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主編語

Chief Editor's Words
現代美術學報 22-圖片 現代美術學報 22-圖片

摘要

要在質與量上提高現代、當代藝術的書寫,知識生產勢必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本學報於二十三期即將進行改版,採主題徵邀稿與一般徵稿方式進行,目的是為了學報的論述生產過程中能貼近時代脈動,其中包含了學術研究趨勢與藝術社會關注的議題、主張。本學報自1998創刊以來,已歷二十二期,歷數徵稿入刊之文章,部分內容與觀念可能因時代推進而略嫌陳腐,甚或有誤。但總體來說,這些階段性的論述生產,在內容價值之外,意外地具有台灣藝術研究歷史的價值,從中可以觀察出此領域問題意識的轉向。

面對全球化時代的緊迫要求,設法理解文化差異及特殊性,成為普遍的意見。審視不斷變化的藝術環境,做為論述的平台,無法包含整個藝術的話語,但如能儘可能成為多樣的聚集點,讓不同觀點、概念、實踐面錯綜交會的多樣交流,破除理論與藝術社會的裂痕,為現當代藝術論述營造較佳生存環境,進而激盪出有趣的趨向。

本期對外徵稿選擇五篇論文,有偏向發展原創性論點者、也有側重系統性整理者,詳略不一的寫作方式,各擅其長;主題包括美學、策展理論與經驗材料的分析研究等。意外的是,恰好有三篇都是經田野調查,佐以蒐集而來的材料所作的分析觀察。其中,印度當代影像藝術或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兩篇,方法上是採用質性研究方式,面對面實深度訪談;而台灣數位攝影藝術一文,則是偏向量化式的問卷訪談調查。

〈待書寫的混沌:初探印度當代影像藝術中的後殖民視野〉一文,胡慧如從史碧華克(GayatriChakravortySpivak)對於後殖民國家主體搭建觀點開展,娓娓道來印度獨立歷史過程,歷史、種族、宗教、統治實體的更迭與混雜。描述在殖民統治時期、獨立後的後殖民階段,有關現代化迎合抗拒過程中的多元分歧、莫衷一致。作者實地訪談了孟買、新德里等城市之重要當代影像藝術家及相關藝術空間,文中詳細介紹了印度當代藝術家馬拉尼(NaliniMalani)、阿塔法(NavjotAltaf)、許帕.古塔(ShilpaGupta)、克勒卡(RanbirKaleka)、馬旦哈利(UmeshMaddanahali)、古帕塔SubodhGupta、桑妮亞.古拉納(SoniaKhurana)、蘇瑞卡哈(Surekha)、杜薩.喬格(TusharJoag)、堤佳.蕭(TejalShah)等眾多創作者,他∕她們如何以影像的特有「語言」,作為印度異質、多元之後殖民情境的有力表達與批判方式;其中,針對女性、底層民眾的邊緣性課題,創作者透過錄像創作跳脫了社會紀錄、或民族誌式的聆聽方式,探尋跨主體聲音被聽見的困難與可能策略;本文的討論讓我們藉由印度影像創作者傳遞聲音的過程,激盪讀者進一步思考,對比於有著同樣殖民經驗的台灣,在完全不同的背景脈絡下,面對全球資本主義其當代藝術創作的自我書寫,產生如何不同的效應?

張正霖〈生命史、藝術創作及其政治—論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之性別意識〉,來自作者2004年針對中國重要當代女性藝術家所進行之訪談與田野調查,本文擺脫以藝術作品詮釋的藝術史研究,從女性藝術家的生命史角度出發,釐清創作的真實面貌。指出性別意識對於中國許多女性創作者來說,在其創作題材與選材上皆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不同世代的女性藝術家各顯露出不同處境、自我與性別意識也各異,從自己的身體、家庭到社會的擴延過程,確認了自我性別主體與社會角色,藝術創作形成一種實踐,是藝術思考、人生經驗混合的實踐樣態。

游本寬長期從事攝影研究同時兼具創作者身份,〈台灣當代數位攝影論〉以其對台灣265位當代攝影家及美術館、文化局,進行問卷訪談的普查為經驗資料,其樣本挑選了同是攝影專業族群同儕間相互觀點,具有頗高的參考性。本文歸納出台灣攝影創作者有關當代數位攝影的共識情形,並分析出當代攝影家與當代影像創作間的互動描述,有助於形成未來展演機構在出版、展覽及研究時的基礎資料。訪談做為研究的資料生產方式,從實證主義方式逐漸轉向複雜的情境式訪談,在上述三篇訪談研究裡,我們除了面對作者羅列的報告資料與分析外,若能導引後續研究者關於藝術創作者訪談方法論的問題化、概念化,必然可增進訪談資料生產的品質。

美術館或畫廊的「白色立方體」(the White Cube)空間,對於當代藝術的呈現已經受到很多的質疑,一般認為它裂解了展出作品與創作脈絡。呂佩怡沿此討論脈絡,主要著眼於當代藝術創作觀念對於藝術實踐產生的諸多問題,作者以「Off-Site藝術」的策展理論之討論,逐漸發展了〈「Off-Site藝術」初探〉一文,提出「作品自身-場域脈絡-涉入者」三者關係的綜合思考。至於本文建構的「Off-Site藝術」理論是否有應用層面的價值,則端賴作者未來後續研究之深化及論述。

鄭勝華〈分析的藝術認識論:以古德曼美學為例〉,從分析哲學家、美學家、創作者古德曼(NelsonGoodman)的美學認識論與工作計畫、創作內容等藝術行動出發,論及古德曼美學與傳統哲學在美學理論、藝術哲學的實踐、藝術教育等差異與激進立場。作者將當代藝術轉向的問題拉向古德曼的美學理論,指出:在當代藝術的視野中,古德曼回答了藝術的非本體論概念,將藝術視為一種認識框架,此框架決定藝術作品如何觀看、如何理解,並以其美學理論作為藝術認識論的實踐。其次,古德曼所實踐的藝術認識論方向,即藝術作為一種認知過程的觀點,在當代或是跨界合作的藝術中,均做出了某些探索,具有參考性。

藝術的跨領域現象除來自創作,也同樣擴散至理論的生成模式,此點除了來自學科本身的發展,也因應創作型態的混雜與複雜而生。因此,越來越難以有主導性的研究方法、方法論、普遍性理論等核心論題。但這不意味著主導性的觀點就此消失,仍然有適度的指導原則持續發揮影響,正如早期強調跨學科的研究,追求統一的科學研究方法、共同理論基礎,然最後常常是多個個別學科內的知識累積而已,此並不符本刊所追求的跨領域藝術研究,我們認為它可能的模式需要存在於一個不斷連接、再連接的過程,它是一個在特定情境中臨時聚合的知識配置與群組,它與一般跨學科、跨領域致力建立共通理論完全不同,此跨領域的知識生產將具備靈活、多元、與時性、實踐性的特徵,也更適合因應現當代藝術創作的脈動。

最後,讀者可能發現本刊文稿圖檔呈現偏少,且部分品質不甚理想,就文圖參照閱讀的效益來說頗為可惜,也影響了編輯的豐富性。這部分原因除了作者本身寫作習慣外,較大原因在於圖檔取得與授權的困難。所以如此,牽涉到基礎資料整合的不全與今日的文化藝術領域圍起越來越多的鐵絲網,此致作者在論述生產過程,圖片、文獻取得使用與公開的難度增高。在智慧產權與文化創新之間的僵局,包含藝術出版、藝術創作,目前尚難達成具體方案,其平衡有待後續觀念與機制的提出。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