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研究專題
行為藝術專題
Special Topic: Performance Art

我們這些早產生命:90年代中期至今台灣藝術身體性問題

Premature Life: Physicality in Taiwanese Art from the mid-1990s

本文將視野拉回90年代中期以降一直到今天,台灣當代藝術中相對年輕創作者的身體性(physicality)問題(或,身體性缺席的問題),有別於謝德慶使徒式的「追懺者」,從我所感受到的,我們共有的「早產生命」角度出發:或許我們現今的生命狀態是一種貧乏的、還未成熟便成為產品的「早產生命」、一種關於「低幼化(infantilization)」的認同狀態、一種敏感的、擅於日常性概念辯證而拒絕宣稱抵抗的身體狀態⋯⋯在此,本文所稱的身體性,特指泛稱的「行為藝術」、「錄像藝術」、「觀念藝術」⋯⋯等藝術範疇中的身體質性狀態,某方面也是因為身體作為某種關係性中介,已經廣泛地運用在上述各種派生框架之中因此本文不特別拘限於「行為藝術」的名稱及形式上的討論而意圖回到身體性的視野,探討90年代中期以降台灣當代藝術的相關徵候。

行為藝術專題-圖片
行為藝術專題-圖片
「國家氧」成員之一廖建忠作品〈機車人生〉,2009年發表。(圖片提供:廖建忠)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