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

檔案逃離日常:探討當代藝術的可能

Archives that Escape Everyday Life: Exploring Possibilities of Contemporary Art
專題 北雙特刊-圖片
專題 北雙特刊-圖片
張公松,《盲地圖》,2015,展場裝置 © 攝影: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6的台北雙年展以「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在高度競爭的全球雙年展中提出台北的看法與對當代藝術的實踐與想像。然有趣的是,若我們仔細看一下雙年展的英文名稱 "Gestures and archives of the present, genealogies of the future",再對照一下中文,筆者開始在想,為何Gestures不翻譯出來?不用語言的手勢或者是姿勢,它可能具有象徵性,可能善意,也可能裝腔作勢,或是存在著反抗,或相反地表示尊重的各種與身體語言,姿勢甚至擁有形而上的表述。這些為何沒有出現在中文的翻譯中?當代藝術對姿勢的想法是什麼?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