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Commoning 1] A Sea of Islands: Networked Art Communities in Our Time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


臺北市立美術館E展覽室

TFAM, Galley E

計畫期間 ∕ 2024-04-20 ~ 2024-05-19

概念構成:鄭文琦 空間構成:吳其育

於2017年發起的「群島資料庫」,原本設定是以馬來群島(Nusantara)與資料庫(Archive)作為區域解殖的思考框架與方法學。其中Nusantara一詞則是取自梵語「nusa」(島)與「antara」(不同的)的結合,係指以「馬來語」為「通用語」(lingua franca)的「馬來群島」(包含:泰國南部、馬來半島、新加坡、婆羅洲、印尼群島與菲律賓南部)視野。我們從原先設定在臺灣與東南亞交流的藝術進駐計畫,在2020年後COVID-19疫情改變全球化藝術生態的契機下,開始轉向社群內部、同步思考技術媒介在藝術社群實踐上的能動性,進一步將「島」的隱喻內化至重新部署的區域網絡上。

在本次後疫情的實體社群活動中,我們將援引作家郝歐法(Epeli Hau‘ofa)的太平洋島嶼理論,嘗試一種屬於藝術社群的分散式協作,以「島嶼構成的海洋」(a sea of islands)取代「海洋中的群島」(islands in a far sea)概念,從海洋的視野反思自身的後/再殖民處境,同時連結真實的(馬來、臺澎金馬、南島或歷史上的南洋)群島系譜和作為一套「隱喻化」座標的個別島嶼,藉以擴展疫情前後的「群島資料庫」進駐計畫。通過五組藝術家與策展人於連續五個週末的講述式表演、作品放映、討論、工作坊與音樂派對,企圖援引「群島之海」不受限於進步線性時間的時空能動性和多重尺度視野。

通過「海洋」的空間隱喻作為串連這些「非同質性」島嶼的感性存有技術,我們邀請觀眾跟我們一起思考藝術社群基於語言、技術,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執行的網絡化「共域」(commoning)實踐,最後透過相關專題規劃及限定期間的影音播放,為每週的活動留下記憶座標。(本計劃亦為2024年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TFAM Net.Open|共域計畫」第一檔)

  •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圖片1

    航行於海盜藝術之海

    作者  ∕ 
    李紫彤
  •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圖片2

    航渡技術的海洋:共域之一《群島之海》的觀察

    作者  ∕ 
    吳謹為
  •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圖片3

    香蕉小辭典

    作者  ∕ 
    李奎壁、李佳霖
【共域之一】群島之海:在我們時代的網絡化藝術社群-主視覺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