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論壇主題訂為「現代與非現代」,企圖以一個特定的角度來探討二次戰後台灣建築的現代性經驗:由於「現代」,我們才得以分殊何者為「非現代」,並因「非現代」的被分殊,我們更加理解何為「現代」。亦即,現代似乎是一種人為建構的套套邏輯,一旦踩進,就難以自拔;同時,以非現代作為對照,現代將更為彰顯。因為在台灣,當建築現代性透過移植被鑄造出來、前現代被掃落的同時,非現代事物即隨之出現。充斥著台灣城市鄉村大街小巷的「違章建築」,就是最好的事例:代表現代性的建築法規公布施行了,不合法規的前現代構造物必須拆除,但同時混合應用著前現代和現代建築技術的違章建築卻隨之出現;為了解決違章建築問題,建築法規接續修訂,應對新規章的違章建築方式繼而被不斷發明,兩者相互追逐。於是真實的現代性經驗,產生於現代、前現代與非現代三者之間的承繼、競爭與和解等過程之中,而這也構成台灣現代性體驗中最獨特的部分。
幸運地,這次論壇邀集多達11位學者專家進行研究發表。我們嘗試用四個子題,來梳理二次戰後台灣建築豐富、複雜、甚至有點令人難以理解的歷史過程;這似乎也說明了現代性並非僅是一項「計畫」。這四個子題包括:「技術與構築」、「地方與脈絡」、「言說與再現」和「實驗與運動」。「技術與構築」探討了菁寮聖十字架教堂和國宅的構築及其相關的脈絡,也討論了主要技術者(建築師)的專業構成。「地方與脈絡」以禮制建築、台東白冷會建築和臺北市圓山地景變遷為例,研討現代性對於地方性的滲透,以及有什麼樣的建築和景觀形構被生產?「言說與再現」則討論盧毓駿和漢寶德的建築論述建構,及他們為何被提出並進行了什麼樣的實踐?「實驗與運動」試著研討戰後在成功大學和東海大學發生的建築思潮,以及產生什麼樣的後續影響?
這11場各自擁有不同關切範疇的研究成果,發表涉及更底層的社會文化脈絡,無疑豐富了對於台灣戰後建築發展的視野和內涵,為台灣現代性經驗有更深入的理解,值得持續深究,而這正是四位主持人在其評論中指出的,「建築史不是神話,但它擁有的魅力更甚於神話」,因為在它的空間中所涵融的時間,能讓我們以更深刻的方式反身思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