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書中美術館:秋刀魚的滋味

The Art Museum in Print: An Autumn Afternoon
藝術家特寫 高重黎-圖片 藝術家特寫 高重黎-圖片

本期「藝術家特寫」邀請高重黎為「書中美術館」創作《秋刀魚的滋味》紙上版,概念源自他的「幻燈簡報電影」系列第六部《秋刀魚的滋味》。這本插頁書包括80張幻燈片,以及字卡和旁白,特別邀請《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跨刀設計,更將片尾音樂轉化寫成記譜符號,為讀者展開紙上版本視聽的新體驗。

文、圖| 高重黎 Kao Chung−li 藝術家 書中美術館設計| 李威儀 Wei−I Lee

「對於班雅明來說『靜止的辯證』和『辯證影像』是在一個懸置了的語意世界把握其對象,這樣的條件能將過去的一個瞬間置入於同現在的關係中。」——阿岡本(Giorgio Agamben)

19世紀中葉第二次工業革命實質上是一場涉及視覺、聽覺亦即是距離感知的革命,包括立體視鏡、後像、錄音、活動影像等等的發明,以及直接影響紙本報章書籍的過網印刷術和分色過網彩色印刷術。這些機具除了促成感知文化,也就是馬克思所稱的非本質的資本主義部門(符號、時尚、傳媒、廣告、資訊⋯⋯)的發達,同時成就了太平洋兩岸分別是內戰剛結束的美國以及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為各自現代性政權的實現提供了凝聚政治認同的內宣新技術。上述的發明等同於18世紀的小說,此種文學形式與當時城市中產階級和歐陸立憲政體得以建政起到同樣的關鍵作用。

書籍形式與視覺、影像密切的發展關係於1843年阿特金(Anna Atkins)的英國藻類出版品正式開啟,緊接著塔爾伯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於1844年也採取影像書的形式出版「自然的畫筆」介紹定調他在1839年的發明。從那一刻開始,出版品一直以來是影像運用和展示的理想與平台。例如圖像學的開創者阿比・瓦爾堡(Aby Warburg)於1895年的研究項目《摩涅莫緒涅記憶女神》圖集的影像積累,就是得自於各式複製技術;或者莫霍利・納吉(Laszlo Moholy Nagy)的《動感的大都會──手稿電影草案》和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照片小說《職業拳擊手》,再看看高達(Jean−Luc Godard)的《電影史》厚達970頁的紙上版本⋯⋯。所以,「幻燈簡報電影」系列非常珍惜每一次的紙本發表機會。

無論指電影是「每一秒24格的真理」、或是「每秒24次的死亡」、還是3D、4K每秒120幀,它不變地同樣都是成形於沈默的靜幀、立基於無聲的不動,所以電影是以靜止的剎那捕獲辯證的運動與時間。電影在這裡可說是製動以靜的能量痕跡,既不是單純不動的構成、也不是前後相繼之運動的構成,而是經過這種把握著兩者的間歇暫停之瞬間所構成。對照電影所給出的是感官方面的體驗,那麼這裡單純紙頁間的故事性閱讀則是心理上的體驗。的確,《秋刀魚的滋味》書中美術館的版本,隨著讀者翻頁而揭開的靜幀記憶時空所展現的影像和聲音,就是多元與再分配的新視聽關係。

「幻燈簡報電影」之幻燈機版的播放時間約16分鐘30秒。其間包括旁白、一盤80張的幻燈片(影像、字卡),以及出現於開場、片尾的音樂,是它的三種主要視聽構成。這次書中美術館《秋刀魚的滋味》提供讀者眼睛的計有:給看的、被閱讀的,分別是彩色印刷影像、書寫的打字體,以及毛筆字;原來訴諸於聽覺的口白,則是藉電腦打字體加以區隔;最後還有原片頭、片尾處音樂的缺席,則代之以記譜符號。

幻燈機播放版的旁白錄音由本人擔綱,全片開始於一人扮兩角、某種對話扯淡的語言行為,這與有聲電影的畫外音不盡相同,畢竟幻燈機並不能用來放映有聲影片,所以此類非關運動-影像的語言行為,比較像廣播劇的收聽──可以激活想像為音外畫。另外,每一位讀者個體都是面對同一個敘事內容,所以,這時的翻閱又具備多人飾演一角的特徵。在不同讀者的口吻語氣、投入與否、翻閱速率的各異參與之中,形成間接自主完整的聽覺影像──德勒茲的大腦電影。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