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主編語
台北雙年展
Taipei Biennial

主編語

Chief Editor's Note

摘要

國際上的一線城市並不流行雙年展操作,因為她早已經就是世界城市網絡中具影響力的一個超級。雙年展總是和一個城市密切關聯,雙年展城市也必然被放在一個或大、或小的國際網絡之中被思考、被操作。透過雙年展的操作,可以讓一個二線、甚至三線的城市,進入這個世界網絡。但是,要讓這個城市在這個國際網絡中具有一定的貢獻、一定的影響力,那又是另外的一件事情。

在冷戰時代,在中國大陸還封閉在共產意識形態之中的時候,或是中國大陸還在全然抵制且摧毀傳統中華文化價值的時代,臺灣存在的本身具有其不可替換的價值。但是,當中國開放崛起成為經濟強國,開始連結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時,並且當其他一些具有某種類似性的亞洲國家也逐漸富強,其重要城市也逐漸成為世界城市網絡重要節點時,臺灣的臺北市如何在這個新的世界關係中,還具一定的貢獻以及影響力?臺灣在當代藝術方面有一定的成績,凝聚臺灣當代藝術能量的台北雙年展,如何在先前 的基礎之上,以及雙年展可用的槓桿之上,來獲得較高國際貢獻以及國際影響力?這不光是美術館本身,也包括美術館與整個藝術生態關係重建的一個非常實際、也重大的問題。

台北雙年展該如何定位,如何有效的經營、運作,一直都是國內藝術圈關心的問題。當中國在亞洲的位置,以及亞洲在世界的位置有了重大改變的時候,台北雙年展的功能被國內藝術圈關心的程度會更高,被思考的面向也會更複雜。本(28)期《現代美術學報》的出刊時間,正好位於2014台北雙年展期間,故我們利用這個機會重新思考台北雙年展的問題。

我們關心的面向包括:1. 國際間有何新的雙年展現象?當亞洲雙年展如雨後春筍地發生時,這對雙年展浪潮的內部是否產生了什麼新的藝術發言的位移力量?2. 放在一個一般國際雙年展脈絡中,或是放在一個更貼近亞洲新關係的雙年展新脈絡中,經營已9屆的台北雙年展,出現了哪些問題?要如何去改善?3. 嘗試提出一個對於台北雙年展展覽本身更有系統的,與更有前瞻性的研究觀點。

這次所邀集有關台北雙年展的專文,基本上都回應了這樣的關注。第一篇是由 國際藝評人協會主席Marek Bartelik所寫的"An Emerging Paradigm Derived from the Asian Biennials? The case studies of the Mediacity Biennial (Seoul), the Busan Biennale (Busan), the Gwangju Biennale (Gwangju), and the Taipei Biennial (Taipei), 2014"(試譯為〈從亞洲數個雙年展所產生的一個初顯的新範例〉),這些雙年展包括首爾、釜山、光州及台北等地的雙年展。Bartelik以其國際視野、格局,以及他在各個雙年展期間,與國際藝評人協會代表們一起參觀展覽的經驗,今年也在實地參觀了台北雙年展的基礎上,所淬鍊、發展出來的一個觀察以及提問。

第二篇由本人所寫,題目是「雙軌制台北雙年展模型的思考」。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分析以及思考。本文首先拋出二個核心問題,第一個是:我們要持續舉辦一個經過組裝、調整,但基本上還是國際藝術主流輸入的重要國際雙年展?還是要開始啟動一個區域主體的發言、行動能力的有效建構過程。第二個核心問題是:我們究竟是缺少夠強的臺籍的國際策展人?還是由於沒有明確政策主導以及行政支援機制?或者是,由於沒有給予足夠連續的時間來發展、沒有足夠的實驗平台,使得這等級的主體性策展議題,以及本地的國際級策展人無法產生,讓相關的藝術生產經常無以為繼?後續的文字主要是各種操作可能性的參照與集結,以及在結論時提出一個「雙軌制台北雙年展的模型」。

第三篇論文由高森信男所寫,題目是「台北雙年展的困境與發展方向」。他非常立即並且明確地指出台北雙年展的一個本質的困境:主體性與國際化的拉鋸想像。他認為,雖然經歷十多年,台北雙年展仍然陷在有限的國際地域想像,並且缺乏和城市及觀眾的交流策略。探究其本質,除了策展機制問題外,台北雙年還缺乏對於個個層級的自我定位認識才是主因。在文章的後半部,作者還提出了很多實際的建議,例如需要搭配多元的策展結構、加強和臺北市立美術館內研究的關係等實驗性策略,以期有效推動台北雙年展在未來的發展。

第四篇論文是由前展覽組長、前雙年展辦公室主任張芳薇所寫,題目是「空間演藝及其回返──初探台北雙年展展示策略」。她主要以1996-2012台北雙年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考察台北雙年展在藝術家個別創作理念與策展人的策展理念下,如何運用並轉化北美館的空間,創造作品與觀者之間的關係,藉以探討此項展演展出空間與展示策略的演變與演進。透過詳實地觀察歷屆台北雙年展所展現的空間策略,剖析像北美館這樣體制化的白盒子的特質,以及其中能夠施展的空間展示策略與方法,突破、顛覆與解構白盒子的展示概念與觀賞意識。

除了上述4篇台北雙年展的專題論文之外,還有2篇一般論文。

一篇是由知名的荷蘭萊登大學藝術社會研究中心教授Ernst van Alphen特別貢 獻予本刊的論文:"Staging the Archive: Ydessa Hendeles and Hanne Darboven"(試譯為〈檔案上演〉)。他在論文中分別討論兩位以「檔案」(archive)作為展示形式的當代藝術家:Ydessa Hendeles是一名策展人、收藏家、畫廊經營者,也是一名觀念藝術家。她以撫慰人心的泰迪熊(Teddy Bear)與無數的泰迪熊擁有著之照片結合,製作一大型裝置作品,其中或存在的矛盾性與歧異性,成了一種另類檔案;曾受邀在2012台北雙年展中展出的Hanne Darboven,本身就是收藏狂,她以其巨量的收藏物,形成得以產生新意義的檔案分類結構。

另一篇是由藝術學者許瀞月所撰寫的〈地下塊莖圖譜:安聖惠(峨冷.魯魯安)的藝術創作〉。作者以田野調查方式,訪談了安聖惠。藉由介紹其奇特的出身,如何影響到她奇特的創作發展:1968出生,母親是魯凱族頭目、1990年代為族群認同而掙扎,後來參與原住民社會運動,2002年開始與一群藝術、音樂及戲劇愛好者,在臺東金樽海灘實驗駐地創作。在體驗祖先的原始生活以及沉思冥想同時,也討論如何促進原住民 未來的權益。安聖惠獨特的創作方式,讓作者聯想到德勒茲及瓜塔里的「地下塊莖」、「游牧」等概念,進而用這樣的理論再來詮釋安聖惠的作品。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