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館長序—藝術表現與認知了解

Prefac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現代美術學報 13-圖片

摘要

第十三期學報,經學者專家核閱選登之四篇優秀論述,分別就顏水龍的《淡水晨曦》、莊喆的第三條路、張啓華的創作養成,以及博物館的幼兒觀眾,就藝術表現與認知了解,提出肯定、釐清或反思、建議。

王德育先生硏析台灣早期西洋畫家顏水龍一件超現實主義作品的特色與價值,也藉此釐清日本殖民時期台灣油畫風格的界定。作者肯定該作豐富了台灣美術史在二十世紀前半葉風格的多樣性,而所曾硏究之當時台灣其他油畫家風格,有些又帶有表現主義個人色彩,因而認爲台灣美術史不宜以印象派風格槪全。

曾長生先生探討台灣旅美畫家莊喆的第三條路。莊喆旅居異鄕多年,可能身份角色逆轉,熱衷追尋內心理想文化,究其繪畫特色在於中西渾融、自創一格,是屬能在異邦有所成就者。作者認爲莊喆過去所強調中國的現代畫,現在卻更像擁護現代中國畫,所期待中國的新山水畫,即現在一般所稱的新的中國畫。

連子儀女士從歷史脈絡探討高雄市首位留日西洋畫家張啓華的創作養成。就臺灣光復後所參與「高雄美術硏究會」、「台南美術硏究會」、「南部美術協會」的發展,作者追溯張啓華的創作養成與歷史環境間的關係,期爲台灣南部美術活動軌跡,留下可資硏參史料。

江學澄女士試圖從博物館教育、兒童發展和參與觀察的角度硏究幼兒觀眾參觀行爲,發現其自我導向、投入時間、專注觀點等有異於成人之處,且能進行各種感官探索的學習。作者因此認爲此參觀經驗可促進幼兒心智發展與社會互動學習,亦提出美術館空間、教育課程、與參觀時間等面向之相關建議。

以上各篇,在藝術表徵及過去經驗發展爲前提下,不論創作風格特色之認知、創作軌跡之呈現,創作意義與價値之體察,針對藝術、文化與教育,所探討者,或論述,或記述,所歸結一二,亦頗多見地,期盼讀者有所共鳴。

註釋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