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主編語
行為表演轉向與當代藝術
Contemporary Art and Changing Trends in Performance Art

主編語

Chief Editor's Note

摘要

20世紀70年代以降,行為表演藝術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同時被視為藝術的一種 表現手法。從西方的當代藝術史發展來看,行為表演藝術與概念藝術有某種平行生發的關係,後者主張藝術的概念優先於可見的作品形式,同時,為了抗拒可以通過買賣流通的藝術作品,行為表演就成了概念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因此,從物質條件與作品形式來看,行為表演藝術一度成為當時最具有抗拒姿態的藝術形式。時至今日,主要的國際藝術中心與展覽機制,紛紛設立行為表演藝術的場所與論域,除了它們贊助各類的行為表演藝術節,大學也開始講授行為表演藝術課程,甚至進一步設置出版相關的專業研究雜誌。相形之下,雖然國內的專業雜誌如《典藏.今藝術》、《藝術觀點ACT》等曾經製作過相關的專題,牯嶺街小劇場與身體氣象館也舉辦了多屆的「國際行為表演藝術節」(TIPAF),但是,以學術論文的書寫為主軸的討論,在國內應為首見。

這個專題在設計之初,即希望以「偶發性」、「事件性」等行為表演藝術的特質,來進行「行為表演藝術轉向」的實質探討,因此,從2010年年底開始,專題的設定範圍就由「謝德慶的行為表演藝術」做為一個起始點,透過《現在之外―謝德慶的生命作品》一書的中文翻譯過程,集結各方面的研究者與論述觀點,再經由2012年春季中譯本發表,謝德慶與國際研究者訪問臺灣的對話過程,面向臺灣本身與國際的行為表演藝術史。因此,當時的徵稿脈絡即包括以下三大方向:
一、行為表演藝術中的美學命題:如行為表演藝術與時間、身體、欲望、檔案、法律、評論與精神結構的關係。
二、行為表演藝術對於當代藝術的概念批判:行為表演藝術本身對於藝術體制與既有概念的批判。
三、當代藝術脈絡中的行為表演藝術:行為表演藝術的特殊實踐方式,所引申出來的實踐倫理與社群構造方法問題。

從謝德慶作品與評論圖冊的中譯、發表與訪臺歷程,本專題歷經兩年的蘊釀和藝術家相當程度的親身參與、評論者之間的對話交鋒,如今呈現給各位讀者的四篇專題論文和一篇觀察報告,可以說是初步建構國內行為表演藝術論述的一個嘗試。

首先,從美學命題與當代藝術批判的突破而言,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德的〈時延美學〉將柏格森與梅洛龐蒂在時間哲學上的命題,透過顛覆西方現代主義「作品在任何時刻都全部展現」的形式主義限定,列舉出達波文、歐帕卡、謝德慶這樣的嶄新系譜,構造出不同於資本主義商品邏輯框架下的感覺邏輯,讓行為表演藝術成為「一種感官的過渡通道,在其中,肉身注意力被導向時間的重新塑造。」這時候,時延美學就成為 一種擾動的力量,質疑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的過渡通道,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生命的相續感、接續性和整合感,被納入與賦予了新的情動力量,日常狀態下的時間文法結構,在時延美學的命題下,被要求打開、重新加以檢視,並且以生命的實踐過程來加以鑄造。

其次,從當代藝術脈絡中的行為表演藝術特質來看,李永財的〈謝德慶,說故事的人〉雖是一篇觀察報告,但卻觸及了行為表演藝術在檔案化之後,發表過程中的一個特殊倫理問題:發表這些行為表演的創作歷程,所為為何?就此而言,這篇報告別具有微型政治、友誼政治與評論共同體塑造的意味。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從藝術市場的考量出發,《現在之外》一書的翻譯、出版與評論,很有可能促成了一種凝塑嶄新共同體的實踐操演。巡迴座談雖然是一個流動的話語平台,但是,在臺灣的部分,卻突顯了謝德慶在「局外人」、「觀念影響」與「回鄉者」之間的微妙位置。國族認同與藝術家個體性之間的倫理張力,在此表露無遺。

第三,高俊宏的〈行為藝術轉向過程中身體、檔案與諸眾問題探討〉接續了上述行為表演藝術所特有的美學批判特質,對於臺灣當代行為表演藝術的政經、社會文化與藝術脈絡,進行了在地化的釐清與延展,將80年代以後,漸漸顯露的戶外形式、錄像媒介限制與官方檔案中的身體空缺,做了細緻的爬梳與分判;進而透過陳界仁與王墨林這兩個參照座標,點出潛藏於「身體」、「檔案」與「錄像」背後的諸眾,及其在市場經濟、資本機器之外的創造性聯結。最終,高俊宏提出了精神地理學上對於「諸眾」重新進行創造性想像的條件,也指出了行為表演藝術內具的當代平面。

第四,王品驊的〈回敬存在,從公眾面前消隱〉把焦點放在「謝德慶故事」的能指空缺與主體系譜問題。她的文章指出了「謝德慶故事」的三個場景:原初的創傷場景、現代倫理懸缺場景與當下的異質符號生產場景。在拉岡、克莉絲蒂娃與系譜學方法的分析操作下,這篇文章抽絲剝繭,為謝德慶評論長久以來在本地反顯的失語狀態,提供了精細的精神結構診斷與症狀閱讀,也指出了評論倫理、語言重構的可能方向。最後,筆者由「評論、翻譯、抽象機器」這三個概念,透過國內外謝德慶評論史的再評論,指出這些評論中的空缺。同時,對於翻譯者的特殊任務與倫理角色,也試圖打開一種自省式的經驗描述與歷程批判。筆者的研究試圖提出評論與翻譯做為「構造在地評論社群倫理」的重要性與無可迴避,並且以「抽象機器」這個概念,提出一個足以統攝上述評論歷程與評論倫理構造的特定視角。

在一般論文方面,林素惠的研究從新媒體的表現,重新指出「藝術即經驗」這個二十世紀重要的美學經濟思潮。結論的最後提示:藝術媒介化、藝術與傳播媒體相互依存,和創作者的公共身分,這三個提示都指向了「使用傳媒必然以藝術公共性為前提」這樣的看法,也恰好呼應了專題「行為表演藝術」諸篇文章中不斷指向「當代藝術與公共性」的基本命題。

本(24)期為《現代美術學報》改版後的第二期,專題的形成與專題的內容在時間歷程上、事件發展上與偶發性方面,產生了難得的內在呼應。除了感謝各界的踴躍投稿與持續參與討論,我們仍然要提醒,這個專題所刊載的文章,只是這個過程中討論情誼的一小部分積累,那些不可見的對話與思考火花,那些未能出現的論述,仍有待我們期許未來的機遇,讓它們開啟綻放,蔚為思想與評論之花。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