還沒有完全脫去對象的外殼,經過消化和反芻之後,創作才可能產出「類比」,藝術的表現才可漫游其間,得以昇華。

重塑人潮的跨域盟約

儘管工業革命帶給人類高度便利,十九世紀的人類精神文明,仍然以「擁有」為彰顯的具體表徵,但是跨越了二十世紀知識過度開發的年代,近代文明世界「擁有」的無論有形、無形的「資產」,都無法獨立自處於社會的一隅,更遑論「教化」的社會認同,「文化傳承」被視為教育工作者不變的使命。博物館具有保存和傳遞訊息的功能,扮演「仲介」的角色,同樣亦扮演著開發新可能性的「潛力」。

當前時代的特色是跨界合作,「知識經濟」的口號呼喊得震天價響的同時,究竟「知識」在這個時代象徵的權力所代表的意義是否可以「公評」,對於文化工作者來說,領域不相容或不相通的情狀下,消費知識和文化累積的習性,終究有詮釋上的認同差異存在。

賴瑛瑛從文化價值的觀點探討博物館的開發,以〈文化開創:從文化價值的觀點談博物館的藝術家駐館計劃〉舉例,對照說明美國和日本兩座具有「古典模式」的美術館,歷經邀約駐館藝術家參與更新的計畫之後,美術館的運作從內到外一一翻新,不僅保有了原始的精神,更深化了藝術家和觀眾參與整個館場的「認同感」,而創作連結了古往今來的時間軸,參與的不但是觀眾也是藝術家。

脫掉陳舊的包袱,美術館、博物館雖然有教化的功能,也的確是反映真實文明和現實社會的最具體場域,當代的博物館隨著社會轉型,面臨維護傳統文化和回應時代變遷的「價值」與「使命」的雙向考驗,觀眾到美術館參觀的「參觀行為」是一項指標,教育工作者和館員設計了可參觀的「產物」,它具備的「價值」有別於開創利潤的意義,而開發這個知識礦脈的不是別人,正是參觀者本身,從回流的參觀者身上驗證「雙贏」的合作關係有待持續發揮,端看運用的方式與策略。

崇尚自然的人類天性,盡情發揮了藝術創造的本能,藝術家創作態度和對自然界的關愛,更是自由自在發自真誠的表露,生活的創意和簡潔精緻的現代藝術特質是契合的。人類學研究的學者將藝術創作歸類為「行為表現」,在某些情境之下教育被塑造成是一種「儀典」,藝術是經過典禮的產物。

本期的作者皆為從事藝術教育與文化評論多年之專業學者,對於文化傳承的態度踏實而堅定,於專業領域表現更迭有建樹。原創作品等藝術文化視覺系的藝術表現其展出的目的是很獨特的展現個人特質,同時也被賦予更高的延續和傳承的「使命」,粗淺的教育意義在於無論是族群的或是層級的應對,不都顯現了「模仿」與「再現」的情狀嗎!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