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
展覽專題
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實踐
2013 Taiwan Pavilion at the Venice Biennale

形式成為行動 :「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策展實踐筆記

Form as Action: The Curatorial Tools of "This is not a Taiwan Pavilion"

社會現實與藝術機制的界面如何交涉出新的能動性,一直是個人策展實踐上關注的對象,從2007年的「Big Family Business」、2008年的「好流氓」、2011年的「不可小覷」,及至今年的「這不是一座台灣館」,我都試圖在核心命題上展開一系列的思辯,一方面作為對觀念藝術中機制批判的反思與再探,一方面也藉由掌握一種於此於斯的脈絡型策展(contextual curating),衍生與藝術生產互為平行的社會性連結節點。

——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策展人呂岱如

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實踐-圖片
2013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實踐-圖片
「這不是一座台灣館」主視覺與展場文字。威尼斯,2013年 © 台北市立美術館
註釋

    相關文章

    回到頁首
    本頁內容完結